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在观看今晚的月全食前,先了解这份“天象套餐”

月全食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天文奇观

同时也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天象之一

11月8日晚

天宇将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

同时伴随月掩天王星的景观

本次月全食将于18时16分上演,持续时长为86分钟。专家介绍,此次月全食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凭借肉眼就能观赏。月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被地球阴影遮蔽。

这次月全食还“附赠”一个趣味天象——月掩天王星,通俗一点讲就是月球会“吞掉”天王星,过一段时间后再“吐出”。

“平时虽然月球也偶尔会遮掩天王星,但天王星亮度太低,最亮时也才只有5.6等,会湮没在月球的光辉中不容易分辨出来。但这次不一样,刚好赶上全食阶段,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亮度大幅减弱,天王星会更加明显,这样的景象恐怕很少有人见过。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这次月掩星,越往东、北条件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想要看到天王星的话,观测时一定要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仅凭肉眼是几乎无法看到的。”修立鹏说。

那么

月全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它与日全食有什么区别?

我们用手机又怎么能拍出月全食大片呢?

一起往下看看吧

▶▶▶1、月全食是怎么形成的?

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被地球阴影遮蔽的一种现象。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月全食最为好看。从地球上看去,整个月亮都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

专家介绍,每年可能发生的月全食最多只会有3次,最少则连1次都没有。2022年全球共发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第一次发生在5月16日,我国正值白天遗憾错过,而这一次我国的观测条件绝佳。

2021年5月26日北京月全食微记录

天文预报显示,这次月全食始于北京时间11月8日16时00分,此时月球开始稍微阴暗(半影食始);17时09分,月面开始有缺(初亏);18时16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食既);18时59分,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食甚);19时42分,月球开始重现光芒(生光);20时49分,月球走出地球本影(复圆);21时57分,月食现象结束(半影食终)。全部过程历时5小时57分,其中本影食(月球进入地球本影,被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历时3小时40分。

▶▶▶2、月全食与日全食的区别

当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亮、太阳、地球刚好在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分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日全食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具体来说,月食和日食有这样一些比较简单的区别。首先月食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因为这个时候的月亮是亮的,阴影覆盖才会被明显地观测到,而日食发生的时间是白天,因为这个时候才会有太阳,它的变化能够非常清晰地被捕捉。

虽然日食发生的频率还算挺高,但是日全食却是可遇不可求的,理论上讲,任何一个地球上的地方要想经历日全食,前后间隔可能有几百年之久,所以能够亲眼见证一次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不过相比之下捕捉月食就要简单一些,因为地球和月球的运转周期相对短一些,而且地球的阴影也更大,很大概率可以完全覆盖整个月球,这也是为什么月全食的持续时间更久的原因,业余爱好者们也因此会更多关注月食,毕竟有更大的概率可以拍摄和记录到。

▶▶▶(3)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手机拍出美美的“红月亮”

NO. 1

拍摄时间

①傍晚时分拍摄

可以用手机常规模式,变焦3-10倍,适当降低曝光,对焦清晰,就能拍出不错的月亮照片。

②天黑时拍摄

天黑后,如果我们采用自动模式拍摄,照片会被自动提亮,且带有过多的噪点。此时建议大家开启专业模式,降低ISO至最低,同时根据现场环境控制适当的快门时间,最最重要的是带上你的三脚架!

NO. 2

取景与构图

方法一:大小对比法

手机没有长枪短炮,月亮通常都拍得比较小,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找前景。

比如可以采用大小构图法,我们可以去寻找大面积的前景来填充画面,但前景的色彩要尽量简洁,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娇小的月亮。

方法二:增加前景

手机有长焦功能的朋友,可以结合前景的搭配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以及故事性,比较常见的前景有建筑、云朵、人物、动物、植物(如树枝)、山峰、河流等景物。

注意:采用50倍或120倍数码变焦的时候,先点击月亮进行对焦测光,然后减低曝光补偿来突出月亮的边缘轮廓。

今晚这份浪漫的“天象套餐”

你想和谁一起欣赏?

搜索建议:
热博

 全年7轮背诵计划

全年7轮背诵计划体育考研的考试难度:目前,最近几年体育考研线逐年上升,其中346体育综合,上岸人均240分左右!那么23考研人应该如何保证346的背诵质量呢?早...(展开)

热博

 出现了医疗纠纷怎么办?

(一)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七条 国家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保险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第三方赔付和医疗风险社会化分担的作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