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7)

〈使用注意〉

常用句型

● 其实我也知道大家不爱听,但是为了广告商的利益我还是要念一段广告。(点破尴尬)

● 虽然大家都急着吃饭,不过我们还是要先祝福新郎新娘。(明确主题)

● 也许这些祝福的话在大家听来有些老套,可却是对这对新人最美好的期盼。(找对听众)

自信与表达的自我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的刻苦训练,是锻造演讲能力的必需要素,而最需要扎实基本功的是自信的心态,以及清晰简洁的叙述能力。

增强演讲时的自信

〈误区〉

观众让你没自信?那就当观众不存在

关于演讲,很多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我没自信该怎么办?

事实上,演讲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也在于此。对于他们来说,生产演讲内容并不是难事,但如果没有建立好信心,再好的内容也难以发挥出来,甚至在演讲过程中只要一失误或是一遇冷,就会满盘皆输。

有些演讲老师会传授给学生一招所谓的“西瓜大法“,意思就是当我们上台后,要把台下观众的脑袋都当成一颗一颗的西瓜。这样一来,我们说话的时候台下就“没人”了,我们讲什么都不会没底气,自然也就自信了。

这种方法有用吗?当然没有。试想,当我们上台看到一堆西瓜,而且一颗一颗的都还会动,恐怕只会更紧张吧?更何况,我们演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够跟听众交流互动,好吸引他们,进而影响他们吗?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隔绝了听众,只顾着喃喃自语,像机器人一样说话,这样的演讲就注定会失败。

〈小诀窍〉

负面练习,正面思考

要诀1:学会练习失误

练习是为了成功,可是太执着于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对失误进行专门练习。要知道,我们一般人在练习演讲的时候都着重于“顺畅地讲下来”,不顺畅怎么办呢?一出错就从头来过,再出错就再次从头来过,直到全程讲完都没出错为止。

这种练习方法虽然很勤勉,却是不对的,因为练来练去都只是在练习没出错的时候该怎么讲,而完全都没练习到一旦出错的时候该怎么讲,等到正式上台的时候,万一出了一点小错,整个人就蒙了。平常一旦出错的时候都是重来,那现在不能重来,该怎么办呢?反过来讲,也正是由于完全没有练习过“出错之后该怎么办”,以致心里有巨大压力,不能允许有出错的情形发生。所以,正确的练习方式其实是要在“练习正确”的同时,兼顾“练习失误”。也就是说,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万一忘词了、说错了、傻住了,没有关系,不要重来,不要暂停,当场想办法圆过去,就算断断续续,也要把它继续讲完。像这样多练几次,练到不怕出错,练到就算临场出了状况,也有信心把演讲继续下去。

毕竟,对我们一般人而言,演讲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表演,也不是为了上节目,所以那么努力去练习完美的版本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真正要练习的,是如何与失误这件事情共处。

要诀2:设定收听率

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一旦看到台下有人在打呵欠、刷手机、交头接耳,就会越讲越焦虑,觉得自己讲砸了,大家都不想听了。其实对于任何一场演讲,都不要要求自己能够吸引到每一个听众,所以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收听率。

比如在学校里,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熟悉的同学,那么给自己设定的收听率可以是80%。换言之,只要那些打瞌睡、刷手机聊天的同学没有超过两成,那就代表我们的演讲是成功的。而在学校之外公开演讲的时候,面对那些组成比较复杂的听众,那我们的收听率可以设定在70%,甚至是60%。

设定收听率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知道,站在台上演讲,很多时候,明明刷手机的人只有那么几个,绝大多数的听众都仍然很认真地听我们说话,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台下再多友善的笑容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全副的心思都紧紧地扣在那几个低头刷手机的人身上。我们会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吸引他们重新抬头继续听我们讲话,就代表我们今天的演讲是无趣的、失败的。于是我们一边讲,一边看着他们,越看越没信心,越看越害怕,其实,这时候我们只要把眼光转向另外80%甚至60%的听众身上,对于今天的演讲,马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黄执中老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一次演讲时,全场的听众基本上睡翻了,但无所谓,因为他发现那天坐在前面第二排,有一个老先生从头到尾面带笑容地对他说的内容频频点头,所以他也从头到尾也就一直盯着这位老先生。对黄老师来说,那天的演讲,他的收听率就是1%,他依然很有自信,而且很尽责地让那一位老先生觉得听他讲话很有收获。

要诀3:正向解读

但凡有自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色,那就是擅长正向解读。

什么是正向解读?比如我们在演讲的时候有个听众睡着了。对于某些演讲者而言,他会对自己说:“我一定讲得很无聊。”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那些有自信的演讲者身上,他们只会认为“这个家伙昨晚一定没睡好”。再比如,如果我们在演讲的时候讲了一个笑话,结果全场没人笑,我们不用觉得是自己的笑话不好笑,很可能是这一届的听众不行,他们的幽默感显然都不太好。虽然这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但是要排除演讲时的诸多干扰因素,这种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注意〉

