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2022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22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和杰弗瑞·威廉姆森研究指出,在人口转变初期,由于死亡率下降而生育率保持不变,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这快速增长使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下降,抚养负担加重,因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在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即生育率开始下降时期,人口增长减缓,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即人口红利阶段;当生育率下降到与死亡率相当,人口趋于稳定静止,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都趋于常量,这时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中性。这一论述使我们明白,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影响。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建立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经济理论。此理论及实证研究指出,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的投入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明显效用,人口结构合理、人力资本投入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西方历史人口变迁和当今东亚人口转变都证明了这理论。中国也是如此。从纵向历史数据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以后,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开始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相呼应。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得到极大发挥,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如今,不少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都乐观预测,中国经济高增长率可以保持10到20年,能够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只考虑人口因素,预测没有错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一个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时期,即人口红利期。但结合地域因素考虑,预测未必乐观。从横向地域上看,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口角度看,沿海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处于优势地位,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北京、上海等地人口抚养比最低,人均GDP最高且发展最快;贵州、西藏等地人口抚养比最高,人均GDP最低且发展缓慢。同样,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济济,教育水平和健康素质最高,中西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庞大的人口数量与地域差异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压力。只有保持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不断提高中西部人口素质,我国社会经济才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把目光只停留在人均指标的时候,我们就会推演出,人口越少越有利于人均指标提高从而越有利于发展的荒谬结论。而我们“一孩”政策背后恰恰有着这样的逻辑。如果继续实施只顾及人口数量的严格生育政策,虽然会少生不少人口,但会使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那么这不仅使“人口红利”迅速丧失,使中国经济失去可持续增长的活力,也会使中国丧失国际竞争力。

(节选自李建新《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佛大学教授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增长与三阶段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存在联系。

B.人力资本经济理论指出,人口结构合理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C.在实施计划生育以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曾经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

D.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很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引述哈佛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

B.文章用改革开放中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经济的事实,证明人力资本经济理论的正确。

C.文章对学者乐观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辩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压力巨大的结论。

D.文章人力资本经济理论论述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的论述是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快速增长,这时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处于人口红利阶段。

B.只要加大对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积极投入,社会经济就一定会快速良性发展。

C.保持合理人口年龄结构,不断提高中西部人口素质,中国经济才可持续发展。

D.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减少,中国经济可能会失去持续增长的活力。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11时22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开启。中国未来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将由1个核心舱加2个实验舱组成,形成“T”字形结构,可以靠泊1艘货运飞船和2艘载人飞船,质量可达到100吨左右。

空间站最关键的组件是核心舱,它被命名为“天和”。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为22.5吨,是我国研制的最大航天器,也是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射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超过了国际空间站上任意一个密闭舱段。核心舱可分为资源舱、生活控制舱和节点舱。资源舱为空间站提供电力、燃料等。生活控制舱又分大柱段、小柱段,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节点舱是空间站的对接枢纽,用来连接各个舱段及飞船。

从位置上讲,核心舱位于空间站“T”形架构的主干上,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都将与它连接。如果将来空间站要扩建,会将两个核心舱相连,形成一条主轴,这种桁架式的结构也是未来空间站的发展趋势。从功能上讲,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大脑。它集成了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消防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厨房、卫生间、睡眠区等。用三个简洁的关键词概括,“天和”号核心舱的功能就是:管理、控制、生活。

(摘编自凤凰网《天和号核心舱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正式开建》)

材料二: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2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3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三个月,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

(摘编自李凯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

(摘编自唐巍《天宫遨游记:神舟十二号巳顺利返回地球》)

材料四: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顺利对接运行,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成了重要一环。此后还须11次火箭发射,才能确保2022年底“天宫”空间站按计划进入使用阶段。届时,近地轨道将有两个空间站运行,一个是国际空间站,一个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相较于国际空间站,“天宫”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设备技术进步让“天宫”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其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天宫”太阳能组件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砷化镓电池,具备良好高能量密度以及特殊环境耐受性能,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30%,而国际空间站4部太阳能电池翼转化率不及15%,在进行电力传输时还需要专门的散热板进行控温,“天宫”却不需要。“天宫”将来的巡天光学望远镜是一个独立舱段,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在轨维修时与空间站对接即可。“天宫”空间站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失,而国际空间站却使用货运飞船来帮助调整。

