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动物界全系列】剑尾亚目—蟋蟀科(中):斗蟋

剑尾亚目—蟋蟀科(中):斗蟋

 

9.动物文化

中国有把蟋蟀作为宠物养在小笼子里的文化,在西班牙、葡萄牙亦然,南宋《西湖老人繁盛录》载:“促织盛出,都民好养,或以银丝为笼,或作楼台为笼,……”。更有人用蟋蟀作为其他食肉类动物的饲料。

中国最早有《诗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描写。在中国等国家流行斗蟋蟀为乐,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顾逢《负曝杂录·禽虫善斗》条云: “父老传:斗蛩亦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畜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其来远矣。”。宋朝宰相贾似道整日和群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类书纂要》曰:“贾似道于半闲堂斗蟋蟀。”更荒唐者贾还带蟋蟀上朝议政,甚至曾经发生蟋蟀自贾水袖内跳出,最后竟跳黏到皇帝胡须上闹剧;贾似道还编写了一本“促织经”[4],讲述自己养蟋蟀和斗蟋蟀的经验,《促织三拗》云:“赢叫输不叫,一也;雌上雄背,二也;过蜑有力,三也。”,昆虫学史专家邹树文称:“这个对于蟋蟀交配习性的发现不论其是宋或明,其记述之早均可称述。”《促织经》也是世界研究蟋蟀的第一部专著。

明朝斗蟋蟀的风气最盛,宣宗朱瞻基时家家户户皆捕养促织,斗促织场也比比皆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吕毖《明朝小史》记清秋吟蟋蟀,早闻物华两个黄鹂鸣“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偶之意,又是博物史不记其斗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等等。贾似道华博之有人”。

清朝蒲松龄所写《促织》为宣德皇帝寻蟋蟀;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蟋蟀相公》条称:“马士英在弘光朝,为人极似贾积壑,其声色货利无一不同。羽书仓皇,犹以斗蟋蟀为戏,一时目为‘蟋蟀相公’。”

当代熊召政的《张居正》第二十九回曾以大量的篇幅描写当时的盛况,并提到调养之法:“用篱落上断节虫,再配上扁担虫,一起烘干研和喂之,再用姜汁浓茶配以铜壶中浸过三日的童便作为饮品,如此调养七日,黑寡妇仍骁勇如初”。

还有地方将生蟋蟀当作小吃供人食用。在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也有将蟋蟀用油炸的烹饪方式制成食品。

中国大陆一些城市有专门的蟋蟀协会,组织斗蟋大赛。

台湾的台南市新化区丰荣里,当地居民每年都会利用学校放暑假时,举办热闹的“斗蟋蟀”大赛。

蟋蟀也是肉食性两爬和宠物鸟的主食。

10.下属亚科

蛄蟋亚科(Eneopterinae)

蟋蟀亚科(Gryllinae)

针蟪亚科(Nemobiinae)

树蟋亚科(Oecanthinae)

金钟亚科(Phalangopsinae)

11.斗蟋

斗蟋(学名:Velarifictorus),昆虫名,为直翅目蟋蟀科斗蟋属各种类的通称。斗蟋属中最著名的种类为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大地区。其他常见种还有长颚斗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丽斗蟋(Velarifictorusornatus)等。

斗蟋分布于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上海、四川、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及日本等地。主要为害豆类、薯类、花生、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木等多种蔬菜及其他农作物。

(1)形态特征

①成虫

中等体型,体色黑褐,头圆,头顶漆黑具反光,后头有3对橙黄色纵纹,前列通常无横纹相连,两单眼间橙黄色,横纹两端粗,中间缢缩成大括弧形,后翅不发达。雌虫体长14~19毫米,颜面平直,前翅短略接近腹端,产卵管从中间向后直伸,长于后足腿节,俗称三尾子,雄虫体长13~16毫米,颜面不凹入,大鄂也正常,前胸背板黑褐色横形,前翅长达腹端,腹末有2根尾须向后斜伸,发音镜近长方形,镜室由1曲成直角的横脉分成2个,斜脉2条,端网区与镜等长,后端圆。

