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读懂了这首古老的站桩歌诀,练浑圆桩的速度效果就会跟坐火箭似的

嗨!大家好,我是薛老师!回首2017年3月份至今我一直在“太极的秘密”公众号中坚持着原创,将我从青年时代至今所学所练,所闻所感,所证所悟与大家做着分享很是开心,相信大家在这里能够各取所需,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

写原创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情。他不似转载文章直接拿过来编辑一下即可,尤其是这种工具书类的原创最是累人,因为既要考虑大家想要了解的,还要给大家说清楚所要交代的。而我们传统的东西隐晦性很强,没有极好的古代文字阅读能力及转化能力,加之正宗传承练法的体悟,是无法用现代语言准确的,负责任的给大家做出正解的。

可是只要能帮助到大家,再累我也会坚持原创到底。希望在这里能让每一位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闻正法,有感悟,能提升。好了,下面我们开始从这首站桩的歌诀进入今天的学习。

浑圆桩歌诀

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

站桩功,极容易,自然立,脚平行。

脚距宽,与肩齐,膝关节,微弯曲。

小腹松,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视。

眼半闭,也可以,两手抬,腋半虚。

手高处,不过肩,手低处,不过脐。

手离胸,一卡距,两手间,一卡齐。

手指间,夹烟似,嘴微闭,鼻呼吸。

先定神,后立意,麻热胀,手部起。

守住它,莫着急,感觉到,再用意。

顺肢延,走遍体,全身有,不为奇。

这首传颂已经很久的站桩歌诀。相信大家看到后会很喜欢。因为朗朗上口,方便记忆。可歌诀具体说的是什么呢?

站桩的三个注意事项

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

实际上,这首歌诀告诉了后世之人在站桩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站浑圆桩的顺序是什么个步骤。二,每一个步骤要怎么做。三,之后出现的效应要怎么去对待。

这是极为科学的,因为他符合人类的学习规律。这就好比开车。首先要按照开车的顺序来操作才行。例如先要空挡启动汽车,然后在车四周检查一下有无安全隐患,接下来上车踩离合挂挡,再油离配合起步。进而之后在路上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处理这样的必须程序。所以我们想要练好浑圆桩就必须要按照歌诀所说的次第去做才行。

歌诀三部分的划分

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

第一部分:“站桩功,极容易,自然立,脚平行。脚距宽,与肩齐,膝关节,微弯曲。小腹松,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视。”说的是站桩开始时依次都要做什么,也就是顺序。

第二部分:“眼半闭,也可以,两手抬,腋半虚。手高处,不过肩,手低处,不过脐。手离胸,一卡距,两手间,一卡齐。手指间,夹烟似,嘴微闭,鼻呼吸。先定神,后立意。”说的是站桩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要怎么做,也就是练法要领。

第三部分:“麻热胀,手部起。守住它,莫着急,感觉到,再用意。顺肢延,走遍体,全身有,不为奇。”说的是上述做好之后会出现什么反应,要怎么对待反应。

下面开始再对每一部分进行具体的解读。

歌诀操作解读

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

第一部分:“站桩功,极容易,自然立,脚平行。脚距宽,与肩齐,膝关节,微弯曲。小腹松,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视。”

解读:站桩这种功夫其实做起来挺容易的,大家千万不要给他想的,弄的那么复杂。可我发现很多人站桩不是这样的,一定切记,无论站什么桩,谁教的桩都离不开调身,调心,调息这三调的范畴。

身不调则桩姿自己不会正确,心不调则心猿意马,不得清净,难以感受到体内的微妙变化,息不调则气血鼓荡之力必不足。身,心意三要素你说简单不简单?三个字很简单。可其内里的奥妙简单吗?显然不简单。所以啊我送大家八个字,欲得其妙,须从其简。你要是能悟到我所说的这八个字即为窥道,因为大道易简!