(摘编自网易《简单对比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

4.下列对材料一“天和”核心舱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天宫”空间站将由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组成,形成“T”字形结构。

B.“天和”是我国研制的最大航天器,也是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射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超过国际空间站上任意一个密闭舱段。

C.“天和”核心舱可分为资源舱、生活控制舱和节点舱,资源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节点舱功能是连接各个舱段及飞船。

D.“天和”核心舱是整个空间站的大脑,它集成了各种系统与厨房、卫生间等,其功能可用管理、控制、生活三个关键词来进行概括。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空间站采用桁架式结构,符合未来空间站发展趋势,其核心舱设计既考虑到将来舱船的连接,又考虑到将来空间站的扩建。

B.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的交会对接,这说明我国空间站建设技术领先世界。

C.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是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他们在轨驻留三个月,乘舱返回时被东风着陆场准确搜救。

D.安全返回与成功发射意义同样重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3名乘员的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取得成功。

6.与国际空间站相比,“天宫”空间站有哪些后发优势?请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岭上无战事王筠

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冲毁了道路,冲坏了阵地上的工事。远山近岗飞瀑流挂,一派云遮雾罩。山下的敌人没动静,除侦察机偶尔从云缝匆匆一过,炮不鸣,枪不响,“黑老鹄”和“油挑子”也没来捣蛋。稍一放晴,下边的给养送上来了。因大雨阻隔,阵地上快要断粮。山上修了储水池,还弄了不少汽油桶,几场大雨后,蓄水设备装得满满当当。

李八里没想到王翠兰跟着上来。“你咋么来了?也不打个招呼!”这是李八里见到王翠兰的第一句话。王翠兰却笑了:“给你说你能让俺来?”黑云岭经常遭敌人炮击轰炸,流血死亡是家常便饭。山下的营地虽说有“油挑子”光顾,但与黑云岭比,安全系数大得多。上来了不能马上把她撵回去,李八里不高兴也高兴,自从告别山下营地,告别马先生、喇叭小刘他们,又是好几天了。王翠兰说:“俺前些日子做梦,又梦到你挂彩。你说我咋么光做这样的梦呢?”李八里说:“啥么好梦不做,就做瞎梦,瞎做梦!”“唉,”王翠兰轻轻叹了一口气,“整天为你提心吊胆的……你说这个仗,啥么时候能打完呢?”“打完?早着呢!”李八里说,“不把美国鬼子全部赶到大海里去,战斗结束不了。”王翠兰说:“你说这些美国佬,好好的不搁美国家里待着,偏偏大老远跑朝鲜来,不来朝鲜,俺们也不会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李八里嗔道:“都搁家里抱小鸡怪好,天下太平,还用打仗?还要部队干啥么?”王翠兰拿胳膊拐儿捣他一下,笑着说道:“说着玩的,你又认真……只要你没事情,俺咋么都好说。”“我能有啥么事情?啥么事都没有!”

照明的油是柴油,烟气大油烟味重。昏黄的灯光飘忽不定,山洞里忽明忽暗。远处的火把将近处的景物照亮一片,不大的洞口接纳着微弱的天光。战士们知道营长的老婆上来了,都离得远远的,尽量留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坐了一会儿,王翠兰扒着李八里的衣服领子朝里边看。李八里侧着头说:“看啥么呢?又没生蛆。”王翠兰说:“蛆没有,虱子还能没有?”确实有虱子,大虱子小虮子都有,衣缝间,毛发里,随便一翻就一串串的。天气好没有敌情的时候,战士们就坐在太阳底下脱光衣服,把缝隙翻出来,大拇指对着大拇指,挤得虱子啪啪响。大家还开玩笑说是“革命虫”。王翠兰说消灭虱子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将脏衣服放在开水里煮。李八里说:“哪有条件煮虱子?缺锅少灶的,就一个锅还得做饭烧水……”王翠兰很严肃地说:“你不要不当回事,灭虱子是治疗队工作,你当营长的不支持?”李八里说:“不是不支持,没有条件!你看看,要啥没啥,咋么烧开水?”王翠兰说:“你这不是有汽油桶吗?刚才我见那边摆着十几个。”李八里说:“就那点水,还得留着打仗用……煮虱子,亏你想得出来!”“你这个人……我让你窝囊!”王翠兰动手来解李八里的衣服扣子。李八里躲避着说:“唉,唉,动手动脚的,叫战士笑话。”