②卵

长圆型,长2.3~3.0毫米,黄色半透明,光滑具弹性。

③若虫

形体拟成虫,灰褐色,具翅芽。

(2)发生规律

斗蟋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6月间孵化,7月上旬可见新羽化的成虫,8月中下旬进入成虫盛发期,9~10月进入产卵盛期并以卵越冬。

8月初见若虫,下旬见成虫,9月间盛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产卵。每雌产卵约150~200粒,散产于土内1~1.5处。穴居,昼伏夜出,雄虫洞穴常相对固定而雌虫无固定洞穴,雄虫善鸣以招引雌虫前来交配;其鸣声还有占据领地、警告其他雄虫不得入侵,及在两雄相斗时其壮威等作用。两雄相遇时进行殊死搏斗的目的在于争夺配偶。该虫一般都生活于土壤稍潮湿的旱作田及砖石下或草丛间。

该虫有习性好斗,鸣声宽宏,音节匀称、略有苍声,可连续长鸣不已,既是一种玩赏价值很高的昆虫,也是一种杂食性危害豆、蔬菜、芝麻、谷子、甘蔗及树苗等的害虫。

(3)迷卡斗蟋

迷卡斗蟋(学名:Velarifictorusmicado)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种常见鸣虫,即常人所说的“蛐蛐儿”,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大地区。迷卡斗蟋通体黑褐色,头大,顶部宽圆,颜面圆凸饱满;常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掘洞或利用现成瓦砾石块缝隙而居,并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偶尔捕食小型昆虫,是农业害虫。每到夏天,雄性为了求偶,会不间断地鸣叫,直到深秋才逐渐停止。迷卡斗蟋是最常见的用来斗蟋蟀的品种之一。

①体形特征

迷卡斗蟋体长13-18mm,通体黑褐色。头大,顶部宽圆,颜面圆凸饱满,后头有6条黄色短纵纹,两侧单眼之间具1条中间狭两端宽,形似大括号“{”的黄色横带,中单眼处具一小黄斑点。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具淡黄色斑纹。前翅略不达腹端。后翅短于前翅。亦有后翅长于前翅的个体,俗称“飞机翅”。雄虫前翅长达腹端,发音镜斜长方形,内有一弯成直角的翅脉将镜分为两室,斜脉2条,端区约与发音镜等长,末端圆。雌虫前翅短于腹部末端,后翅超过腹端似尾状,常脱毛,产卵管长于后足腿节。

②生活习性

迷卡斗蟋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现成瓦砾石块缝隙而居。迷卡斗蟋所筑洞穴常带蓬盖状伸出物,与地面约成45°角。拉丁属名“Velarifictorus”即有“覆盖物”之意。雄性具极强的领地占有习性,一个洞穴只能容纳一只雄性或和单只雌性配偶。为了争地盘、争配偶,与其他雄性个体进行殊死决斗是它们在行为上的特性。野外占据地域宽广,鸣声响亮的迷卡斗蟋,通常具较强的斗性。

③鸣声介绍

清澈嘹亮,节奏中速,声如“句,句,句,句(Ju)……”。鸣声连续无间断。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鸣叫长达几十分钟,甚至100分钟以上。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1雄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

④生长繁殖

a.交配

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雄性会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连续地、不间断地尖声鸣叫,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蟋蟀科昆虫一样,雄性开始不断收缩腹部排出精荚,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荚排出后,雄性变得异常兴奋,然后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若交配时不慎分离,则会重新交配。

b.产卵

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把肛门下端的产卵管插入松软的土壤中,并排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极其微小,呈褐色。

c.孵化

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约1年后一龄幼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斗蟋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约3-5天后雄蟋蟀性成熟,开始鸣叫,寻求配偶。

⑤地理分布

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

(4)长颚斗蟋

长颚斗蟋(学名:Velarifictorusasper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种常见鸣虫。

