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全系列】山茱萸目—山茱萸科(下):山茱萸

山茱萸目—山茱萸科(下):山茱萸

 

8.桃叶珊瑚属

桃叶珊瑚属(Aucuba),全世界约11种,分布于中国、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越南及日本等国。我国均有分布,产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东南至台湾,南至海南,西达西藏南部。在海拔28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中常有分布,喜生于土壤肥沃、湿润.郁闭度0.6-0.8的生境中。

(1)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叶对生,小枝绿色,圆柱形。冬芽圆锥形,常生于枝顶。叶厚革质至厚纸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干后常为暗褐色,有时具黄色或淡黄色斑点,下面淡绿色,边缘具粗锯齿、细锯齿或腺状齿,稀近于全缘;羽状脉;叶柄较粗壮。花单性,雌雄异泛株,常1-3束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雌花序常短于雄花序;花四数,萼片小,三角齿状或微圆裂;花瓣镊合状排列,紫红色、黄色至绿色,先端常具短尖头或尾状;花下具关节及1-2枚小苞片;雄花:雄蕊花药2室,稀愈合为1室,背着药,稀丁字药,花丝钻形,粗壮或稍长;雌花:萼管圆柱形或卵形,花柱粗短,柱头头状,微2-4裂,直立或偏斜,子房下位,1室,常与萼管合生,具1倒生悬垂胚珠。核果肉质,圆柱状或卵状,幼时绿色,成熟后红色,干后黑色,顶端宿存萼齿、花柱及柱头;种子1枚,长圆形,种皮膜质,白色。

(2)主要价值

本属有些种类民间作药用;个别种的木材可供工艺用;我国南方城市的公园中引种栽培,如桃叶珊瑚、青木及花叶青木等供观赏用;本属为常绿阔叶的小乔木或灌木,在严冬季节具有鲜红色的圆锥果序,极为美观,为绿化庭园的优良树种,应扩大引种栽培地区和种类。

作为观赏植物被各地引进,其中最著名的是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ariegata),其叶面有黄色星点,是著名的观叶植物。

(3)桃叶珊瑚

桃叶珊瑚(学名:Aucubachinensis),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的植物,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

喜温暖湿润环境,耐荫性强,不耐旱,不耐寒,要求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属耐阴灌木,夏季怕强光暴晒,不耐高温。

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湖北、四川,福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据文献记载越南也有分布。

本种为观叶和观果均佳植物,华南还可种作观赏绿篱,或配山石,庭院、院中点缀数株,四季均可观赏。叶还为奶牛的精饲料。

(4)青木

青木(学名:Aucubajaponica Thunb.)是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植物。分布于日本(南部)、朝鲜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浙江南部及台湾。

中国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是珍贵的耐阴灌木。性极耐阴,不喜阳光直射,在无庇荫处生长缓慢且发育不良,生长势弱。有一定耐寒性,喜生长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在高温季节有叶缘焦枯的现象,耐修剪,对污染抗性强。

青木叶色青翠光亮,株丛圆整饱满,又很耐荫,极宜庭园中荫蔽处以及树荫下、建筑物北面种植或作绿篱。更宜室内、厅、堂陈设,为观叶植物中最耐阴的材料。

9.山茱萸属

山茱萸属(学名:Cornus),是山茱萸科的一个属。本属由Cornus属内分出,它的特点为花黄色,排成伞形花序,有脱落的苞片,核果长椭圆形,彼此分离。属名Cornus源于拉丁语cornu,意为“角”。

(1)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常对生。叶纸质,对生,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叶柄绿色。花序伞形,常在发叶前开放,有总花梗;总苞片4,芽鳞状,革质或纸质,两轮排列,外轮2枚较大,内轮2枚稍小,开花后随即脱落;花两性,花萼管陀螺形,上部有4枚齿状裂片;花瓣4,黄色,近于披针形,镊合状排列;雄蕊4,花丝钻形,花药长圆形,2室;花盘垫状,明显;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1枚胚珠;花柱短,圆柱形;柱头截形。核果长椭圆形;核骨质。

