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名家风采 | 蒋清兰:清莹秀澈琢玉能为器,兰芝常生点石可成金

【编者按】 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质朴的真情,赋予艺术作品崭新的、更贴近于生活和时代色彩的内涵,创作出更多可圈可点的艺术珍品。她自从艺以来,十年如一日地徜徉在石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间;她的影雕技艺创造,一刻未停;她的技法创新,永不止步;因为她深知,要想在艺术领域里有所造就,必须有长期的艺术实践和不懈追索。她就是惠安石雕(影雕)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蒋清兰。对于石雕,特别是影雕,是她的最爱,她会把自己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都融入作品里。

清莹秀澈琢玉能为器 兰芝常生点石可成金

——记惠安旭宏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清兰

一片匠心在“影雕”

惠安素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国雕刻之乡”的美誉。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惠安石雕的每一件雕刻产品,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祈盼,但相同的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较早地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在国内,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在石雕界广为流行;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有着辉煌的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厦门金砖会晤期间,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还曾吸引了普京的目光。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说的就是惠安影雕技艺。始于清代李周独创的针黑白,现如今已经成为一项名扬海外的技艺。据惠安石雕(影雕)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蒋清兰介绍:“影雕被誉为‘中华一绝’,是惠安石雕中最为出色的雕刻形式,是我们惠安工匠大师,特别是惠女工匠们在长期钻研探索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惠女精神、工匠精神、爱拼敢赢精神的生动写照。”多年来,蒋清兰不遗余力地传播惠安影雕文化,其作品在国内外知名展赛中屡获大奖。近日,笔者采访了蒋清兰,感受她在影雕技艺上演绎的指尖艺术,聆听了解她与影雕技艺的不解之缘。

蒋清兰,1978年出生,福建惠安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惠安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泉州市十佳工艺美术大师,惠安县旭宏雕刻艺术总监。长期从事石雕艺术设计创作,先后获得国家外观专利版权四十多件,在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展会(大赛)中屡获金奖银奖铜奖作品二十多件(套)。近年来多次被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邀请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央电视台、福建广播电视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宣传报道。

作为蒋家第三代传人,蒋清兰不仅从事影雕,而且从父辈那边接过了影雕传承的担子。蒋清兰被授予“惠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她的雕刻文化艺术馆也被授予“泉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雕刻世家”、“闽南文明生态保护区惠安展示点”、“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惠安县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惠安县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创客新工场”等荣誉称号。

蒋清兰告诉笔者,影雕技艺不仅意味着艺术,还意味着老技艺的传承,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投身这门艺术,把古老的影雕技艺传承下来。作为传承人,她也常常为影雕技艺面临断层局面而担忧。对此,她多方面努力,一心践行“传帮带”,躬身做好“传承人”。从艺20多年来,蒋清兰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屡获大奖,还不遗余力的传承和传播石雕文化、惠女文化,透过她和她的作品可以看到新时代惠安女独特的精神风貌。

此外,蒋清兰还和其丈夫张旭明共同创办“惠安旭宏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并投资兴建了“旭宏艺苑雕刻文化艺术馆”,展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设大师工作室、体验馆、实习基地、作品展览室等。展馆内还展示石雕、影雕等旅游商品,供旅客挑选购置。如今,在蒋清兰等多位大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到惠安的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许多精美的石雕工艺品。

借雕艺作品展信仰之美

发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惠安石雕,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千年间,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为惠安雕艺持续注入鲜活血液。时至今日,惠安雕艺大师们,不仅将南派雕刻技艺广泛应用于各种石材、硬木和软木之上,更以“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五大不同雕刻手法,占据国内无可比拟的地位,诞生了诸多撼世之作:人民大会堂前石柱、毛主席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陈嘉庚鳌园、莆田湄洲岛海峡和平女神天上圣母妈祖雕像、台湾嘉义先天玉虚宫九龙壁及九龙池、深圳锦绣中华文化民俗村、中华世纪坛、美国马丁·路德·金大型雕像、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大型雕像……数不胜数。