在演讲中有自信,与准备一场成功的演讲是有差别的。上了场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但是在准备过程中,还是要多考虑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要注意,本篇内容主要是教你如何在场上正面解读听众,使用收听率这个概念来增强自信。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场外的功夫也必不可少。场上要正面思考,场下依然要客观分析。

常用句型

● 准备一个与忘词或口误有关的小笑话。

即使是再熟练的演讲者,实际演讲过程中都有可能犯错。因此,练习失误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与可能发生的失误有关的小笑话用以过渡,既让自己心里有底,到时也不至于尴尬。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幽默。

● 无论如何,我想刚才那个向我点头的姑娘肯定是明白了。

不妨多提一提那些认真倾听、与你互动的观众。一来,多关注他们能让你保持自信;二来,也能让其他观众产生一种“错过了什么”的落差感,从而也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误区〉

将说话当成写文章

说话,最重要的是清楚、准确地传达信息,不让人产生误解是好好说话的基本功。在演讲时,我们更要注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那么,怎样做到说话清楚呢?一般人都会告诉我们要言简意赅、用词准确、逻辑顺畅……这些概念往往过于笼统,没法直接落实操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哪些可以直接操作的小技巧。

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我文章写得不错,可是为什么说话的时候别人就很难理解呢?

这里有个误区——说话清楚,跟写文章清楚不是一回事。因为文章写出来我们可以一遍遍正看反看使劲琢磨,可是话说出口就是说出口,没有第二遍。很多写下来看得挺清楚的内容,要是靠说,人家还真不一定能明白。

比如,许多人有个习惯,平常路上没事,喜欢下载一些经典文章的朗读版听听,来代替读书。这些文章,篇篇都是用词精确、言简意赅、逻辑严密,阅读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很好理解;可是听起来就很容易走神,一个跟不上,意思就会有误解,非得倒回去重听不可。

这就说明,听和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说话的时候要让听众觉得清楚,课堂上教的那套写文章的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专门的说话技巧。

〈小诀窍〉

信息的多维度表述

具体来说,在口语传播的时候,有三个方法能够保证我们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关键信息要多角度重复

演讲跟写文章最大的区别是,说过了就是过了,(至少现场)不能倒回去重新听。而在关键信息的表达上,“一遍过”绝对是有隐患的。

比如我们跟人约了时间,“八点差一刻集合”,人家很可能只听见了“八点”和“一刻”,所以这时候我们必须再重复一遍,“也就是七点四十五”,这个重复,就是换个角度把自己要说的话再说一遍。

再比如,我们在演讲时要表达一个论点,讲完之后肯定要论证,一番摆事实、讲道理下来,我们会发现,听众已经忘记自己最开始的论点是什么了。这还算是好的,很可能我们讲到一半人家就已经不记得演讲主题了。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自己的主线,最后别忘了还要进行总结。

在口语传播的时候,千万不要高估听众的理解力。很多人都玩过一个游戏,就是把一句话从A传到B、B传到C……基本上过五六个人,这句话就会传得面目全非、笑料百出,而这个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传话的时候不准重复,只准说一遍。所以重复,特别是多角度地重复(怕大家觉得烦,同一句话讲几遍是不行的,你必须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同一个意思),是避免误解和歧义最好的办法。

难懂的内容要主动留空白

你可能会觉得,演讲的时候留空白,不就是冗余、不就是废话吗?比如很多领导讲话,都喜欢插入很多的“额……”“这个……”“那个……”之所以废话连篇,出现这种让人很烦的场面,是因为讲话者的脑子比听众慢,不知道该说什么又硬要说,就只能用些赘词、水词硬塞进去,给人拖沓的感觉,这样当然不好。

不过你要注意,以上这种是被动性地留空白;而我们要教的,是主动性地留空白。

所谓主动留空白,意味着我们脑子比听众快,但是要有意识地等一等,等听众明白了再继续讲。这又是口语传播的一个特点了,因为我们必须要给听众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

人类学家发现,在只有口语传播的时代,大家都习惯用很多赘词,比如非洲人讲童话、古希腊人讲神话,都有一大堆没什么意义的语气词和形容词,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就是有意冲淡信息密度,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喘口气的时间。现在我们听评书、听相声,甚至是听课,如果把人家说的话一句句写下来,就会发现有一大堆的赘词,可是如果把这些赘词都去掉再念一遍,整个神韵就没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去掉了听众的反应时间。