这时孟正平走了过来。王翠兰对他说:“教导员你来了正好,李营长不配合治疗队工作,你看咋么弄吧。”孟正平询问王翠兰一个问题:为什么送给养还带来一袋松针?王翠兰说:“治疗夜盲眼啊!用松树叶子烧水喝,能缓解症状。咋么?你这里没有夜盲眼?”“有,不少呢。”孟正平说,“支持,肯定支持!为了部队战斗力嘛,哪个不支持?”孟正平也不管李八里同意不同意,就安排战士们照着王医生吩咐去落实。几只汽油桶架上了松枝树干,炉火熊熊,热气蒸腾,一件件土黄色的军服在铁皮大桶内翻卷。炊事班的锅也烧上了松针水,绿色的汁液散发着特别的味道。王翠兰捏着李八里鼻子给灌下一碗绿汤水。李八里尝过美国咖啡,觉得这个松针绿汤水比美国人的咖啡还难喝。

天气不阴不晴,云层很低,不是敌机活动的时候。五六只大铁桶架在洞口附近燃烧,蒸腾的热气让潮湿的山洞变得温暖。王翠兰说:“不打仗多好,喇叭刘吹他的喇叭,马先生教他的书……打仗,啥么都给打毁了啊!”李八里说:“光想过太平日子!美国鬼子眼瞅着打到家门口了,不跟他干上这一仗咋么能行?把他揍得满地找牙,以后再见你就客气了。太平,得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啊……不过打仗也有打仗的好处,要是不来朝鲜我能碰到你啊?”王翠兰轻轻捣了李八里一胳膊拐,两个人偷偷地笑了。这欢笑驱散了他俩思念逝去战友的不快。故人已去,活着的还要战斗。王翠兰说:“这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总不能搁朝鲜打上一辈子的仗吧?”李八里说:“当然不会。打不动了和平就会到来。”

王翠兰一直觉得喇叭刘没有死。他咋么能死呢?在老家皖北灵璧,但凡碰上吹吹打打的喇叭班子,就会有喇叭小刘活灵活现的模样,李八里也是如此。八个月以后,王翠兰在朝鲜元山五老里生下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龙凤呈祥。五老里是她跟李八里结婚的地方,她还记得洞房花烛夜敌机“油挑子”来捣乱。王翠兰给两孩子起名:李援朝、李抗美。

(选自2020年9月9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黑云岭阵地大雨后飞瀑流挂、云遮雾罩的景象,既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真实的背景,又为后文夫妻战地重逢渲染了气氛。

B.王翠兰是营长李八里的新婚妻子,她关心丈夫安危,痛恨美国入侵,盼望着抗美援朝战争早日结束,是一个向往和平生活的女战士。

C.孟正平询问王翠兰后,吩咐战士烧开水去虱,安排炊事班煮松针水,这热火朝天的煮沸场景描写,给小说增添了一抹温馨生活气息。

D.小说没有描写敌我双方生死博杀的残酷画面,而是聚焦战争间隙的生活场景,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想表达其内心的反战厌战情绪。

8.请简要分析小说末尾一段的作用。

9.这篇小说在构思上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B.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C.迁尚书右亲/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D.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科,科考名,唐宋进士分甲乙两科,明清进士称“甲科”,举人称“乙科”。

B.乘舆,指皇帝和诸侯乘坐的车子,也泛指皇帝所用器物,故常被用来指代皇帝。

C.服除,又称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古代官员遇父母丧,须离职守丧三年。

D.社稷,是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合称,因君主祭祀社稷,故常用社稷代指君主宗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休擅长辞令,娴于政事。玄宗执政时,韩休和赵冬曦一同考取进士乙科,高中后他一度任职朝廷,后掌管诏令之事。

B.韩休执政为民,造福一方。他在任虢州刺史时,请求把接待皇帝的赋税分摊给其他州,遇阻后仍坚持己见,终获批准。

C.韩休耿直方正,公正无私。李美玉因罪将被流放岭南,他认为李美玉所犯并非大罪,主张先惩罚恃恩而贪腐的程伯献。

D.韩休关心朝政,敢于直谏。韩休常常切直地指责唐玄宗政事过失,玄宗游乐射猎稍有过度,韩休就会为此事及时上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2)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①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②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注〕①1165年秋陆游离开京口(今镇江)丹阳前往南昌任职,友人为之饯行。②唐王维《渭城曲》,世称“阳关曲”。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暮春里长亭外阴阴绿树环绕遮蔽,词人常在这样景致中心怀悲愁送别友人。