所以在站桩的一开始先要让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分开呈平行线的形状为佳。且两脚的距离与两肩之间的宽度是一样的。你别看这说的就是两只脚,可这是站桩的大规矩。

因为你无论站什么桩,都离不开这两只脚,离开了这两只脚和大地的接触就没有站桩的意义了。你们看打坐怎么不叫桩功呢?因为他和两个脚没啥关系。所以,别看两个脚跟整个身子比没多大,可他却藏着最根本的法,这就叫做小中见大。因此,站桩时脚不能随便就那么一摆,距离随心所欲,那是绝对不行的。

膝关节放松的时候不要弯曲很大,那样是错误的练法,只要有微微弯曲的那么个意思即可。现在的人站桩这个屈膝明显的问题很常见,可若看看过去百八十年前的浑圆桩,无极桩的照片,你会骤然发现没有一个是这么站的。我的老师讲过,这都是把少林的马步桩的练法给带入进来所致。马步桩练的是外功,即腰腿的肌肉力量,而我们所说的桩是内功,练的不是肌肉的力量,所以屈膝不能那么大。

上述要点做好,还要注意腹部这里是放松的,那种把腹部人为的外鼓的做法绝对是错的。正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腹内如果是转来转去乱动的,死死压着挺硬的,感觉很有效果,实则是拔苗助长,埋下隐患。正确的反应须是他自己出现才对,我们只须让腹部松松静静的即可,时机一到,气机自然会发动。

调身阶段还得要让腰椎处的命门穴外突,胸要微微内含,不可前挺。这样整个脊柱就能直了(腰背直)。这些做完后,眼睛还是要保持平视的才行。

第二部分:“眼半闭,也可以,两手抬,腋半虚。手高处,不过肩,手低处,不过脐。手离胸,一卡距,两手间,一卡齐。手指间,夹烟似,嘴微闭,鼻呼吸。先定神,后立意。”

解读:那么有的人站着站着不由自主的想闭上眼睛或者直接闭上眼睛可不可以呢?是可以的。可是要记住,闭不可全闭,要两眼之中留有一丝缝隙。这样就可让外面的光线进来,免得因为全闭而产生昏昏欲睡。这样神不守舍的练法就如同行尸走肉了。桩里没有神练的就是个空壳子。

两手在体前环抱的时候要做到两个腋窝张开,夹着肯定不行的,张开的太大也是不对的。正确的标准是腋窝接近半张。以我个人的桩姿感受,只要大臂也就是从肩到肘这一段距身体侧面在15-25度之间即可。是谓腋半虚。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后续功力的增长、气血的鼓荡,外部角度会随之加大,那则是功到自然之反应。刚开始的时候是绝对不能直接就张开那么大的。现在很多人一站浑圆桩就直接模仿练得对的人,这是错的。

庖丁解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积累才能达到的境界,你不经历这个过程,按照这个过程的程序去做,而是直接就想像庖丁那样游刃有余怎么可能呢!一定要记住,站桩的功夫效果必然是在正确练法次第的基础上,功到自然成的。

按照这样的原则去练,两个手的高度就肯定不会超过胸以上,也不会低于肚脐以下。这是浑圆桩的两手高度的衡量标准。这首传流上百年的歌诀也从中告诉我们,凡是两手高于胸,低于脐的浑圆桩桩姿的练法都是错的。当然,你说你练的是别的桩,那则不在此范畴。

浑圆桩也叫“抱桩”。因为他是两手环抱的姿势,和无极桩不同,因此练这个桩的重点在这个抱字上。因此抱也有他的独特练法要求,而不是两手放松摆在胸前就行。这个要求在歌诀里也提到了,环抱着的两手与胸部的前后距离约20厘米,两手十指之间的距离也是约20厘米。所以说,一卡距,一卡齐。一卡≈20厘米。

这就让我们站浑圆桩的时候有了可具体操作的标准,这是这首歌诀非常好的一个所在。也是我看到之后推荐给大家,帮助大家解读他的目的所在。

这些说完再说身体上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十指。站桩的时候十指有什么要领要求呢?