所以,一段话“听起来清楚”和“读起来清楚”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留下反应时间,读起来清楚,听起来未必清楚。不信下次演讲的时候你留意一下,赘词越少讲得越快,我们会发现听众表情就越困惑。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赘词来增强互动感。

比如,马薇薇讲话的时候有个口头禅,叫“对不对”。其实有什么对不对啊?她当然觉得自己是对的,这就是在给听众留时间,让他们想一想这话是什么意思。等听众想明白了,她再说下一句。而且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的表情比较困惑,那你就可以再多解释几句。总之,正确使用赘词,不是在给演讲灌水,而是要让听众有个反应的时间,能跟着听众的节奏来演讲,信息传达也会比较顺畅。

每个人习惯用的主动性的赘词都不一样,马薇薇喜欢用“对不对”,黄执中喜欢用“你懂我意思吗”,用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一些表达。

复杂的观念要进行操作性表述

“操作性表述”这个概念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很简单。比如,我们给别人指路的时候如果说,“过这个路口,先往东,再往南,再转西,”大多数人脑子都会蒙一阵子。可是我们如果说,“前面第一个路口右转,然后两个路口都右转就到了”,这样听起来就清楚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感,可是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左手和右手。“遇到路口找东西南北”,这是个理论的思路;“遇到路口抬右手”,这是个具体操作的思路。后一个大家接受起来会觉得比较清楚。

有些领导讲话喜欢拽大词,什么“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全面深入”“苦干实干”,讲了半天,底下还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的讲话缺乏操作性。而会讲话的领导,则善于把这些大词变成可操作的实在话。比如说,一个工厂里要提高产能,应该怎么跟底下的人说呢?有句很简单也很传神的话:“人可以歇,机器不能歇。”这种表述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比什么“大干快上”“卧薪尝胆”要好得多——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怎么排班,反正机器要一直转就对了。围绕这个目标来做事情,大家才能分解任务、各司其职,知道自己具体要干什么。

〈使用注意〉

在使用对应的技巧之前,应当先分析你想传递的信息属于哪一种类型,再根据信息的类型对症下药。例如,当你传递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时,即便你用再多次的重复,或给对方再长时间的留白,也没法让对方理解你想传递的信息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你很可能需要图表来辅助演示。

常用句型

● 对不对?(或“你懂我的意思吗?”)(主动留白)

● 过第一个路口右转,过第二个路口左转……(操作性表述)

避免说话啰唆

〈误区〉

说话啰唆是嘴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被人吐槽说话太啰唆的时候,平时聊天也就算了,如果在当众讲话时总是犯重复、啰唆的毛病,听众可就不埋单了。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平时的自我练习,克服这个毛病呢?

其实,说话啰唆大多不是什么表达问题,而是思考的问题。背诵一篇课文,谁都不会背诵得啰唆,更不会颠三倒四。而那些所谓说话啰唆的人,让他深思熟虑去写一段话,基本上也不会像平时说出来那样没条理。可见,说话啰唆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条理,想得不清楚,而不是单纯的表达障碍。

〈小诀窍〉

帮你捋清思路

方法1:先问再答

“先问再答”对应的情形,叫作“不知所问,所以啰唆”。也就是,由于你没明白听众到底想知道什么,所以无法聚焦在真正重要的问题上。

比如说,领导问你:“你对这份企划案有什么看法?”你会不会把自己当时能想到的所有意见通通说一遍呢?有些人就会,因为觉得说得多,总能碰上对的吧。就好像以前考试回答主观题,老师也是教我们能想到的都写上,更容易得分。

但是你想想,如果真这么干,领导心里的感觉是什么?他才没耐心像阅卷老师那样只要有得分点就给分呢,毕竟时间宝贵,你绕来绕去说不到他想听的,他自然会觉得你啰唆了一大堆,到底讲了些什么?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你。因为“对什么东西怎么看”的这类问题,本身确实太过开放,可回答的方面非常多。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通过反问的方式,帮助提问方聚焦他真正的疑问,挖掘他想听的方向之后再做回答。这就是我们说的“先问再答”。

继续上面那个企划案的例子:

你可以问一句:“您是指内容上的意见,还是操作层面上的意见?”或者“我对预算和流程都有点儿想法,您想先听哪个?”很简单的一句问话,让对方帮我们聚焦,我们的答案肯定要比之前面面俱到什么都讲要精练得多。

顺便提一下,考试答主观题,我们要说多、说全,因为题目是死的,我们没法问它问题、跟它交流。现在跟活人说话,就可以通过反问帮助聚焦,把主观题变成选择题,限缩答案,避免啰唆。而在公众演讲的时候,由于很难现场问观众,这就意味着你要把功夫做在事前,先了解一下观众的大致预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避免云遮雾绕、说话啰唆。

