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浮郄穴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穴位解剖: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浮郄穴解析:

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

穴位含义:膀胱经经气在此升至天之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并散热冷降。

功能作用:清热降温。

主治疾病: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

穴位配伍:

浮郄配承山,治下肢痿痹; 浮郄配承山、昆仑主,治小腿挛急; 浮郄配委中、委阳、承山、阳陵泉,治经气不利之腹筋挛急. 浮郄配承扶、殷门、风市、委中、承山、昆仑,治经脉痹阻之臀股麻木、小腿挛急; 浮郄配尺泽、上巨虚,治肠鸣腹泻; 浮郄配大肠俞、上巨虚,治大肠疾患; 浮郄配尺泽、上巨虚,治肠鸣腹泻; 浮郄配次髎、中极,治膀胱疾患; 浮郄配曲池、上巨虚,治热秘; 浮郄配合谷、曲池,治热秘; 浮郄配神阙、关元,治冷秘; 浮郄配中脘、太冲,治气秘; 浮郄配脾俞、气海,治虚秘。 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便秘,膀胱炎,尿潴留,髌骨软化症,腓肠肌痉挛等。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委阳上一寸,展膝得之。

2.《中国针灸学》在委阳上一寸,股二头肌腱内侧,微屈膝取之。

3.《针灸大成》主霍乱转筋,小肠热,大肠结,胫外筋急,髀枢不仁,小便热,大便坚。

4.《备急千金要方》:“主少腹热,大便坚。”

5.《类经图翼》:“小腹膀胱热。”

针灸治法: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小腿放散。

《针灸大成》《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艾灸疗法:艾条温灸10~15分钟,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

按摩疗法:

浮郄穴,位于膝后区,属足太阳膀胱经。

何为浮郄穴?

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

请看上图,浮郄穴的气血物质来自于委中,而委中又来自于委阳,委中是个大穴,因为位于腘窝,膝盖的每一次弯曲,都有助于气血的回流,除了向上回流,还会向旁边挤压,先挤压到了委阳,而委阳已经处于膝盖的外侧了,已经无处可走了,所以就向上部走,但这已经属于强弩之末,虽然是阳气(浮),但上达的力度已显不足(郄),故此名为浮郄。

既然委中穴有“腰背委中求”一说,说明从其上行的气血,有助于改善腰背的气血循环状况,而因浮郄的气血物质同样来自于委中,所以它也应该作用于腰背,只不过,它的力量弱于委中,达不到背,勉强可以达到腰,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消化系统,包括大肠,因为此穴的功效就是清热降温,舒筋通络。

按摩手法:

浮郄穴属膀胱经,因其可通畅经气,故长期按摩浮郄穴,可有效改善臀股麻木,腘筋挛急。又因其为阳经表浮之郄,可调理阳气,有助于缓解肠结便秘。此外,对急性肠胃炎、小便热、膀胱炎、尿潴留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刺激浮郄穴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将食指的指腹按压在浮郄穴上,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左右两侧的浮郄穴每次各按揉3~5分钟即可,力度要适中。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搜索建议:浮郄穴  浮郄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