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生活旋律 返朴归真——黎族竹木器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是一个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千古传承,流转不歇,作为公共文化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至关重要。

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每一种情感的相遇,都可以用歌声化为世间美好……今天,让我们去看看黎族竹木器乐。2008年,黎族竹木器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竹木器乐

黎族竹木器乐是我国民族器乐宝库中的瑰宝,由黎族传统竹木乐器、乐曲等组成。

乐器取材于大自然中的竹木、畜兽皮,经过手工加工而成,是原生态音乐的遗存。这些乐器做工原始古朴,音色、音调独特动听,吹奏形式特别,是黎族文化的记忆载体。

乐曲种类繁多,包括独奏乐曲、合奏乐曲、歌舞乐曲、祭祀乐曲和八音乐曲五大类。

黎族竹木器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宋初的《太平环宇记》云:“琼州聚合推鼓歌乐”。据老艺人相传,黎族竹木器乐在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盛行,主要流传于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南麓的黎族聚居区。这一地区常见的黎族传统乐器不少于四十多种,主要有独木鼓、叮咚、鼻箫、口弓、唎咧、㗑、灼巴、哔哒等八大件。

最早出现的乐器是独木鼓。据黎族古民歌传述,远古时候因雷公击倒大树,烧树木成洞,黎族祖先击木洞呼众围猎,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来咚咚作响,以作招众、祭祀和乐器使用。

叮咚也是较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古时,黎族祖先在山上种山兰时会在山寮吊起两根木杆,打击木杆响起叮咚声以驱赶山猪,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了跳舞娱乐用的打击乐器。

鼻箫是以鼻吹奏的气鸣管乐器。黎族青年男女常吹奏鼻箫约会情人,它被作为爱情的媒介 。

口弓是弹拨与吹气相结合的体鸣乐器,口弓声音悠扬婉转,缠绵动听。

唎咧是气鸣管乐器,音色清亮悦耳,旋律流畅。

㗑是气鸣管乐器,表现力较强,能表现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

灼巴是竹制管乐器,多为竖吹。灼巴低音区的音色深沉,音量比较小,中音区的音色宽厚、圆润、优美。

哔哒俗称排箫,也是竹制吹管乐器,其音色较为清脆明亮。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声不停,笛音不止,对于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音乐也成为了生产、生活积淀出的产物。于黎族人而言,琳琅的竹木器乐是一种生活方式,于海南而言,这些竹木器乐所形成的黎族音乐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艺术表达,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艺术价值。

来源:海南省群众艺术馆

搜索建议:
热闻

 云主机的大小是什么概念?

云主机的大小是指服务器数据库内资源池大小和能满足需求的程度。云主机是虚拟化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云服务器产品,与物理服务器一样,有独立的IP、操作系统、内存宽带等,...(展开)

热闻

 柿子栽种方法

柿子树强阳性树种耐寒。喜湿润也耐干旱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忌积水。深根性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强也耐瘠薄适应性强不喜砂质土。潜伏芽寿命长更新和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