①习性

长颚斗蟋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现成瓦砾石块缝隙而居。长颚斗蟋所筑洞穴常带蓬盖状伸出物,与地面约成45度角。拉丁属名“Velarifictorus”即有“覆盖物”之意。雄长颚斗蟋具极强的领地占有习性,一个洞穴只能容纳一只雄性或和单只雌性配偶。为争地盘、争配偶,与其他雄性个体进行殊死决斗是本种在行为上的特性。野外占据地域宽广,鸣声响亮的长颚斗蟋,通常具较强的斗性。长颚斗蟋也好斗,其斗性不亚于迷卡斗蟋。也许是由于其貌不扬,或因其上颚太长,在比赛中容易咬伤对方至残,被拒之于正式的斗蟋赛事。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以植物的根或嫩芽为食。

②鸣声

清澈嘹亮,节奏中速,声如“句,句,句,句(Ju)……”。鸣声不连续,一般6-7声为一顿,偶尔也有至五声为一顿的,每一次鸣叫也不会长达几十分钟。斗蟋一般在夏末秋初开始鸣叫。喜夜间鸣叫,气温在20℃时鸣叫最欢。

③分布

江苏、江西、福建、贵州、广东、广西、河北和云南,日本。

12.花生大蟋

花生大蟋(学名:Tarbinskiellusportento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类动物。由于它体形较大,又常危害花生等农作物,因而被称为花生大蟋。

(1)外形特征

此昆虫体大而且强壮,体长35~45毫米,宽12~14毫米,触须长40~50毫米。呈丝状。通体赤色或黄色,背板上颜色最深,近于黑色,腹部色浅,呈浅黄褐色。头很大,呈半圆形,有3个并列的单眼,中眼横生,半圆形。前胸背板特别宽阔,呈鼓形,表面有明显刻点。其前、后翅均较发达,长度超过腹端,后翅端折叠成须状,端不超过尾须。大蟋蟀的发音镜不大,呈长方形。后肢特别强壮发达,善于跳跃,胫节上有两排刺,每排4~5枚。雌虫产卵管呈管状,长5~6毫米。

标准是身长体壮,头大,背宽,大腿粗壮有力,大腿胫节上的刺要长而尖,无残缺,前翅要长而大。大蟋蟀的头部,要求有光泽,金光发亮者即为佳品。其后翅也应挑选长大的,因其后翅越长,即表明身体越强健。另外,大蟋蟀的体色以深暗的为好,也体现其体质的结实。

(2)生活习性

此昆虫性情凶猛,有自相残杀的习性,除了刚孵出的若虫外,其成虫、若虫都各自挖掘洞穴,只有交尾时才雌雄同居。它们常在洞口觅食,常将嫩枝切断拖回洞内啃食和贮备。大蟋蟀约几天出洞1次,喜欢闷热的晴天和温暖的气候,在天黑后出洞,刮风下雨深居洞内不出。

大蟋蟀常常栖息在很深的土洞穴中,掘土捕捉是捕不到的,它的洞口一般都有土挡盖着不易寻找到,即使找到,也不能知道它向哪个方向伸展,其弯曲度如何。

(3)栖息环境

大蟋蟀常栖息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沙质旱地或花生、豆类等多种农作物的田畦、果园、苗圃的地面上。它常在土中挖深穴而居,主穴可深达80~100厘米。此虫危害植物的根、茎和嫩叶,咬食松、杉、樟、橡等树木及麦、稻、花生、豆类等农作物和蔬菜,是一种著名的害虫。雌虫、雄虫大多分穴而居,雌虫将卵产在洞穴内。大蟋蟀昼伏夜出,夜间雄虫在洞穴口处以鸣声引诱雌虫出洞而进行交配。其洞为如手指粗的圆洞,洞口用松土堆盖,不易寻得。其鸣声浑厚而洪亮,为“句句句句”,节奏较快,连续不断,常可持续20~30分钟,粗听象似蝉鸣。

(4)种群分布

大蟋蟀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海南、贵州、云南及台湾都有分布,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也有分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剑尾  剑尾词条  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蟋蟀  蟋蟀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