两个手的指和指之间要分开露缝,过去称之为“十指通风”。指与指之间的分开距离有没有标准呢?

有的,因为距离较小,且要让手指之间产生一种自然的劲力,可又不能用数字来掌握,那么就得借用夹烟的假设让练习者去按照那么个意思找那么个感觉。

实际上,一卡齐这句歌诀里也有这类的东西,只是歌诀里没有说。即两个手之间要有撕棉之意,就是那种两手拽着一团棉花拉不开还得拉,扯不断还要扯的意味。

站桩是练功,不是锻炼,练功和锻炼截然不同。锻炼纯粹是肌肉,关节的操作。练功则包含了内外,即不仅有外部骨肉的注意事项,还要有内部气息、精神、意念的注意事项。因此,歌诀又提到了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站桩不能用口呼吸,口呼吸是无法形成腹式呼吸的,呼吸的长度、深度、细匀度都达不到要求。而腹式呼吸又是站桩能否有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所在。所以站桩的时候要闭口。口一闭,鼻子自然就开始呼吸了。但是闭口不要用力,微微合住,自然合住即可。

在精神上首先要从外面把他收回到身体中来,术语叫做“敛神听风雨”。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要回到身体当中的关窍上,这就是所谓的先定神。之后才能用意。定神在前,用意在后。不能神没有定住就用意识站桩。所以说,站桩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对他要有敬畏心的去学去练。

第三部分:“麻热胀,手部起。守住它,莫着急,感觉到,再用意。顺肢延,走遍体,全身有,不为奇。”

解读:上述的程序和要点都做好之后,我们逐渐就会先从手部能够感受到或是麻感,或是热感,或是胀感,这些因人体质不同而反应不同,所以不要刻意的追求,也不要非得麻热胀都得有。还是要牢记,功到自然成?那么为啥会先从手部产生这种反应呢?我想很多人还是很好奇的。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手指是身体的神经和血液流动的末梢。当身体各个部位放松下沉之后,血液的畅通加速,加之手指如夹烟状的引领,就使得麻热胀先从手部发生了。

有了感觉是好事,说明松了,通了,可是先别着急,因为这只是开始,后面还要一段路要走呢。所以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守住这种感觉,静心的沉浸在这种状态当中。

随着练习的功久日深,这种感觉不仅仅在手上有,还会在脚上也有,甚至身体上也有了的时候,就用意念把他们顺着肢体往周身去延伸,浑圆桩是这么练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首浑圆桩歌诀讲的可以肯定是非常纯正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东西没有说出来。话说一半留一半,这既有中国特色,也有这么做的道理。

像我这样直言不讳的人不多,当然这也容易让很多人觉得懂了,没有什么神秘的,所以这个不值钱。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过去人有经验,就是不给你说透了,吊着你。

这样的做法过去称之为江湖,现在这个时代江湖还有,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这一口,让别人吊着玩的这一口。说到这里我只能呵呵,没法多说。

如果说这首歌诀交给大家的是怎么画龙,那么它没有说透藏起来的那点东西就是点睛。画龙不点睛,就怎么看怎么缺点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精华,就是关键。

像歌诀当中对于一卡尺的两手之间要生出如何感觉就没有说,再如先定神如何定也没有披露。除此之外,周身的气血鼓荡,即“顺肢延,走遍体“只是提到了“感觉到,再用意“,而没有结合着呼吸来说。

所以,没有明白的老师教导,看这些歌诀是决然看不明白的,可是很多人却认为明白了。这就好比画的龙没有眼睛却根本意识不到,以为龙就是那个样子一样,最终害的是自己。因此,古人也说过一句极为经典的话:尽信书,不如不信书!

搜索建议:
热文

 无效婚姻补正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结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终身大事之一,但是在我们的现在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有效的婚姻,其中也有一部分婚姻是无效的婚姻,我们国家对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