方法2:看人下菜碟

啰唆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听者的理解力。因为总担心别人听不懂,所以就有一种冲动,要把自己想到的东西一股脑地全说出来。要么一个层次翻来覆去,正说反说都解释一遍;要么一个问题无限延展,面面俱到。

啰唆界的形象代言人——《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他最出名的那个桥段就是跟孙悟空抢月光宝盒的时候说:

“你想要呀?你想要说清楚就行了嘛,你想要我会给你的,你想要我当然不会不给你啦,不可能你说要我不给你,你说不要我偏给你嘛……”

这么一大段话里,他的核心意思就是一句话:“想要就直说,说了就给你。”我们正常判断,都会觉得这句话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一说就懂。而当你已经听懂了,他还继续解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自然给听者的感觉就是啰唆。

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非常需要大家进入听众的角色,去预判他们的年龄、职业、关系,以及对所谈话题的理解程度、熟知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做减法。根据不同的听者,决定省略什么、保留什么,这就是“看人下菜碟”。

比如我们对女生说:“你这个包很漂亮啊,是不是很贵?”

一般人回答时都会说“贵”或者“不贵”、多少钱,最多再加个牌子。可是对于爱包的女生来说,常常一提包就刹不住车了:

“好看吧?原价买的,范冰冰同款,花了我两个月工资,我同事前两天还买了一个更贵的呢,你千万别告诉我妈,不然她一定会杀了我,之前她就数落我乱花钱,后来我都不告诉她了,根本不能让她知道其实要两万多啊……”

这一大段回答,大家觉得啰唆吗?我相信一定是有人觉得啰唆,有人觉得不啰唆。越是有相同经验的人,就越不觉得啰唆;但对大多数对包包没有什么研究的人来说,我只问这包是贵还是不贵,你却跟我说了一大堆明星的、你同事的、你妈妈的事情,这是干什么?一开始告诉我两万多就好了嘛。

所以,面对不同人,同样的话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方法3:先讲中心句

第三个常见情形是对方问得清楚、具体,我们想提供的信息也一点儿都不多余,但还是会让听众产生啰唆的感觉。这种时候,问题就出在说话欠缺条理。就好比一堆横七竖八的电线纠缠交错,但凡见到的都觉得乱七八糟;可是如果整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会顺眼多了。视觉效果如此,听觉效果也如此。

那么,怎么把眼前的信息整理成清楚的信息,让人一目了然呢?这就要求我们:长句要变短句说,一堆短句里面的中心句要先说。还是上面那个买包的例子。

假设刚才那一大段,全部是人家想知道的必要信息,你应该怎样排列它们呢?别人问她包贵不贵,如果她说:“这个买的时候是原价不打折,范冰冰同款,花了我两个月工资,我妈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骂我,两万多块的包。”你听了什么感觉?是不是很乱?明明是好几个短句,非连成一个长句说,使句子的结构不清晰,听了半天,最后才听到主干意思,自然觉得啰唆。

截成几个短句后,大概有这么几个意思:首先,包花了两万多,这是说价格;其次,用“原价不打折”“范冰冰同款”“两个月工资”“妈妈知道了会骂”来描述这个价格算不算贵。

中心句是哪句?自然是“这包要两万多”,其他那些解释“有多贵”的语句可以放后面。所以我们换种表达来看看——

“你问贵不贵?当然贵啦,两万多呢。没打折,买的明星同款,花了两个月工资,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啊!”

你看,同样的字数,这样是不是就显得精简多了?

〈使用注意〉

在平时有意识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定时发言来练习。比如,要求自己把一件事或一个问题在20秒内说完,用固定的时间来训练自己筛选内容和组织语言。限定时间能有效逼着自己把话说精炼。我们练习的时候,第一次不满意就重说,直到满意为止,帮助自己养成长话短说的习惯,慢慢克服啰唆的毛病。

常用句型

● 我对预算和流程都有点儿想法,您想先听哪个?

用提问的方式确认对方想听到的内容,避免啰唆。

● 我认为是这样的,原因有三点……

先讲中心句,再说原因或其他描述类语言。

06.

辩论

通过对抗争取第三方支持

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说话场景。对话双方的目标是争取在场的或者某个预设的“中立第三方”,需要就针锋相对的立场开展攻防。

在五维话术体系中,相较于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更强调对抗性,它对中立第三方的影响也主要是借由对抗产生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辩论训练对于提升反应力、洞察力和大局观很有帮助。而在这个充斥着忽悠和不靠谱的世界里,辩论思维也是一种必要的“心智防身术”。

准确地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问题

反应和判断能力可以说是辩论的基本素质,它们都是为了让人准确地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问题。反应慢,还可以慢慢练;反应错,就会越走越偏。所以,我们将以反应为主题,谈一谈如何应对反应慢这个常见缺陷,以及“陷阱式提问”和“洗脑式忽悠”这两种常见的问题。

反应慢怎么办

〈误区〉

他快他赢,我慢我死

很多人害怕跟人辩论,就是因为脑子慢、跟不上。他们觉得,辩论就像打架,全凭反应快。对方一拳过来了,如果要想很久才知道如何招架,自然就会被打趴下。既然在辩论时谁都不愿意吃哑巴亏,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大多数人反应没那么快,怎么办?

