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定位怎么写 职业定位怎么写范文

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社会上一说起人才,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大学生。大学生可以说是人才的代表性群体。在全民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经过十几年的系统培养,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成为了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实际中,人才并不一定就是大学生,只要是具有某项专门技能的人都可以称为人才。比如厨师、车辆修理工、成功的创业者、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等都可以称为人才。

人才在社会上工作,首先需要寻找一个工作单位。人才寻找工作单位的过程,就是求职的过程。人才在求职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这就是人才的自身定位和自身地位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感到处处别扭,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前途和生活幸福感。今天,心境君就和大家聊一聊人才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自身定位和自身地位的问题。

在人才市场上,单位是招聘方,人才是应聘方。招聘方是拿着工资来招人的,所以他具有天然的优势地位。而求职的人才要用自身的才能来换取工资,如果没有人聘用他,没有人给他发工资,他就要饿肚子,睡大街。所以,求职者具有天然的劣势地位。求职者的这种天然劣势地位,导致了人才的自身定位和自身地位问题。如果不能认清自身的定位和地位,人才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必然会感到处处被动。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庞统,就是人才求职过程中处理自身定位和自身地位不当的典型例子。

诸葛亮和庞统在谋士行业号称卧龙、凤雏。然而尽管他们的名气很大,事业功绩也很大,可究其根本,仍然属于人才与招聘方之间的工作合作。诸葛亮和庞统通过出卖自己的才能,换取单位发放的工资,这种情况和今天在公司上班的人才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诸葛亮和庞统的求职方式是不同的。诸葛亮是坐在家里等着招聘方上门邀请,而庞统则是主动到招聘单位投简历。很显然,诸葛亮在求职策略上比庞统要高明得多。诸葛亮在求职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所以他在施展才能的时候更加自由主动。而庞统在求职过程中则处处被动,甚至因为喝酒差点被张飞暴打。所以,他在施展才能的时候显得很不自然,顾忌太多。

由于诸葛亮和庞统的求职方式不同,导致他们的事业发展和人生命运也大不相同。诸葛亮做到了蜀国宰相,死后单位还专门为他建了武侯祠,香火延绵,直到今日。而庞统因为在求职过程中处处被动,为了更好地在单位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轻敌冒进,最终被敌人乱箭射死。所以庞统死后啥也没有。表明上看,卧龙、凤雏是当时可以齐名的顶级谋士,而实际上,卧龙比凤雏要高明得多。

那么,卧龙先生最后是否全身而退了呢?事实证明,卧龙先生最终也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什么智慧谋略高明如卧龙先生,尚且不能从工作中全身而退,最终不得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卧龙先生始终没有跳出人才与单位的关系。也就是说,尽管他在求职过程中处在了主动地位,可是从道理上和名义上讲,他终究只是刘备单位里的一名员工。作为单位员工,为单位努力工作,尽职尽责,这是他的本分。就算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诸葛亮的人生本来可以过的更加自由潇洒。可是,他却偏偏进了刘备的单位,甘受驱使,这就是诸葛亮作为求职者的宿命。看看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被刘备三言两语吓的汗流浃背,磕头出血的样子,就知道诸葛亮的工作压力有多大,他有多么的无奈和无语。

反观曹操就大不相同了。曹操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早年间,他也曾到处投简历求职。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升级加分,他还找到了当时最著名的相士给自己作评价。于是相士给出了那个流传千古的著名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虽然曹操从小就很有谋略,但他却胸怀大志,不像诸葛亮、庞统那样到处投简历,恳求单位收留自己。他喜欢自立门户,招兵买马,自己创立一个用人单位,然后广收天下英才为己所用。

正是因为曹操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所以他的事业越做越大。而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曹操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从没有受制于他人。反观诸葛亮、庞统等人,一生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不仅事业上处处受制于人,而且最后全都劳累过度、英年早逝。由此可知,曹操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自称天下英雄唯刘备与他二人而已,并不是酒后的胡言乱语,而是曹操对自身定位和自身地位的清醒认识。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