B.今日为友人饯行又愁绪满怀,更兼阳关曲惹动离绪,词人借酒浇愁愁更愁。

C.“何况”引出秋色、行人感喟,悲秋情绪的叠加使离愁别绪表达更进一层。

D.主客今日离恨之多,恰如一江秋水平分,这是比喻兼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15.请简要赏析“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两句。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满天飞雪的西北边塞风物比作绚丽多姿的江南春景,唤起蓬勃春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现了秋天客居他乡的悲伤心情。

(3)苏轼《赤壁赋》先正面描写洞箫声音呜咽、不绝如缕,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音悲凉。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冬奥会绿色、节俭、环保的追求,激发出众多创意,彰显着中国智慧。首钢滑雪大跳台一经建成就______,博得中外媒体和国际官员的高度评价。这个酷炫十足的大跳台,由首钢老工业园区改造而成,体现了冬奥元素与老工业元素的______。“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延庆赛区的核心设计理念。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如巨龙飞腾于山脊之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由小海陀山顶向山谷蜿蜒而下,延庆冬奥村铺展在山谷东侧的台地之上。崇山峻岭之间,建筑分散布局,与山景______。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最亮底色。

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如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全部制冰的余热可以实现回收,并应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这15块冰面均可赛后再利用,可作为低碳环保的群众性健身场地。同时,“全民冬奥”让低碳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______,增加了低碳生活方式常态化的可能性。中国紧紧抓住了“绿色冬奥”这一历史契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一起向未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引人注目水乳交融相映成趣深入人心

B.举世瞩目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刻骨铭心

C.引人注目珠联璧合相反相成深入人心

D.举世瞩目水乳交融相反相成刻骨铭心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给后世留下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是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

B.给后世留下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是绿色低碳实践的北京冬奥会

C.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给后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的奥运遗产

D.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让丰富宝贵的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给后世留下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制冰的全部余热可以实现回收

B.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全部制冰的余热可实现回收

C.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

D.北京赛区场馆制作15块冰面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来完成,全部制冰的余热均可以实现回收

八、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发现,①。有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因为它能够抑制血红素氧合酶的mRNA表达和酶活性。此前学界发现,吃过多红肉会促进肠癌,这是因为血红素能催化脂质氧化,过多时还能促进细胞过度增殖,产生细胞毒性;②,那么大量叶绿素就会替代血红素,保护人体不被过多的血红素危害。这是因为叶绿素是含镁离子的卟啉结构,血红素是含铁离子的卟啉结构,两者因结构相似而有一种竞争关系。

有动物研究发现,用菠菜叶绿素提取物给高脂膳食造成肥胖的小鼠灌胃,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就发现,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此后又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区的人体研究中发现,应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预,可以降低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我国肝癌高发地区的研究也证实,③,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摄入叶绿素。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话的意思是,仁人志士做事,一定是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除公害,并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谋什么利,除什么害?应该如何践行兴利除害原则?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价值观等不同,不同青年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上述材料中的问题能激发你哪些思考?请结合自身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C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有一定影响”错误。由原文“人口结构合理、人力资本投入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可知,人口结构合理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有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定影响。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并列关系”错误,二者是层进关系。

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死亡率开始下降,人口快速增长”错误,由原文“在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即生育率开始下降时期,人口增长减缓,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即人口红利阶段”可知,人口红利阶段是指生育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减缓阶段。

B.“只要……就”错误,由原文“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的投入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明显效用”可知,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的投入确实对社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有明显的效用,但并不是说只要加大对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积极投入,社会经济就一定会快速良性发展。说法绝对化。

D.“可能”错误,由原文“如果继续实施只顾及人口数量的严格生育政策,虽然会少生不少人口,但会使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那么这不仅使"人口红利’迅速丧失,使中国经济失去可持续增长的活力,也会使中国丧失国际竞争力”可知,这样做中国经济会失去持续增长的活力,而不是可能。

故选C。

4.C

5.A

6.①空间利用率更高,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

②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砷化镓电池,光电转化率高,无需散热板;

