聚热点 juredian

广州,永远可以相信

广州,永远可以相信。

这句话,过去的一个月里,频繁地出现在笔者的朋友圈。短短8个字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闪电战。

一个月前的4月9日,广州市疾控中心传来消息,广州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来袭,气氛骤然严肃,但接下来的进度,令人感叹——

4月9日早晨,广州的11个区,全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换句话说,无数广州人彻夜未眠,防疫人员工作到天亮。

4月9日中午12点,广州已经查明病毒来源,并确诊病例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BA.2变异分支。这距离疾控中心的通报,仅仅过去了5个小时!

4月10日,广州宣布已经“未雨绸缪”启动方舱医院建设工作,超3000个床位,预计一周内全部完工。

4月11日零时,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宣布,市民非必要不离穗,确需离穗须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在这个节奏下,4月22日,广州便顺利“摘星”,整个城市降为低风险地区。这距离疫情初袭广州,仅仅过去了15天。

只用了半个月,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就向这座城市低头认错:广州,我不该来!

紧接着,在4月27日,白云机场在员工例行核酸检测中又发现异常情况。这一次,广州只用了五天就打赢这场闪电战。

在5月9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的最新通报显示——

经专家评估研判,本次疫情社区传播基本阻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广州常住人口超过1800万,在全国城市中排行第五,是妥妥的超级城市。

不仅人多,人流量还大,以地铁为例,广州日均客运量是764.3万人次,仅次于上海和北京。2021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更是达到402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所有人都在好奇,这场闪电战背后,广州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1 底气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到一个个具体的场景。

先来看一个时间轴——

4月8日晚上7点14分,广州白云发出全市首个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8点30分,所有人员正式到位。

4月9日上午,核酸检测在广州11区全面铺开,共采样344.5万份。

4月10日,白云、天河以及番禺的多个街道开始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4月11日,海珠区、天河、白云、花都、南沙部分街道开展第三轮核酸检测,涵盖接近400个采样点……

四天时间,三轮核酸,支撑广州速度的背后,是一线医护、采集人员、基层人员、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

4月9日晚接到任务后,中建八局集结了超1500名工人协助方舱搭建工作。以往一个月完工的方舱医院,他们要做到一周内建成。

广州志愿者也在争分夺秒。从4月8日晚到4月9日17时,光广州市团委就组织了7492名志愿者奔赴核酸检测等点位,累计上岗9990人次。

负责流调工作的侦查员,4小时内要完成个案调查,每人每天最多要梳理几万个流调报告。

更关键的是,这场抗疫,不是冷冰冰的。

在天河区,尽管小区广场拉有警戒线,但区内周边商铺依然正常营业。在白云区的一个核酸检测点,当地街道还设置了一个物资供应点。管控区内的居民,市民做完核酸,可以就近买菜。

防范病毒,不是一封了之,生活依旧要照顾到。

疫情一开始,广州就全面摸查封控、管控区域内特殊群体的就诊用药、生活等基本需求。

这些特殊人群,包括透析患者、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慢性病人等,都被一一照顾到。

在广州,也很少看到“天价蔬菜”。此前,“广州管控区蔬菜包10元一袋”的话题,被无数人围观。

广州市供销总社,参与兜底保障管控区生活物资供应。它推出的“食材包”,仅仅10元。不仅有主打菜,而且还有葱、姜等配料。

令我动容的还有广州卫健委。

4月18日下午,有位郭先生在广州卫健委的公众号下留言,称父亲第二天要做手术需要家属签字,但是因为母亲处于白云区的管控区无法前往医院,希望卫健委的通知能给予他们一家帮助。

仅1个小时内,郭先生就收到了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白云区卫健委的电话,很快,郭先生母亲的通行证就办好了。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有媒体曾总结过广州抗疫的“绝招”——

快速切断、全市戒备、核酸过滤、点杀病毒、至柔至善、交通顺畅。

每一个举措都很平常,但有了一线人员的快速行动,就变成了抗击病毒的最大底气。

2 温暖

抗疫一线,这群“最可爱的人”在冲锋陷阵。在大后方,诸多温暖也令人感动。

例如广州市慈善会,联合了近15家爱心企业、爱心社会组织进行捐赠并定向派发至疫情防控重点服务场所及社区一线。

再如越秀食品,成立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指挥部,保障蔬菜粮油等物资供应。

还有岭南商旅集团,更是承担了防疫定点酒店接待工作,旗下12家酒店是广州市定点隔离接待酒店,共提供超过8850间客房。

除此之外,西亚兴安、华润万家、胜佳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百佳永辉、钱大妈、金渝百货、盒马鲜生、惠客多等多家商超连锁企业也主动扛起了“保供”大旗。

从4月8日以来,他们不分昼夜全力配送民生必需品,确保不断档、不脱销,保障市民“菜篮子”和“米袋子”供应。

广汽集团,面对疫情,快速调动集结广汽乘用车、广汽研究院、广汽埃安、广汽部件、广汽商贸、广乘国际共150名党员突击队员,冲击番禺区化龙镇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150名党员突击队员,完成对化龙镇15个村、社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支援工作。人均服务时数超10小时,共服务超60000人次。

很多社区的抗疫中,都出现了企业的身影。

在黄埔区,文冲社区在万科城市之光项目部的协助下,连夜完成核酸检测现场的布置。

在白云区,同德街核酸检测也得到了万科田心村城市更新项目的协助。

此前,万物云广州代表处也曾紧急召集300多名志愿者前往白云区人和镇、云城街道、白云湖街道大冈村等封控社区支援抗疫工作。

特殊时刻,能主动冲在一线的,都是勇士。

一个城市的抗疫,需要多方的努力,正是这些细流,汇聚成了充满力量的大海。

3 信念 

面对广州的抗疫“奇迹”,网络上也出现过一些不一样的声音。

有人说,很多中小城市做得更好,比如青岛莱西、烟台、潍坊等,也很及时迅速。更有人说,不就是封城,封起来啥事都没有。

不得不说,这样的话语,对超级城市的治理和抗疫缺乏最基本的认知。我们来看几个数据——

2021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约4026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从2020年至今,广州光入境旅客就有80多万,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每天全国的入境人员,广东占到90%。作为广东省会,广州承担了接纳其中大部分入境人员的任务。

封城,只能减缓病毒传播的速度,要实现真正的管控,必须要依靠精准而高效的组织。

回看广州的抗疫经验,除了“以快打快”,一个最关键的点在于:

坚决执行“动态清零”。

几天前,关于清零和共存之争,最高层会议已经定下调子——

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有一句话解释了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动态清零”的理由——

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

一旦真的全面放开,先不说医院会被挤爆,县城乡镇的那些老年人(疫情高发群体),绝大多数只能在家苦熬。用网友的话来说——

中国广大农村老龄化严重且没有医疗资源,一波可能带走半个村的留守老人。

看看美国吧,时至今日,这个国度已经累计确诊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已经超过100万人。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离开。这个代价,太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的速度和靠谱,瞬间令人肃然起敬。在救命和救经济之间,它做到了最大的平衡。还是那句话——

你永远可以相信广州!

搜索建议:广州,永远可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