木有本,水有源。追溯惠安雕艺的源头,寻觅代代传承的文化“密码”,是为了更好地观照当今,镜鉴未来。惠安的石雕工艺,源自中原。东晋至隋唐,中原人口的迁入,带来石雕技艺,出现诸如林禄、王潮等墓葬的石雕品。两宋至明初,境内由于众多石桥的架设,巨塔、“浮屠之宫”的兴建,大型石佛的雕凿和石城垣的修建,惠安石雕人才辈出,石雕技艺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惠安艺匠先后参加国内许多大型建设和纪念性碑塔、陵园的石雕件加工与安装;并在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下,组织创办许多石雕企业,石雕工匠队伍迅速壮大,名匠辈出,新工艺迅速发展,石雕品类日益繁多。

蒋清兰就出生在福建惠安崇武的一个雕刻世家,祖父蒋仲法和父亲蒋荣华都曾参与陈嘉庚陵园的石雕工程。小的时候,不绝于耳的“叮叮”凿石声,是孩提时最美妙的音乐。当看到父辈把青石板雕琢成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作品时,蒋清兰就早早地结下了与石头的不解之缘。当看到父辈把普通的青石板雕琢成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时,蒋清兰就在心里埋下了“让石头绽放美丽”的种子。

父传子承、代代不息,绵延不绝却又万象更新,在惠安雕艺的表演舞台上,雕艺“名角”们皆有各自独特风格。被称为“石上绣花”的这门技艺,在她手里大放异彩,在光亮的黑胆石石板上,经过针点的疏密、粗细、深浅和虚实变化,雕刻出一幅逼真的图案,这样的技艺,非巧手不能驾驭。蒋清兰一把细钢锥谱写自己的雕刻人生,向人们诉说心中无法割舍下的“惠女”情怀,而这门手艺历久弥新,依然散发出迷人的艺术色彩,和她把自己对生命、艺术的热爱融入作品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蒋清兰从事雕艺20余年,取得不俗的成就。例如:2012年作品《童子运财》参加中国“莆田”优秀作品评银奖,作品《佛首》荣获第六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释尊说法》获泉州市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天工奖”银奖,作品《秋韵》被泉州市艺术馆珍藏,论文 《浅析居住小区雕塑艺术文化的论述》发表于《海峡工艺美术》;

2013年作品《东西塔》、《老君岩》被福建省艺术馆珍藏,作品《释尊说法》荣获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作品《群仙祝寿》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银奖,作品《三面观音》:荣获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博杯”金奖;2014年作品《梅兰竹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银奖,作品《媲美》荣获“民间大美“福建省民间艺术新秀佳作展银奖,作品《雅》:荣获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15年作品《链的错位》:获泉州市工艺美术石玉雕类现场创作考评作品第一名。

2016年作品入选台湾台中市百年百艺30展风华雕塑展,作品《悟》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作品入选韩国坡州市“2016年韩中现代美术交流展”,作品入选(马六甲)世界闽南文化节--泉州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作品惠安石雕《惠女风采》参加西班牙马德里“福建文化展示月--福建传统工艺精品展”中展出,并为中心荣誉收藏,作品《惠女之窗》荣获泉州“海丝”文化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同年蒋清兰还出版了《清兰雕艺》作品集。

“我热爱影雕,并且把本人对生命、对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作品里。”蒋清兰说,她将持续创新研发,依托“旅游+”平台,与高校联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创作出更丰富多彩的影雕作品。

蒋清兰告诉笔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影雕的雕刻手法与模式出现很多花样。她说,在互联网时代,惠安影雕应该创新作品表现手法,结合现代艺术元素,把惠安石雕文化、惠安女风情等特色元素融入作品中,让惠安影雕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惠安的影雕技艺和影雕文化,让影雕技艺和影雕文化“活”起来,蒋清兰推动“石雕+旅游”的贯通,研发出茶道、山水、花草、动物等各个系列的石雕旅游商品,让更多人从小小的伴手礼中了解石雕、影雕。也正因为这份深深的挚爱,蒋清兰也不时因为影雕技艺的传承而感到深深担忧。作为一名惠安石雕的传承人,蒋清兰热心支持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出“清兰影雕”美育课堂,开设“惠安影雕”体验班,走进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以及旅游团队,通过“惠安影雕”美学教育,传播惠安文化,促进惠安石雕-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魅力呼唤当代表达

走进蒋清兰的工作室,形式各样的影雕作品映入眼帘,一改传统影雕石板方方正正,平面的刻板印象。作品《悟》以创意性的构思,将惠安女浓缩在手机屏幕之上,韵味隽永。将传统石雕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手法巧妙结合,令人惊叹不已。