实际上这话对打架来说是真的,对辩论来说却不一定。因为辩论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其实是说给中立第三方听的。单纯只是反应快,只能噎死对手,不一定能赢得观众。说白了,要是只有两个当事人,那也没什么可吵的;辩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来评评理。这与其说是需要“反应快”,倒不如说是需要“反应准”。

〈小诀窍〉

以慢打快

反应快,当然是辩论时的加分项,但是这得慢慢练,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没有什么捷径好走。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准确性问题。只要掌握复述问题、慢而不断、化繁为简这三个诀窍,不需要跟人比拼速度,也能稳稳当当地把道理讲清楚,在激烈的争论中捍卫自己的立场。

第一招:复述问题

很多人害怕辩论是因为心虚:“对方要是突然问我一个问题,答不上来怎么办?”可是你要知道,身为在辩论中全神贯注的一方,当我们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大多数观众其实也反应不过来。所以,无论如何,先不要担心。

而且,很多问题我们之所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往往不是回答它,而是把它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好让大家能明白里面的荒谬。

比如,辩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对方以这样的逻辑抬杠:

你说你要减肥,他问:“你想饿死啊?”

你说你不穿秋裤,他说:“你想冻死啊?”

你说这个鸡蛋真难吃,他问:“难道你要吃鸡毛吗?”

很多人听到这种话,都是一口老血憋在心里,觉得对方胡搅蛮缠,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其实很简单,我们别着急地跟对方以快对快,我们要慢慢地重复一遍这个问题,大家就会发现它有多扯淡。

比如,你可以假装笨笨地这么说:“你说我要吃鸡毛?没有啊?你为什么会觉得我要吃鸡毛呢?鸡蛋不好吃,为什么就会吃鸡毛呢?好奇怪啊。”

可见,这些扯淡的逻辑都是藏在对方话里的。你非要靠反应快,第一时间顶回去,反而容易中埋伏、吃暗亏。如果你不着急,慢慢把它复述出来,让大家清清楚楚地看到对方有多荒谬,其实是一种更好的反驳。

第二招:慢而不断

反应慢,其实在观众的心里并不一定是劣势。因为只要我们有一以贯之的逻辑,一步一步地慢慢讲,观众心里是会自动脑补很多潜台词的,比你像机关枪似的不停地说效果要好得多。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偏离自己原有的逻辑,不要被对方带跑了,我们的逻辑线不能断,这就叫“慢而不断”。

还是拿刚才那个例子来说。我说鸡蛋不好吃,对方要我去吃鸡毛,我如果真开始跟他讨论鸡毛不能吃,看起来反应快,其实就是被他带跑了——

“鸡蛋不好吃。”

“东嫌西嫌,那你为什么不去吃鸡毛呢?”

“神经病,鸡毛又不能吃。”

“对啊,鸡毛不能吃,鸡蛋能吃,能吃的你觉得难吃,不能吃的你又不吃,你到底想怎样?”

所以,真要辩论的时候,很多所谓反应快的人都喜欢纠缠一些特别无聊的问题,貌似以快打快,其实只是把辩论变成了斗嘴,在旁人眼里一点意思都没有。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回应对方有关鸡毛的问题,而是回到自己原本的问题上来——

“鸡蛋不好吃。”

“东嫌西嫌,那你为什么不去吃鸡毛呢?”

“不好意思,我反应慢,不太理解鸡蛋和鸡毛的关系,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我觉得这个鸡蛋难吃,是因为它太咸了,如果你觉得这个鸡蛋好吃,请给我一个理由,不要扯别的。”

其实,很多诡辩都是挖个坑让我们跳。对方冷不丁问一个问题,就是希望我们快问快答、没时间思考。这时候,千万不要跟对方斗气、你快我也快,而是要让节奏慢下来。我们要经常问自己:对方这个问题跟我原本的逻辑是什么关系?我有没有必要回答他这个问题?

在这个时候,反应慢一点反而才安全。

第三招:化繁为简

反应慢,是因为问题太多应接不暇,那不用想那么多问题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很多时候,无数个小问题都可以包含在一个大问题里面。只要掌握了这个大问题,就可以把那些小的东西归纳进来,不用一个一个去回应,自然就不存在反应不过来的问题了。这就像是无数条分岔的小路总归要通到主路,我们只要把握住这条主路,在辩论中就不会迷路。

继续上面案例的分析:当你说鸡蛋难吃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无数的反驳,但你仔细想想,无论对方反驳什么,归根到底,都是在质疑你吃东西的品位——所以只要了解这一点,事先有个预期,就能够迅速地把所有问题都归到这条最根本的主路上来。

比如,当你说这个鸡蛋难吃时,对方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吃鸡毛呢?”