③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维修方便;

④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失,效率更高。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资源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错误。由原文“生活控制舱又分大柱段、小柱段,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可知,“生活控制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领先世界”错误。由原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顺利对接运行,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成了重要一环”可知,文中并没有说我国空间站建设技术领先世界,属于无中生有。

C.“乘舱返回时被东风着陆场准确搜救”错误。由原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可知,他们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D.“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3名乘员的安全着陆”错误,由原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可知,应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而不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故选A。

6.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由原文“相较于国际空间站,"天宫’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设备技术进步让"天宫’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其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可知,“天宫”空间站空间利用率更高,核心舱内部结构更简洁。

由原文“"天宫’太阳能组件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砷化镓电池,具备良好高能量密度以及特殊环境耐受性能,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30%,而国际空间站4部太阳能电池翼转化率不及15%,在进行电力传输时还需要专门的散热板进行控温,"天宫’却不需要”可知,“天宫”空间站使用更先进的三结砷化镓电池,光电转化率高,无需散热板。

由原文“"天宫’将来的巡天光学望远镜是一个独立舱段,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在轨维修时与空间站对接即可”可知,巡天光学舱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维修方便。

由原文“"天宫’空间站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失,而国际空间站却使用货运飞船来帮助调整”可知,“天宫”空间站使用霍尔推进器,调整大气阻力带来的轨道高度损失,效率更高。

7.D

8.①表现王翠兰对同乡战友的怀念;②表现王翠兰对美帝国主义的痛恨;③补充交待相关人物关系;④凸显并深化小说的主题:和平幸福是用战斗和牺牲换来的。

9.①小题材表现大战争,用夫妻重逢小题材来表现抗美援朝大战争;②小人物表现大群体、用李八里、王翠兰等小人物来表现志愿军大群体的精神风貌;③小情节表现大主题,用夫妻谈论战争小情节来表现和平需要战争保护的大主题;④小环境表现大背景,用黑云岭小阵地来表现志愿军作战大背景;⑤小细节表现大现实,用黑云岭战士住山洞、衣服生虱、夜盲眼、缺水等小细节表现志愿军战斗生活艰苦。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表达其内心的反战厌战情绪”错误,描写生活场景目的是表现官兵们乐观主义的革命情怀。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创作意图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王翠兰一直觉得喇叭刘没有死。他咋么能死呢?在老家皖北灵璧,但凡碰上吹吹打打的喇叭班子,就会有喇叭小刘活灵活现的模样,李八里也是如此”可知,结尾段记叙了王翠兰对喇叭刘的怀念之情,表现王翠兰对同乡战友的怀念。

由“她还记得洞房花烛夜敌机"油挑子’来捣乱”可知,王翠兰结婚时还有美国敌机前来空袭,而王翠兰忘不了这一幕,表现王翠兰对美帝国主义的痛恨。

由“在老家皖北灵璧,但凡碰上吹吹打打的喇叭班子,就会有喇叭小刘活灵活现的模样,李八里也是如此”可知,结尾段交代了王翠兰与李八里的关系,因此结尾段补充交待相关人物关系。

由“王翠兰给两孩子起名:李援朝、李抗美”可知,王翠兰给孩子起这样的名字,意在纪念这场战争,也告诉读者今天的幸福是用战斗和牺牲换来的,结尾段凸显并深化小说的主题。

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首先分析“以小见大”中的“小”指的是:文本的小题材,人物身份的普通,描写的细致入微等,然后分析这些“小”的地方表现了什么大主题。

由文本可知,文章记叙了王翠兰不顾丈夫当初的嘱托,偷偷上黑云岭看望丈夫的故事,因此小说通过记叙夫妻重逢这样的小题材来写抗美援朝大战争,这是小说以小见大的表现。

由文本可知,小说描写记叙了李八里、王翠兰、喇叭刘等小人物的言行、命运,从而表现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如“天气好没有敌情的时候,战士们就坐在太阳底下脱光衣服,把缝隙翻出来,大拇指对着大拇指,挤得虱子啪啪响。大家还开玩笑说是"革命虫’”“王翠兰轻轻捣了李八里一胳膊拐,两个人偷偷地笑了。这欢笑驱散了他俩思念逝去战友的不快”。

