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天安门广场大花篮亮灯了!

祝福

祖国

9月25日傍晚

天安门广场的“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亮灯

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国庆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厚

自1986年天安门首次摆放国庆立体花坛

三十七年来

一个个大花篮见证了时代变迁与国家的蓬勃发展

盛满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更成了无数国人心底那一份独特国庆记忆

今年,居于大花篮C位的花卉,是牡丹花

提到牡丹,两个地方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值得关注

河南洛阳,山东菏泽

01

洛阳 | 牡丹画绽放“幸福花”

河南洛阳孟津区平乐镇平乐社区,是全国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里通过一幅牡丹画富了一个村。

洛阳牡丹名冠天下,平乐牡丹画又从何而起?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院长郭泰森回忆,1983年洛阳市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科班出身的哥哥郭泰安去现场画画,结果发现在牡丹花会上画牡丹应景又好卖。获得启发的郭泰安开始手把手教村里十几位喜欢画画的村民,农闲时带着大家一起创作、卖画。

一批人尝到了画画的甜头,大家都争相学画牡丹。2008年,洛阳市组织“千人千米画牡丹”迎北京奥运活动,平乐村派出100多位农民画师参与。农民拿起画笔画国画,且有模有样,引起了不小轰动。此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请来专业画家在村里开展免费培训,平乐牡丹画产业越做越大。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平乐人的生活变了样。

“以前靠种地谋生,闲暇时外出打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便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年靠牡丹画收入十几万元。”潘小妙说,当地有一句顺口溜叫“一幅画一亩田”,意思是一幅画的收入与种一亩地的收入大体相当。

过去卖画靠的是摆摊吆喝,如今则搭上了电商快车。在平乐社区的一家网店内,主播“璐璐”正在直播间向顾客介绍平乐牡丹画:“这是最近流行的蓝色牡丹,上面这张画花瓣的流线非常漂亮,下面这张则比较含蓄,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一位顾客提出个性化要求,请画师现场创作,很快,一幅写意牡丹就跃然纸上。

目前,平乐社区活跃着140余家淘宝店,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不仅是电商,牡丹画还带动了装裱、物流、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

以绘画滋养乡风,以产业奔向富裕,平乐正描绘着姹紫嫣红、无限生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02

菏泽 | 一朵花活了一座城

牡丹是山东菏泽的特色,牡丹产业更是菏泽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2012年3月,菏泽市正式荣获“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

近年来,菏泽立足资源禀赋, 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走上了以药用牡丹、观 赏牡丹和油用牡丹为主的牡丹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蝶变”。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牡丹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牡丹鸡蛋、牡丹饲料等一系列畜牧产品也相继研发上市。“为了进一步挖掘牡丹潜力,我们充分利用牡丹籽荚、牡丹籽皮、牡丹饼粕等废料,将其变废为宝,作为鸡饲料喂养蛋鸡,产出的‘牡丹鸡蛋’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牡丹深加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牡丹产品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更是畅销海外。

“目前,我们的种苗、牡丹根及牡丹油等出口势头良好,主要出口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年产值1亿多元。”菏泽牡丹商会会长吴勇华说,出口荷兰、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以种苗为主,多用于盆栽观赏,地域影响较小,加之当地成熟的盆栽技术,出口潜力巨大。

此外,菏泽生产的牡丹产品包含牡丹籽油、牡丹茶、化妆品、日化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类产品等240多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一朵花到一个产业,可以说一朵牡丹花带“活”了一座城。 目前,菏泽市从事牡丹科技推广人员达5000余人,从事种植、加工、销售人员10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输出牡丹种苗约60亿株。2020年,菏泽牡丹产业实现产值95亿元,擦亮了“中国牡丹之都”城市品牌,真正让牡丹一朵花、扮靓一座城、造福一方人。

来源 | 人民日报、菏泽日报

编辑 | 杨志建

往期回顾

欢迎投稿: 739649351@qq.com

联系平台: 15876507123(赵飘飘)  

搜索建议:天安门广场大花篮亮灯了!  
热博

 【商經二十四篇】第十六篇

十六、主惠篇主惠,修持其德,下而以人惠物。以天觀觀世道:天順無來殃,是以人不獨倡。人世無來災,是以人不自謀。預見天殃,近憂人災,唯人私作。必見其天之陽,又見其人...(展开)

热博

 我相信友情作文300字

我相信友情作文300字也许这是毕业都不可避免的吧!同学录!也许不是真正的同学录,应该说是好朋友的话,才发现他们的文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写的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