你可以傻傻一笑,慢悠悠地回答:“你这么说,无非是要质疑我的品位嘛,可你知道我吃过多少种做法、多少个产地的鸡蛋吗?你没吃过好的,有这种质疑也不奇怪啊。”

在这轮辩论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证明自己是有品位的,是有资格评价这个鸡蛋的。既然万变不离其宗,总归是要讲到这个问题上来,那你事先认真想想怎么证明自己的品位不就行了吗?既然敌人总要走这条路,你事先把工事修建好等着就行了,反应慢一点,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总之,很多时候对方所谓的“反应快”,都是建立在岔开话题、回避核心争议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反应慢的一方,我们最优先要做的事情其实不是快速回应、去占场面上的便宜,而是要沉下心听清对方说的是什么,再结合上面三个原则,自然就能把该讲清的东西讲清了。

〈使用注意〉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问:就算我也想照你说的以慢打快、慢慢讲,可是万一对方不给我时间,我该怎么办呢?

在此,还记得我们第二章提到的“买时间”策略吗?可以回顾一下哦!

常用句型

● 等一等,我反应慢,你不要骗我……

对于反应慢的人,最有效的避免落下风的方法就是努力让讨论节奏放缓。所以,多用“等一等”“好像哪里不对吧”这样的说法,先缓和节奏,之后无论是复述对方的问题,还是继续自己的论述,都会更加从容。

● 我们原本讨论的好像是……

时刻提醒大家,我们原本讨论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即使场面上看起来可能暂时吃亏,但至少不会被带偏主线。

● 你无非是在说……

明确对方的潜台词和讨论核心,摆脱对方的花招对自己的影响。

怎样回应陷阱式提问

〈误区〉

顺着对方思路回答

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人不怀好意的陷阱式提问。

陷阱式提问,俗称“刨坑”。就是通过提问,来引导我们得出某个预设的、其实自己根本不同意的结论。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老婆和老妈都掉进水里,你要救谁?”除了拒绝入坑,没有全身而退的答案。在生活场景里,也有大量形式相近但却更为凶险的陷阱。

而面对这样的陷阱问题,一般人是如何应对的呢?

很多人在遭遇到陷阱式提问时,并没有意识回避,往往顺着对方的思路跌落“坑”里。例如: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兔子警官朱迪找到了失踪的发狂动物,受到了表彰。可是她在记者会上,却毫无自知地连续陷入记者三个提问的陷阱。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凶险。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野蛮化的动物,在种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不是只有肉食动物野蛮化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询问罪犯的种族特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搞个大新闻,给某个种族贴上罪犯的标签。但是兔子朱迪完全没有觉悟,老老实实地回答:“是的,目前只有肉食动物野蛮化了。”

于是,在第二个问题里,记者就刨了一个更大的坑,问:“只有肉食动物"会’野蛮化吗?”

请注意,朱迪前面说的“目前只有肉食动物野蛮化”是一个事实描述,但记者后边问的“只有肉食动物"会’野蛮化吗”则是一个非常危险、非常政治不正确的性质判断。

更何况,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我见到的变态都是男的”,并不代表“只有男的会变态”,所以目前发疯的都是肉食动物,不代表只有肉食动物会发疯。然而朱迪并没有识别出这个逻辑陷阱,她直接回答:“是的!”

而当记者追问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肉食动物会野蛮化”的时候,朱迪可能已经蒙了,为了圆场,也就是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反而越陷越深,把局面弄得更加不可收拾。

她说:“可能跟DNA(脱氧核糖核酸)有关系吧。毕竟,数千年前,肉食动物就是靠攻击和猎杀来维持生存的……”话说到这儿,朱迪的言论就变成了这场歧视风暴的源头,再也不能翻身了。

回顾以上的过程,你会发现陷阱式提问就像一个只进不出的巨坑,一旦陷入就会越解释越糟糕。不过,其实只要一开始的时候,朱迪对问题的走向有足够的警觉,就可以绕过这个坑,还可以向在场所有人指出这个陷阱。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责怪她逃避问题了。

〈小诀窍〉

点破意图

第一步:增强意识,发现陷阱

我们同样用《疯狂动物城》的例子,来解释该如何面对陷阱式提问。

记者:“野蛮化的动物,在种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不是只有肉食动物野蛮化了?”