由“整天为你提心吊胆的……你说这个仗,啥么时候能打完呢?”“打完?早着呢!”“都搁家里抱小鸡怪好,天下太平,还用打仗?还要部队干啥么?”“光想过太平日子!美国鬼子眼瞅着打到家门口了,不跟他干上这一仗咋么能行?把他揍得满地找牙……”等可知,文章通过记叙夫妻谈论战争小情节来表现和平需要战争保护的大主题。

由“黑云岭经常遭敌人炮击轰炸,流血死亡是家常便饭”“照明的油是柴油,烟气大油烟味重。昏黄的灯光飘忽不定,山洞里忽明忽暗。远处的火把将近处的景物照亮一片”等可知,小说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黑云岭这样一个小阵地发生的故事,来表现志愿军作战大背景,这是小环境表现大背景。

由“确实有虱子,大虱子小虮子都有,衣缝间,毛发里,随便一翻就一串串的。天气好没有敌情的时候,战士们就坐在太阳底下脱光衣服,把缝隙翻出来,大拇指对着大拇指,挤得虱子啪啪响”“治疗夜盲眼啊!用松树叶子烧水喝,能缓解症状。咋么?你这里没有夜盲眼?”“因大雨阻隔,阵地上快要断粮。山上修了储水池,还弄了不少汽油桶,几场大雨后,蓄水设备装得满满当当”可知,小说详细描写了黑云岭上战士们捉虱子、治疗夜盲症的细节,表现志愿军战斗生活艰苦。这是小细节现大现实。

10.D

11.D

12.A

13.(1)刺史知道了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难道能这样处理政事吗?即使因此而获罪,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2)萧嵩为人宽厚,常称赞他人,韩休则严正刚直,时政的过失,一说起来没有不说透的。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后来他升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上命令萧嵩推举能替代的人,萧嵩称赞韩休的志向德行,于是韩休被授于黄门侍郎,司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敕”为命令,后面应该接双宾语,所以“嵩”后面不应该断开,应该在“者”后面断开,排除B、C。

“称”的宾语为“志行”,所以应在“行”后面断开,排除A。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故常用社稷代指君主宗庙”错误。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玄宗执政时”错误。由原文“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可知,应是玄宗做太子的时候。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敝”,困苦;“为政”,处理政事;“甘心”,心甘情愿。

(2)“多可”,称赞他人;“峭鲠”,严正刚直;“得失”,过失。

参考译文:

韩休是京兆长安人。韩休擅长文章辞令,被推举为贤良。玄宗在东宫做太子时,让韩休逐条回答国家政治事务应对策略,他与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了乙科进士,被提拔为左补阙,兼任判主爵员外郎。后来他又升任礼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后来他离京担任虢州刺史。虢州对东、西二京来说是邻近州,皇上常常驾临,百姓需要经常交纳草料税,韩休请求将此项税赋分摊给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而将它分摊给其他州郡,这是守臣为自己管辖的地方谋取私利。”韩休却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属下告诉他这样恐怕违逆了宰相的意愿,韩休说:“刺史知道了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拯救,难道能这样处理政事吗?即使因此而获罪,我也是心甘情愿。”朝廷终究接受了韩休的请求。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服丧期满,担任工部侍郎,掌管诏令之事。后来他升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去世,皇上命令萧嵩推举能替代的人,萧嵩称赞韩休的志向德行,于是韩休被授于黄门侍那、司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

韩休品性耿直方正,不追求升官发达,在他担任宰相之后,天下安定下来。万年县县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要将他流放岭南。韩休说:“县尉只是小官,犯的罪也不是大罪过,现在朝廷有大奸,请求先惩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恩庞而贪婪,宅第车马都僭越了法度,臣下请求先惩治程伯献,而后才轮到李美玉。”皇上不准许,韩休坚持争辩说:“罪小的尚且不宽容,大恶狡猾的人却放在一边不问罪,陛下不罢免程伯献,臣下不敢照皇上说的办。”皇上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韩休坚毅正直大约就是这样。当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格和顺平易,所以推荐了他。可是韩休处理政事时常指责、纠正萧嵩做法,萧嵩也不能让他屈服。宋璟听见这些之后说:“没想到韩休能做到这样,这是仁爱者的勇毅啊。”萧嵩为人宽厚,常称赞他人,韩休则严正刚直,时政的过失,一说起来没有不说透的。皇上曾经在苑囿中打猎,有时会大张鼓乐,声势略微有些过头,一定会看看身边的臣下,说:“韩休会不会知道?”过不多久韩休的奏本果然就到了。皇上曾举镜自照,默默不乐。身边的人说:“自从韩休入朝为相之后,陛下您就没有过过一天开心的日子,何苦让自己这样忧虑,而不赶他离开?”皇上说:“我虽然瘦了,可是天下丰肥了。再说萧嵩每逢启奏政事,一定是顺从我的意旨,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常常不能安稳睡觉。韩休铺陈讲述治国之道,常常切直地指责政事过失,但我退朝后思谋天下事,一定能睡个安稳觉。我任用韩休,是为江山社稷考虑啊。”韩休后来在工部尚书任上被免职。他曾升任太子少师,后来又被封为宜阳县子。他去世时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叫“文忠”。宝应元年,朝廷追赠太子太师。