代表作《惠女之窗》以书和窗作为设计元素,汉白玉和中国黑为材料,运用传统影雕、镂空雕、镶嵌等多种雕刻手法。该作品创作于 2015 年 12 月,荣获 2016年泉州“海丝”文化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金奖。透过这扇惠女之窗让人们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惠女生活状态,勤劳、质朴、热爱生活。

工作室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蒋清兰2017年的新作《东方女神世界共仰》。作品外观好似一艘扬帆起航的船。而船身则是由一个信封组合而成的,正面刻着彩色泉州天后宫惠女朝圣的景象,背面则刻有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诗句。

“这幅作品创作背景是当时正值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创作灵感来源于《乡愁》这首广为人知的诗中。采用沉雕、线雕、彩色影雕、镂空雕、卯榫结构等雕刻手法,弘扬石雕文化、惠女文化、海丝文化和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她介绍道。

蒋清兰的作品大量以惠女为题材呈现。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安人,蒋清兰基于对家乡和“惠女”的情结,不断创新作品表现手法,结合现代艺术元素,把惠安当地文化、惠安女风情等特色元素融入作品中。蒋清兰说,“作为惠安女感到很骄傲,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惠女文化,传递正能量。”在一些重要场合里,她更是身着惠女服饰,现场展现影雕技艺,从而提升影雕的影响力。女服饰,现场展现影雕技艺,从而提升影雕的影响力。

躬身做好“传承人”。谈到惠安石雕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石雕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蒋清兰认为这要归因于当地石雕手艺人对惠安石雕传统的坚守,让这里的石雕有了自足之地。有了传统手艺传承的根基,惠安石雕能够长盛不衰也得益于惠安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与世界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技艺交流,让新鲜血液不断补充进来,惠安石雕也得以“与时俱进”。

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影雕技艺的兴趣,让影雕技艺后继有人,蒋清兰还尝试着让刚满七岁的小女儿接触影雕,学习影雕工艺。蒋清兰说:“平常我的助手在做的时候,她也整天跑到旁边看。这个‘叮叮当当’的凿子声对她来说是一种美妙的音乐。别人在做的时候,她还会叫别人起来让她做一下。现在,看女儿做的手势,已经很老道了。”

蒋清兰在一些重要场合里,都会刻意穿着惠女服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惠安的影雕文化,弘扬“惠女”精神,从而提升影雕的影响力。她说:“影雕这门艺术可以做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只不过是接受了一小部分。我觉得我们未来应该做一些让年轻人喜欢的作品,让年轻人更容易接近,更愿意去学习这门艺术。”因此,她也一直在努力,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中。

古往今来,惠安雕艺巨匠人才辈出,仅是资料记载与民间口传的便数不胜数。宋有张仲哥,清有蒋学心、王弼、蒋山斗、蒋国衡、蒋镗、蒋双家、蒋金辉、蒋仁文、王神赐等,近现代则有蒋文金、蒋丙丁、蒋友才、蒋瑞生,蒋瓦水、蒋帝佑、蒋佛源、蒋仲法、王清金、王清标、张来富等,而今天,惠安雕艺“江湖”更是百家争鸣。

以石为纸,以锤作画。嘈嘈切切、铿然作响间,仿佛是生命的绽放。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惠安石匠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岁月呈现。他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丝不苟、一以贯之,铸造了今日惠安雕艺产业的不凡品质与口碑,展现惠安雕刻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承。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惠安雕艺正是如此,它来源于代代惠安石匠谋生打拼的生活,也服务于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确实,在这片惠安文化的沃土里,从来不乏对传统的致敬和坚守,因为—不忘初心,方得长远。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反复磨砺的工匠精神渐被遗忘。而蒋清兰以石板为画布,以钢錾为画笔,守护着她一生所钟爱的影雕技艺,享受着影雕创作所带来的欢乐。

来源 | 闽商文化馆 作者:文荣 文赞 刘賁

搜索建议:
热博

 成大器者,究竟要经过几次修炼?

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自我进化。越是智慧的人,越能返璞归真。中国人夸人聪明,往往会说这个人“七窍玲珑”,讽刺一个人愚笨、不堪教化时,则会说“一窍不通”。窍—在中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