朱迪:“我知道你很关心这些发狂的动物有什么特征,可我不明白,这跟种族有什么关系。”

记者:“我的意思是,目前看起来,所有野蛮化的都是肉食动物,所以是不是说,只有肉食动物"会’野蛮化呢?”

朱迪:“目前野蛮化的动物的确都是肉食动物,但相对我们动物城的人口数量,野蛮化的动物只是特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野蛮化与种族有任何关联,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只有肉食动物会遭遇野蛮化的变异。”

所以,当涉及种族、政治等敏感问题时,要谨慎小心,提高防范意识,在对方问出问题时就发现陷阱,并规避它。

在这个例子中,朱迪话说到这里,其实就相当不错了。然而这只是避免了自己掉进坑里,接下来,我们可以用进阶式招数对刨坑的坏人来一点惩罚。

第二步:斥责刨坑者的动机

再举个例子,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勇士队的球员格林曾经遇到一个不怀好意的记者提问:“去年你们来休斯敦比赛时,洪水一来,你们就输了;洪水一走,你们就赢了。今年你们又来休斯敦,也是洪水一来,你们就输了,呵呵,你怎么看?”

格林迅速就判断出,这个记者应该是为了博人眼球,故意炒出一条无聊的新闻,才会不断向他暗示——他们的胜负和洪水之间似乎有什么神秘的联系。

于是格林不仅直接拆穿了对方的陷阱,还顺便怒斥了对方伤天害理的“陷阱式提问”。

格林说:“哥们儿,因为洪水,这里的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我们这些天一直在帮忙搞募捐,帮忙做这做那。你呢?你居然有心情拿洪水跟我开玩笑?我真是为你感到羞愧!”

格林的怒火,不仅没有被看作公开场合的失态,还获得了非常正面的反响,让大家对他的人品分外尊敬。所以,不要害怕遇到类似这种带坑的问题,如果能发现、拆穿并痛斥对方的陷阱,它还能转化成一个公众表达的好机会。

〈使用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讲的陷阱大多是面对公众,你的回答可能会在舆论中被误解,所以才需要格外注意。

但生活里有些类似的问题与公众无关,比如女朋友问你跟前任是怎么分手的,面试官问你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也是坑,因为怎么回答,说轻说重都会有问题,但是他们只是想要了解你的看法,犯不着拆穿和指责。

常用句型

● 你这种问法只是想通过我的话来证明××的观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区分事实与观点,避免被对方带入陷阱。

● 你这样提问只是想套出我的话,并歪曲报道,我真为你有这样的想法感到羞愧。

点破对方用意,先发制人。

反忽悠的心智免疫法

〈误区〉

怕忽悠?那我不听总可以了吧

如果有人拿着似是而非的东西来忽悠我们,想给我们洗脑,应该怎么提防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被忽悠还不简单,不听他的不就行了,顽固一点不就行了。可是,满大街都是广告,我们能一眼都不看吗?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洗脑术,我们能什么都不想吗?如果只靠坚定的意志就能站稳立场,世上也就没那么多骗子了。

这就好比练武术,没有哪个师傅会告诉你只学进攻就能习得武术,别人打过来时我们死扛不认输就行了。不管是闪转腾挪还是见招拆招,防御总是一个重要的练习项目,和练习进攻一样需要下功夫。而不被忽悠的实质就是心智防身术,心智防身术中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技巧就是“心智免疫”。

〈小诀窍〉

先打预防针

第一步:关键词脱敏,做到态度免疫

很多人觉得,不接触不同观点或者见到不同观点就一棍子打死,肯定就不会被忽悠。其实正好相反,有些忽悠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我们想拒绝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有些忽悠是故意激起我们的反驳,然后打一个防守反击让我们猝不及防。所以关键不是塞上耳朵不听,而是态度上要脱敏。毕竟,人被忽悠是正常的,防忽悠是必需的,遇到忽悠不着急、不上火,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要知道,你对某件事越是敏感,反应越是激烈,你反而越容易受影响。为什么呢?就像皮球压得越紧,反弹就越厉害;钟摆拉得越高,摆荡回去的幅度就越大。所以,当你发现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严峻的时候,你的态度最容易被过度修正。

举个例子,据警方总结,很多人误入非法传销窝点,第一时间当然都是抗拒的,因为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传销者都是一群面目可憎、凶神恶煞的家伙。可是,为什么最后他们却被洗脑成功了呢?就是因为进了传销窝点一看,那帮家伙也没那么可怕嘛,既不打也不骂,天天拉着自己唱歌做游戏,端茶送水讲笑话,反而显得自己一开始的拼命抗拒很可笑。所以反应过激其实反而使自己更脆弱,因为这意味着你很容易被敲开第一条裂缝。

当年美国著名的邪教团体“大卫教派”,便是利用外界对于他们的过激反应来加强自己信徒的忠诚度的。他们的“教主”会指着报纸对信徒说:

“这上头写着,你们都是受迫来的!”