14.B

15.诗人想象奇特;探问去哪里寻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表达得真挚深沉又具体可感,可谓匠心独具。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为友人饯行”错误,注释明确了是“友人为之饯行”,且“身是行人”即自己就是那远行人。所以是友人为自己饯行。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词人幻想若能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使我不能远行,友人也可将我留住,这该是很好的事,但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幻想,表达了词人希冀与友人长在一处永不分离的良愿,也反映了词人与挚友不忍分别但又不得不别的痛苦。

首先明手法,诗人想象奇特;其次分析句意(译句),探问去哪里寻得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最后揭示情感、效果,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表达得真挚深沉又具体可感,可谓匠心独具。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常”“作”“幽壑”“潜蛟”“嫠”。

17.A

18.C

19.C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瞩目”,词语义过重,所以第一空选“引人注目”。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珠联璧合:比喻美好事物或人才互相联合。第二处的语境是“元素”间联合,所以第二空选“水乳交融”。

相映成趣:互相衬托、映照而显得很有趣。相反相成:指性质相反事物互相促成。本处“建筑”与“山景”性质不相反,所以第三空选“相映成趣”。

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刻骨铭心:形容教导、恩情等让人感受或感激至深。本处是形容理念,所以第四空选“深入人心”。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实践”,与前句“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实现”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奥运遗产”后置,与下句“15块冰面”的举例粘联紧密。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语句有两处语病:一,“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的制作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完成”结构混乱,可改为“北京赛区场馆的15块冰面在制作过程中均使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

二,“全部制冰的余热可以实现回收”语序不当,可改为“制冰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选项C。

故选C。

20.①叶绿素具有抗癌作用

②若食用富含叶绿素的食物

③预防肝癌发生

21.①叶绿素不但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②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③还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④甚至降低人体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体外研究结果,叶绿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可知叶绿素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所以可填“叶绿素具有抗癌作用”。

第二处,根据后文“那么大量叶绿素就会替代血红素”可以确定空处必然有与“那么”搭配的关联词,比如“如果”“假如“倘若”等等,以表达假设关系,内容上需要有关键词“叶绿素”,所以可填“如果多摄入叶绿素”或“若食用富含叶绿素的食物”。

第三处,根据前文“应用叶绿素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涉,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分析,强调叶绿素对于肝癌的预防效果,所以“在我国肝癌高发地区的研究证实”的应该也是摄入叶绿素能够预防肝癌的发生之类的结果,故空处可填“预防肝癌发生”。

21.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以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由原文“用菠菜叶绿素提取物给高脂膳食造成肥胖的小鼠灌胃,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可知,叶绿素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

由原文“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就发现,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可知,叶绿素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

由原文“此后又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区的人体研究中发现,应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预,可以降低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可知,叶绿素可以降低人体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

题干要求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这里面是从三个层次来说明叶绿素的作用,所以可用“不但……还……甚至”或“不仅……而且……还”等等表达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所以可概括为:叶绿素不但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还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甚至降低人体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注意分句间的递进关系,尊重文段层次,逻辑性不要打乱。

22.略

搜索建议:
热文

 二胡怎样快速练好赛马?

二胡《赛马》练习时在情绪上要热烈,要把个人情感融入到赛马的一种气氛中。在弓法上要保持流畅音色饱满,全曲一气贯之完成此曲,练习时有些段落值得注意。【一】二胡《赛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