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从土泥巴到水泥路

□刘春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路了。人,从开始学会走路,就要每天走路。我脚下的路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的提高,也是今非昔比。   我小时候上学时,每天都要走路去学校。这是一条五里长的土泥巴路,只有一米左右宽,两边都是长着庄稼的田地,路上还长着草,只有中间长时间走的地方是光溜溜的。晴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飞跑着去学校,一路上尘土飞扬,到学校后身上头发上都附着灰尘。下雨时就没那么快了,路上的泥土被雨水泡烂,我们穿着胶鞋,深一脚,浅一脚,鞋底沾满了厚厚的泥巴,一层一层越来越重。走不动了,我们就停下来用带的小竹棍把泥巴捅掉,然后再继续前进,平时只用40分钟就能走到学校,下雨天就要用多一倍的时间才能走到。走得脚上起泡,身上的衣服也会因走得吃力全汗湿了,到了学校静下来,背心凉嗖嗖的。母亲怕我衣服汗湿后咳嗽,每次下雨时,都要在我书包里放一条毛巾,交待我到学校后隔在后背。   这条路我一走就是六年,每天往返,可谓是记忆深刻。直到我小学读完升了初中,这条路都还是土泥巴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路上也铺上了小石子,我们叫石子路。下雨天没了泥巴,走起路来快多了,出行也有了自行车。我记得有一年,下大雨,我披上雨衣,骑着自行车只为到学校拿期末考试卷,拿暑假作业。如果是土泥巴路估计我就要走得脚起泡了。石子路让家与学校的距离似乎短了许多。   后来拖拉机多了起来,这石子路不经走,特别是雨天,被拖拉机一碾,石子都被挤跑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大坑小洼,非常难走。有时坑填上了,没几天又出现了坑,乡亲们是苦不堪言,凑钱修路也是补了大坑又来小坑,没完没了,路不好走,产的粮食也不好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振兴乡村战略,精准扶贫,让乡村的路全部规划修成了水泥路。“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我们村的路四通八达,村与村,组与组都是路到家门口,小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脚下的路平坦宽阔,干净美丽,乡里人也开始在晚饭后散步,一路上欢声笑语,这路啊俨然已是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搜索建议:从土泥巴到水泥路  从土泥巴到水泥路词条  
热闻

 烧鸡的做法(土豆烧鸡的做法)

多余的汤汁可以拿来拌面哦,味道巴适得很By 燕壮士用料土鸡 1只小土豆 10个香料 下面有生姜 大块大葱 1根豆瓣酱 1勺生抽老抽耗油味精冰糖做法步骤1、小土豆...(展开)

热闻

 西安美食(西安这8家口碑老店)

今天跟我们一起看看西安这8家排队也得吃的口碑老店说不定你的心头好就在里面// 老白家面馆//地址:碑林区测绘东路新旅城小区118号地道的老陕面馆,饭点来肯定要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