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拳琴合一——《乐传太极与行功》一书首发

2017年10月3日下午,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汇聚,由乐匋先生原著,钟海明和马若愚先生编著的《乐传太极与行功》在北京的武医书院举行了小规模而别开生面的首发式,以此来缅怀乐匋先生逝世十周年。

此次新书首发式由该书的作者钟海明先生主持(见上图)

出席此次活动的近四十位嘉宾,其中有乐匋生前的拳琴好友和学生,以及再传弟子等,乐匋的两个儿子乐庄乐正专程由上海赶来北京出席,并致辞讲话。此次活动初始,到场的所有人起立面向乐匋先生的遗像三鞠躬,以此来表达对乐匋先生的致敬和怀念之情。

活动中,乐匋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林瑞平、于文瑞、等人分别代表拳琴各界发言讲述了乐匋先生生前的为人处事,以及他精湛的武艺和琴艺。钟海明介绍了新书《乐传太极与行功》的编辑出版过程和背景,分发至各位嘉宾。

拳琴合一的现场交流阶段,把整个活动带到了一个高潮。首先由乐匋先生的再传弟子们进行了乐传太极行功八势及行功三个阶段的演练,随后乐匋先生生前的琴友学生操琴献唱。首先由余叔岩先生的琴师王瑞芝之子王世澄先行操琴,与京城名票拳友陶荣生合作。随即各拳友、琴友交替上场,精彩纷呈,席间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高潮迭起,拳中有琴,琴中有拳,精彩纷呈。

展开剩余 81 %

在此次活动中,由于到场的都是乐匋先生生前很亲密的老友、学生等,大家谈论起乐公的为人处事时,都兴致高涨,使得此次活动气氛十分活跃,加之拳友和琴友们的太极拳表演和京胡、二胡琴的演奏、献唱,使得此次活动更加充实和丰富,也是对乐匋先生“琴拳合一”理念传承和发扬的最真实体现,就如同以往每年今天在乐公家聚会一样。活动结束后,到场的所有嘉宾一起共赴了晚宴。

此次活动,不仅是新书《乐传太极与行功》的首发式,更是以此来缅怀乐匋先生逝世十周年,以寄托大家对乐匋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乐匋先生著述颇多,却均未见于扬表,此次图书发布,亦是秉承先师恩济众生之愿。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乐匋先生更是将儒释道精神融入太极拳拳法中的集大成者,此次活动也是很好的弘扬了太极拳这一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立志将此太极拳很好地传承下去。

乐传太极拳始于乐奂之(1899─1960),字幻智,先生系河南固始人,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曾在浙江大学教授英文两年,然后定居上海,在震旦大学与震旦附中(现称光明中学)教授国文十余年。上世纪四十年代,荣德生先生(荣毅仁先生之父)创办江南大学,曾邀请乐先生为常务副校长。

乐幻智先生乡俗尚武,自幼于儒学诗文之外,更习武艺。三十年代初在庐山遇杨澄甫(1883-1936)弟子董英杰(1897~1961)先生,当时董先生尚无籍名,乐先生崇真术、慕其技,不尚虚声,遂拜师求艺,专心从董英杰先生学习杨式太极和李氏(指当年李香远先生所传授武禹襄的武式太极拳)太极拳。返沪后又由董英杰先生带领经杨澄甫老先生亲自指点。后董先生迁移南洋,未复归国。乐先生则习练益精、终身不辍。在上海形成经由乐幻智、董世祚、乐匋和乐亶等传习的杨式和李传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一脉。

乐匋先生自五十年代起在北京工作,一生从事科研与管理工作,系中国广播电视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自幼因爱好音律,故公父赐号“钟吕”,黄钟大吕,契合正大庄严之意。乐匋曾跟随京剧名家余叔岩的琴师王瑞芝先生学习京胡多年,在拳学上则从师统承其父及其师弟董世祚先生两脉之嫡传(注:董自幼家传习武,练有金钟罩铁布衫之功,曾随董英杰练习太极拳,董英杰离沪后,即跟随师兄乐幻智习拳)。故而于拳艺之外又精于京胡,并赋道于拳琴之中。其拳禅合一,禅琴如一,由术艺而入道的修行,看似毫不搭界的拳与琴,科技与文化,其实都可视作是一种修行的门径,均可由术而艺,由艺而感悟其“道”。

