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金梁

金梁,男,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1995-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生态学硕士,1998-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

基本内容

金梁,男,汉族,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连云港市人,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1995-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生态学硕士,1998-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研究。2001-2004年于复旦大学获生态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入侵生态学研究。2004年作为“萃英人才”引进到兰州大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生态学和菌根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迄今为止,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基金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兰州大学等各类科学研究项目,主要项目列表如下:

1.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维持与适应性管理的科学基础。

2. 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西部受损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微环境的监测技术。

3.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人工草地优质牧草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4. 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草原生态系统的菌根生态学研究。

5. 兰州大学引进人才专项基金: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群落的菌根生态学研究。

6.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水田旱作土壤的改良技术研究。

7.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从种间关系剖析外来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机制。

8.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互花米草成功入侵长江口湿地的生态学机理:种群过程与生态适应。

9. 上海市科委项目:基于气象卫星遥感的水葫芦气候生长特征预警预报模型研究。

10. 江苏省科委项目: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迄今为止,先后在SCI刊物(如Functional Plant Biology、Symbiosis、Pedosphere、Environmental Entomology、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 Science、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等)、中文核心期刊(如生态学杂志、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复旦学报、草业学报、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等)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会议论文5篇,并担任多种国际、国内期刊的审稿人。现将部分论文列出如下:

1. Jin L., Sun X.W., Wang X.J., et al.(2010)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rhizobia promoted the growth of Lathyrus sativus under sulphate salt stress. Symbiosis. 50(3)(In press)

2. Jin L., Wang S.H., Wang X.J. et al.(2009)Seed size influence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ymbiosis across leguminous host-plant speci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Symbiosis. 47. 49(2):111-116.

3. Wang X.J., Liu H.P., Jin L. et al.(2009)Correlat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wild bee behavior on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in northwe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38(5):1480-1484.

4. Wang X.J., Yang X.L., Jin L. et al.(2010)Genetic diversity among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cultivars in Northwest China. Acta Agriculturae Scandinavica Section B-Soil and Plant Science. 60(In press).

5. Jin L., Chen J.K., Li B., et al.(2004)The history of Solidago canadensis inva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ts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in newly reclaimed land.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31(10):979-986.

6. Jin L., Wang X.J., Gu Z.L., et al.(2006)Biodegradation of lubricating oil in wastewater with Zoogloea sp. Pedosphere. 16(4):540-544.

7. Sun Y.H., Zhao Y.L., Jin L., et al.(2009)Adventitous bud regeneration from leaf explants of Platanus occidentalis L. and genetic stability assessment.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31(1):33-41.

8. 张贵启、孙向伟、金梁*等.(2009)AM真菌与植物种内竞争的互作效应. 草业科学. 26(7):115-121.(*通讯作者)

9. 王昶、王晓娟、金梁*等.(2009)AM真菌与地上草食动物的互作及其对宿主植物的影响. 土壤. 41(2):172-179.

10. 孙向伟、张贵启、金梁*等.(2009)分子标记在丛枝菌根研究中的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2):278-285.

11. 王树和、王昶、金梁*等.(2008)根瘤菌、丛枝菌根(AM)真菌与宿主植物共生的分子机理. 应用于环境生物学报. 14(5):721-725.

12. 金梁、杜晓光、候扶江等.(2007)黄土高原山地坡度对退耕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演替初期的影响. 草业科学. 24(7):66-71.

13. 金梁、陈国良、赵银等. (2007)丛枝菌根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宿主植物的互作. 生态环境. 16(1):228-233.

14. 王树和、王茜、金梁*等.(2007)丛枝菌根及其宿主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作用的响应. 草业学报. 16(3):108-113.

15. 王茜、王树和、金梁*等(2007)放牧对盐渍化草原植物芦苇繁殖策略的影响. 草业科学. 24(8):79-82.

16. 金梁、高亚敏、崔光欣等.(2006)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初探. 生命科学研究. 10(3):13-18.

17. 金梁、王晓娟、郭春霞等.(2006)生态住宅的内涵和发展理念. 生态经济.(1):121-123.

18. 金梁、高雷、李博等.(2005)上海市凤眼莲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控制对策. 生态学杂志. 24(12):1454-1458.

19. 王晓娟、金梁、陈家宽.(2005)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体外培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5(7):1362-1367.

20. 王晓娟、金梁、陈家宽.(2005)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比较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 9(3):242-246.

21. 金梁、赵洪、李博.(2004)我国菌根研究进展及展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4):515-520.

22. 金梁、董梅、李博等.(2004)杀真菌剂甲基托布津对菌根营养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复旦学报. 43(2):245-249.

23. 金梁、沈延松、李博等.(2003)利用垃圾堆肥改良水稻土I:对水稻土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9(3):266-270.

24. 金梁、陈家宽、李博等.(2003)利用垃圾堆肥改良水稻土II:对重金属含量和花卉生长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9(4):400-404.

25. 王晓娟、金梁、陈家宽.(2003)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3(11):1889-1893.

26. 王晓娟、金梁、陈家宽等.(2002)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a)再生植株过程中根的诱导.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1):89-91,96.

27. 金梁、顾宗濂、谢思琴等.(2000)垃圾堆肥资源化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6(4):388-393.

学术会议论文:

1. Jin L., Wei Y.L., Barrett B., Woodfield D. & Brummer E.C.(2010)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based on SSR markers in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L.). In: Plant & Animal Genome XVIII. San Diego, CA, USA. P: 202.

2. Jin L, Wang C, Hou FJ, Chang SH, Zhang GQ & Wang XJ.(2008)Effects of grazing on AM colonization and spore density in arid grasslands of Loess Plateau. In: Multifunctional grasslands in a changing world. Volume I.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2008 IGC/IRC conference (eds). Guangdong Peopleu2019s Publishing House. p: 314.

搜索建议:金梁  金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