(信徒笑)

“你们每天生活在痛苦与绝望中!”

(信徒笑)

“上头还说,我每天都用谎言在给你们洗脑!”

(信徒大笑)

“而你们知道,谁才是给你们在洗脑吗?这些充满谎言的报纸、媒体……才是在给外面那些人洗脑!”

同样的道理,有些对传销特别敏感的人也会认死理,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是一句:“你们是来骗我钱的,我信不过你们!”

可是,如果人家一开始根本不跟你谈钱,你不就尴尬了?事实上,善于忽悠,就是善于给炮弹包上糖衣,人家好言好语叫你去“听课”,而且还现身说法,讲自己当时也跟你一样有抵触情绪。这一来二去的,你的态度自然就会软化,甚至会觉得伸手不打笑脸人,反而自己显得理亏了。

所以,面对洗脑,脱敏是第一步。

第二步:模拟辩论,做到论点免疫

疫苗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它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知道病毒长什么样子;而我们要防忽悠,也正是要模拟对方可能使什么招。在辩论上,这个环节叫“模拟辩论”,简称“模辩”,就是在辩论前把对方所有可能的论点都在底下过一遍,先想想怎么驳,这样上场之后,自然就能做到论点免疫。

还是拿传销洗脑来举例。传销组织把人稳住之后,就要开始跟他们讲所谓的“道理”了。而且他们早有准备,会针对一般人对传销的反对理由逐条进行反驳。

如果你说:“传销不合法。”

他们会说:“不合法,但也不违法啊!因为根本就没立法嘛!”或者说:“我们是直销,不是传销,那些非法传销跟我们没有关系。”

而如果你追问:“你们不违法为什么非要骗我过来?”

他们会说:“骗有善意的骗和恶意的骗,我们这是善意的啊。”或者说:“直说会引起误解,而且直说也说不清楚啊。”

类似的反驳还有很多,甚至还有说国家暗中支持传销的,总之就是人家已经预料到大多数人会问什么,早就准备好了该怎么说,这些都是套路。

所以,之所以很多人都会被传销组织洗脑,就是因为别人有预案,我们没有预案;对方已经摸清了我们的论点,我们没有摸清对方的论点。这就跟打仗一样,谁事先对敌人了解得透彻,谁在实战的时候就占上风,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你稍微用常识想一想就会知道,不是每一个违法行为都需要专门立法来禁止的,不然国家得出台多少部法律。又比如说,靠发展下线赚钱一点儿都不“直”,还谈什么“直销”呢?再比如说:“你都把我骗过来了还说是善意的,那你有本事买张机票善意地送我回去啊?”这些反驳其实并不难,只要花点时间认真想想,你自己就能琢磨出来。关键是要事先在脑子里过一遍,不然临场真不一定反应得过来,很可能一下子就被对方说动了。

第三步:模仿表达,做到影响力免疫

如果通过模拟对方的思路已经做到了论点免疫,那就可以进入最后一步——通过模仿做到影响力免疫。这就是说,很多时候,对方之所以有说服力,倒不是因为观点有什么了不起,不是逻辑和论据让人心服口服,而是因为有极强的渲染力和表现力,能绕过我们的理性,直接在感性的层面起作用。

比如,早年万宝路香烟有一则非常著名的广告,画面是健硕的西部牛仔,一边骑马一边吸烟。它讲了什么道理吗?没有,但就是让我们本能地觉得吸烟很酷。

这个时候,就只能以毒攻毒——你不是不讲道理吗?我也不讲道理;你不是很酷吗?我就模仿你那个样子让你不酷。

有一则反对吸烟的公益广告,就直接拿万宝路的牛仔形象开涮。你不是牛仔吗?我也牛仔;你不西部吗?我也西部。我每个细节都跟你一样,甚至演员都长得差不多,只是他一边哆嗦一边咳嗽。这叫二次创作,通俗点说就是恶搞。看过这则广告的人,再看那则所谓万宝路牛仔的形象,味道就变了。

美国有些中学做过尝试,只要给学生上2~6小时预防吸烟课,让他们看看这样的反吸烟广告,讲解一下怎样抵制来自同伴的吸烟压力,青少年在未来两年内开始吸烟的比例就能下降一半。这就是“影响力免疫”的力量。

〈使用注意〉

所谓的忽悠和洗脑,目的都是要改变我们的态度。换言之,当我们抵抗忽悠和洗脑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抵抗被改变。所以,它虽然会让你不容易被影响,却也很容易让你变成一个顽固的人。

因此,这些技法其实是中性的,我们只能教你避免受影响,至于要挑选什么样的对象还得靠自己判断。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