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教案:百年孤独

*11 百年孤独(节选)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3、 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的主旨。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品味其审美感受。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探究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分析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 难点: 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个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写作背景 “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三、作者介绍 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他的外祖父是个退役军官,为他讲内战的故事,外祖母博古通今,为他讲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其中,那是我的天地。”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的重要源泉。代表作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四、题目解说 《百年孤独》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在布恩迪亚七代人的家族发展史中,该家族虽然人数众多,彼此关联,但是人人自闭,冷漠地面对世界。因为彼此的心灵不通,只能守着孤独。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原本封闭的马孔多与外界沟通后变了样。 第二部分(第3~14段):写丽贝卡的吃土症和失眠症的表现以及给马孔多带来的影响。 六、全文分析 1、怎样理解第2段最后一句话中乌尔苏拉此时的“哀叹”“可怕”“茫然”? 这些不是表现乌尔苏拉对孩子们“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的抱怨,而是表现她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第6段从哪些角度介绍丽贝卡?如此介绍有何作用? 这一段从身世、肖像、穿着、神态等角度介绍了丽贝卡,表现出她孤苦无依,体弱多病,处境困难,急需托付给他人照顾的艰难境况,为下文表现乌尔苏拉的善良做铺垫。 3、第9段写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对失眠症危害的认识有何作用? 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作为族长,还认识不到失眠症的危害,衬托出乌尔苏拉的睿智,凸显了马孔多的落后。 4、本文塑造的乌尔苏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乌尔苏拉在《百年孤独》中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顽强、睿智、执着、独立,并不逊色于她的丈夫,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灵魂,是整个家族的支撑者。 她不愿与现实生活妥协,在一次次历史关头担当重任,从不愿意也未曾在苦难和挫折面前屈服。在旁人无法治愈丽贝卡的吃土症的困境中,乌尔苏拉采取“药物治疗加上皮带抽打”的手段,不但让丽贝卡在几个星期后显出康复的迹象,还让丽贝卡把她视为家庭成员中最亲近的人。在危害十足的失眠症面前,一开始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对失眠症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而乌尔苏拉“将丽贝卡和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并用从母亲那里学过的对草药的认识,开展了草药治疗。她以全部的心力经营着整个家族。 她为孩子们的“孤独入骨”“守旧顽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着一种维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顽强毅力,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母爱的伟大,表现出对布恩迪亚家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她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孤独多病的远方表亲丽贝卡。 然而伟大的母爱在冷漠的现实、沉重的孤独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正当她哀叹自己命不好,认定儿女们的怪癖与猪尾巴同样可怕时,奥雷里亚诺眼神定定地望着她,令她感到一阵茫然”。这种生活使她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一个伟大的孤独者。 5、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有何特点?作者写这一情节有何象征意义? 马孔多的居民在失眠症蔓延之后都失眠了,不久又患上了健忘症,连日常用品的名字都忘了,于是只好在每件物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用途等信息。可是遗忘仍然以一种不可挽回的状态蔓延下去。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 失忆 。患者会慢慢习惯无眠的状态,然后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是耐人寻味的,这个经历了许多沧桑变化的马孔多小镇,正是拉丁美洲大陆的象征。作者在这里通过对马孔多居民患失眠症的描写,暗指拉丁美洲人民由于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孤独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正在逐渐麻木地遗忘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忘想要摆脱命运控制的初衷。 6、本文是《百年孤独》的节选部分,你认为文中所写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观点一:马孔多是“孤独”的。它位置偏僻,难与外界沟通。这个充满魔幻的村子置身于现代科技文明之外,偶尔外面透进来的一道光,最终也被卷入小镇一代代注定破败的循环之中。 观点二:马孔多的居民是“孤独”的。他们有挥之不去的自闭意识,他们只因何塞 · 阿尔卡蒂奥没有一道归来,就排挤以梅尔基亚德斯为代表的吉卜赛人,而这些吉卜赛人曾以悠远的智慧和神奇的发明对村子的发展壮大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孔多的居民对失眠症缺少正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把紧急情况视为常态而不去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观点三:布恩迪亚家族是“孤独”的。如布恩迪亚家族里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反复使用那几个相同的名字:第一代的族长是何塞 · 阿尔卡蒂奥 · 布恩迪亚,而其长子是何塞 · 阿尔卡蒂奥,何塞 · 阿尔卡蒂奥的儿子叫阿尔卡蒂奥。其家庭成员缺少沟通,如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孤独入骨,全神贯注于金银艺实验,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七、中心思想 本课节选的这一部分写的是马孔多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随着商道的开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作者通过“失眠症”造成”“失忆”这一如真似幻的情节,表现了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 八、写作特点 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仿佛消失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栩栩如生的世界。 (1)“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 (2)荒诞、夸张的描写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为了展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作家充分发挥想象,置现实于神话氛围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夸张、渲染,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丽贝卡要来马孔多之前,奥雷里亚诺未知先觉,“"我不知道是谁,’他坚持道,"但不管是谁,人已经在路上了’”。 (3)象征手法显示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之后开始失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把日常用品贴上标签注明用途。人们忘记了曾经发生的事情,忘记了马孔多的过去和现在。作者对失忆的描写,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受到的巨大冲击,包含了作者对哥伦比亚以及拉丁美洲历史的反思。 九、补充资料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它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它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各种表现技巧、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

十、总结全文 《百年孤独》以马孔多镇为背景,描写了 布恩迪亚 家族七代人的命运,折射出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探讨了拉丁美洲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作者以生动、富于幻想的笔触,勾画出这片神奇大陆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反映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深入揭示了该地区人民的精神特征,小说因而成为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作品。

十一、布置作业 与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两部小说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的异同,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搜索建议:教案:百年孤独  教案:百年孤独词条  
热闻

 欠款不还怎么办?

问:欠款不还怎么办?律师解答:朋友向你借钱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是有些人借了钱却一而三再而三的不还。那么欠款不还怎么办呢?法律知识网...(展开)

热闻

 某老板要给营销老师分35%的股权...

一厢情愿给股权,结果还是走不远有很多老板经常对我说:老师我觉得你讲得对我有帮助,我给你10%的股权。我碰到这样老板,一般会礼貌地一笑,因为我知道这样的股权给我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