乐匋先生著述颇多,却均未见于扬表,于拳道修习途径有完整的记录。其中署名“钟吕”的《人体之阴阳相济》一文可谓集大成者。承上启下所做《太极每式八势印合八卦演序表》,寓八卦爻象、五行、经脉、四季演化于拳术动作之中。所总结的太极拳“八势”,每势均明确拳式练法、练拳要点、拳形部位。此表的修成,以太极拳为载体,集中华文化核心体系的五行、八卦及中华医学的十四经脉于一炉,使太极拳术理论趋于完美,实乃对当代太极拳传播的一大贡献。乐匋修学一生,合儒道佛理于拳术琴艺之中,统虚无心法于实际理地,以一生之实修积累,示后世学子—明确修习门径,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乐传太极在拳法拳理及形态上均严格遵循了杨式太极和李氏太极(指当年李香远先生所传授武禹襄的武式太极拳)的拳脉传承,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融通佛、道、儒三家,以禅宗为核心心法、以太极拳为修身手段、以儒学为处世准则。

乐传太极拳不同于其他太极拳,不是单一从拳术套路,拳理去讲述,而实际上是做为一种儒释道文化的一个修行载体。而乐传太极行功有别于其他太极拳,其他太极拳套路动作繁冗,少则几十个动作,多则一百多个动作,而太极拳本身的每一个动作当中的阴阳虚实,蓄发的过程是贯穿在每一个动作之中的,是相通的,所以乐传太极行功将其简化,从太极拳里挑选六个最普通的动作,对于习练者来说不仅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动作,也可以学到太极拳精神的精华,出功夫快。乐传太极行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一种太极操,没有身法也没有蓄发,而是最基本的步法和动作。第二阶段是要把阴阳虚实分开来,在传统放松的基础上,乐匋先生提出了太极拳的“八势”就是擎,拢,黏,引,松,开,发,放,这八个字在每一个动作的周期当中都要体现出来,把太极拳单一动作的轨迹划分。第三阶段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强调的是“意气君来骨肉臣”。

而乐传太极行功的三阶段从表面上看是习得拳术的三个阶段过程,而其实内里更是体悟人生真谛的三个阶段,正像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所谓第一阶段,就是我们刚睁开眼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都是懵懂和未知,新鲜和好奇,我们所习得的都还是些“动作”,而这些“动作”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最终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迷失,从而对现实和世界产生了诸多怀疑;所谓第二阶段,我们的“动作”更加有力,更加复杂,能够处事于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有人迷失,有人被淹没,有人锋芒毕露,我们多了一份对这个世界的理性和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而第三阶段,则是当我们洞察了这世事之后不再执着其中,从而返璞归真,无论是经历了痛苦也好,得到了功名也好,最终都能放下,像个初生的孩童一样,发现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

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是难得的缘分,相信接触乐传太极拳的人都是幸运的人,在体悟拳术的同时更能去参悟人生的真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下去。

从今天开始

声明:本微信部分内容为“武谈”微信订阅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未知,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搜索建议:
热博

 【歌词】红色跑车(Remix) ...

歌曲名称:红色跑车歌手:太极红色跑车曲:因葵词:因葵编:太极红色的跑车像是带着神秘零星的街灯充满乐与悲银色的烟盒尽是爱是游戏拿起香烟你便会筋竭力疲红色的跑车是诱...(展开)

热博

 猪肉丸炖鸡蛋汤怎么做好吃

金黄肉丸子儿子放寒假,从十堰回来了,孩子爷爷奶奶听闻,欣喜至极,一大清早,特意到菜市场买了牛排,买了猪肉,并将猪肉剁成肉沫,准备做肉丸子。我半开玩笑的对儿子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