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为什么有的人瞧不起你,却仍然选择与你来往?这样想就通透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而人际交往,往往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当然,人际交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甚至有人为此制作了“交际守则”。

送给大家一句话: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无法想通的关卡,读书醒脑。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在于一个人聪明或是愚笨,而是在于是否能够get到其中的关窍。有的时候我们想破脑袋也不得而知,有的时候灵光乍现,一下子就通透了。

李尚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自己不够强大,那么,那些社交其实没有什么用,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只有“等值”的人,才能成为长久的朋友。否则,时间久了,你就会在不经意间看到对方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嫌弃。

有人说,你嫌弃我、看不起我,我们就不做朋友好了。可是,为什么你不主动去离开呢?是不是还顾念着我们曾经的情分?

我只能说,你有些过于善良了。正常的人际交往,都是从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的。所以对方对你的“不舍”,往往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

把你当成“背景板”

也许你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举个例子来讲。

两个女孩子,一个姿色秀美,回头率高,另一个综合来看,相对于平均值还弱一些。这两个人成为朋友,很多人都觉得诧异。

而通常,那个颇有姿色的女生是把另一个当成了参照物,来衬托自己。

而在人际关系上来讲,如果两个人之间相差悬殊,是很难成为朋友的。

但如果两个人起点一致,另一个弯道超车了,拉开了差距,就会形成了这种局面。造成了一种“衬托”的相处模式。

有趣的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认为在硬件上优质的一方处于鄙视链的顶端,才会瞧不起别人。

可实际上,不论何种情况都不妨碍底端的朋友,同样会有瞧不起顶端人的心思。只是,概率小一些罢了。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分不清猜不透。但我们可以相信一句话: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叵测。

不值得为你“费精力”

让人际关系分裂,也是需要打声招呼的。方式分两种 一是用语言,另一种用无声的“语言”。

但无论是字斟句酌的,让一个人知道自己应该知趣的远离;还是用无声的行动,让一个人感知对方的冷淡而自行远离,都是需要耗费精力的。

当对方太忙了,觉得没有必要为你花费这份精力,那么,这段关系就这样不好不坏的将就了下来。

而保留这段关系的前提是,对方觉得你对他完全没有威胁,并且在情感上可以享受你的羡慕,满足着他的虚荣心、碾压欲。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你不愿意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有意义和不值得的人身上,别人也是。每个人都想可以轻松地去活着,不做那些迫不得已的消耗。

虽然很扎心,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去面对。当我们可以换一个模式,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很多事情就很容易想通了。

你有没被榨干的“剩余价值”

有一句话这样讲:“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落在实际相处上,我们就会察觉,君子难遇,小人甚多。

大多数人的交友准则,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导的。当然,这是人性的自然现象,毕竟这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圣人。

在你怀疑为什么瞧不起你的人,还能够和你一直建立这交际关系时,就从自己身上看看、找找,有什么可以被对方“利用”的价值。

这并不是什么悲哀,而是从侧面说明,你这个人还是有用处的。但你要明白自己的用处是什么,会不会因“被利用”给自身造成伤害或损失。

再决定,是否要被别人加以利用,从而来维系住这段人际关系。

《甄嬛传》中一直不太理解浣碧的行为,但她所说的这句话,却让人不禁认同:“这宫中,可以被人利用是好事。只有拥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

太阳和人心都不可直视。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太多太多的人。与人交往前,别嫌费力气费时间,一定要仔细鉴别,才能为自己消除后患。

活得简单一点,也许才可以打破那些困扰你的迫不得已。但在理清自己的同时,也要记得,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同《云中歌》里的一段话:“我以前觉得只要我对人好,人也一定会对我好,我以诚待人,人自然也以诚待我,可后来知道不是的,这世上的人心很复杂。”

其实,再复杂的人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保护好自己,首先要学会的是看轻和看清。

人生本来就没有亏欠,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那些刻薄冷漠本就是理所应当。所以,我们才变得更懂得珍惜愿意给你温暖和真诚的人。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搜索建议:
热博

 求这个动漫的名字?

这个动漫是《夏目友人帐》目前已经出到第六季了。故事主要讲的是:夏目贵志从外祖母夏目玲子的遗物中得到了那些契约书所做成的“友人帐”,他决定将友人帐中妖怪们的名字一...(展开)

热博

 预告!6月21日这场直播,将带你...

为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南方美术研究院承办,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博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