(2)分布范围

本属全世界有4种,分布于欧洲中部及南部、亚洲东部及北美东部。我国有2种,其中“山茱萸”为我国著名的中药材。

(3)山茱萸

山茱萸(学名:Cornus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①产地生境

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米,高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中国四川有引种栽培。

山茱萸为暖温带阳性树种,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则生长不良。抗寒性强,可耐短暂的-18℃低温,生长良好,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两岸等地均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区域,其中600-1300米比较适宜。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黏土要混入适量河沙,增加排水及透气性能。

②药用

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③经济

以山茱萸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开发,可加工成饮料、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

④观赏

山茱萸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花卉市场十分畅销。

10.四照花属

四照花属(学名:Dendrobenthamia)是山茱萸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12种,分布于喜马拉雅至东亚。我国有9种,产西南、中南至东部,为很好的观赏植物。

(1)形态特征

常绿或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冬芽顶生或腋生。叶对生,亚革质或革质,稀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脉3-6(-7)对;具叶柄。头状花序顶生,有白色花瓣状的总苞片4,卵形或椭圆形;花小,两性;花萼管状,先端有齿状裂片4,钝圆形、三角形或截形;花瓣4,分离,稀基部近于合生;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椭圆形,2室;花盘环状或垫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1胚珠,花柱粗壮,柱头截形或头形。果为聚合状核果,球形或扁球形。

(2)四照花

四照花(学名:Cornus kousa)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①生长环境

四照花生长于海拔600-2200米的森林中。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喜光,生于半阴半阳的地方,可见于林内及阴湿山沟溪边。适生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性强,耐热,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能忍受-28℃的低温和43.4℃的极端高温。在年降水量350-1000毫米、无霜期150-210天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②主要价值

树形整齐,初夏开花,总苞片色白如蝶,盛开时如满树的蝴蝶在上下飞舞;核果聚生成球形,红艳可爱,味甜可食,还可酿酒;叶片光亮,入秋变红,红叶可观赏近1月。中国很早就将其栽培于庭院中以供观赏,常以常绿树为背景栽植于公园、宅旁、路边。孤植、丛植或栽成行道树。果实有甜味可生食及酿酒用。

11.草茱萸属

草茱萸属(学名:Chamaepericlymenum)是山茱萸科下的一个属,为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2-3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1种,产于吉林省。其中草茱萸产于吉林省长白山针叶林下。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矮小;有直立茎和爬生的根状茎。叶对生或于枝顶近于轮生,全缘,叶脉掌状或羽状,上面有白色贴生的短柔毛,卞面的毛被较稀或近于无毛;叶柄短。伞形聚伞花序顶生,有白色花瓣状的总苞片4;花小,两性,花萼管状,先端有齿状裂片4;花瓣4,长卵圆形至卵圆形,镊合状排列,常有1-2枚花瓣的背面近顶处具1条针状附属物;雄蕊4,花丝短,花药长圆形;花盘墩状;花柱圆柱形,柱头小,头状,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1枚下垂胚珠。核果球形或近于球形;核骨质或脆壳质。

(2)草茱萸

草茱萸(学名:Cornuscanadensis)也称草四照花,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的一种植物。分布于中国、朝鲜(旧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洲;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部的新青林业局和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针叶林下。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区;生于亚高山针叶林下较蔽荫而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常聚生成片生长。

主要价值:株形优美,叶型奇特,花洁白, 果实艳丽,可用作林下地被植物。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极危(CR)。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定为易危种(VU);在《吉林省重点野生植物保护目录》中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入《黑龙江省稀有濒危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种群现状:草茱萸在东北为单种属植物,由于常年被滥掘乱挖,用作科学实验材料和园林观赏,再加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种群面积急剧减少,分布区域十分狭窄。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