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吴声对谈裴亮:2023展望,零售的关键选择

11月28日,2022中国零售领袖峰会在苏州召开。峰会汇集各零售领军企业负责人,直面挑战,共同交流和探讨如何坚定信心,韧性增长。

开场主旨发言后的「对话」环节,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对2023零售业进行展望,并就视频直播、自有品牌开发、即时零售、大小店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对话主题为《关键选择:2023零售展望》。

对谈精华内容如下:

私域抉择

会员制与社群运营

的「产品力」制胜

0 1

吴声:最近几年,零售业对于人、货、场的理解,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一体化。常说「伟大的企业总是诞生于冬天」,但零售业在今天所遇到的困惑,在人的抉择、货的选择以及场的路径方面,或许会有新的可能性。

当下该怎样审视零售的「人」?对于大量零售企业来说,是体现在私域运营模式的「折扣店」,还是基于直播、短视频的业态新尝试?

裴亮:很多企业往往把「货」放第一位。私域谈得多,是因为流量短缺,公域流量获取成本高,所以提出「私域」希望抓住新一批流量,而且以低成本来抓。但是人、货、场三者相比,我认为「货」起关键性作用。

譬如,一家企业做直播卖一块钱一袋的薯片,却营造「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场景。这是在私域流量做挖掘,但消费者想看到的东西和企业推送给消费者的东西不符。货不好,让私域流量的维护很吃力;另外一家产品好的企业做直播,在于以内容创造,帮消费者丰富生活方式。好产品能落地用户真实的痛点解决方案,私域流量没有好的「货」很难长大。

● 2022中国零售领袖峰会对谈环节现场

吴声:起势靠流量,决胜靠供应链。这是零售行业所把握的深刻认知。刚才裴会长讲到两个场景:一是商家选择一块钱薯片,立足引流能力运营私域;二是商家选择做内容生产,运营私域的同时打造IP。

应该思考短视频、直播所代表的当下「内容」的新范式,在企业的业态和模式中的新定位。譬如有人重新定义「店播」,在于每个门店线上线下触点融合形成新的坪效的能力。尤其疫情期间,对于消费者的触达面临场景的切分,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抖音、快手甚至小红书、大众点评,完成了消费者触点的联结,让「直播场」本身有更好的连接性,也有更好的转化率。

供应链抉择

始终同频「消费者精神」

0 2

吴声:「货」从零售越来越走向制造,无论便利店还是会员制仓储超市。比如山姆超市、开市客、罗森、711、家乐福、麦德龙等,都把自有的「渠道品牌」定义为高毛利的选择。从供应链的选择和货的理解方面,2023年可能的表现形态和分化形态是什么?

➊ 山姆超市自有品牌「Member"sMark」衣物洗护产品系列

➋ 麦德龙自有品牌「麦甄选」五常大米

裴亮:我认为自有品牌爆发以后会有惊人的杀伤力。现在很多企业纠结到底要不要做自有品牌,关键就是采购问题。因为采购体系涉及利益格局变革,需要很大的决心和耐心,也要很强的包容性。解决商品的问题,对于零售商来说就是解决采购模式的改革问题。这个问题已提及20年,但很多企业历史包袱重越重,越晚改就越难改。

吴声:所以本质上是否「自有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买手供应链,以及基于采购形成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洞察模型。越能形成不断迭代的算法和模型的优化,越能形成独具价值的自有渠道和用户特征。

裴亮:消费者需求捕捉,实际上是个很难琢磨的问题。对企业发展来说,消费者洞察特别重要,但是企业组织中,又很少把消费者洞察功能设置在营销部门。同时,设立的消费者洞察部门,是否真正解决企业需要的消费需求捕捉的问题,都值得思考。

吴声:组织架构是一个企业战略意图最真实和最具像的反应。消费者洞察部门,能否指导产品研发、品牌定制、渠道陈列、货架优化以及用户运营?它本身应该是一级部门。

看待商业的变化和零售业的风生水起,关键在于要保持洞察「消费者精神」,只有消费者追随,才有社群领导力。如今重要的不是意见领袖,而是消费者洞察和与时俱进的能力,在组织化、制度化和内容化的竞争中,形成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坪效抉择

融合坪效的在地性思考

0 3

吴声:要理解新业态的开放性、弹性和包容性,就要理解折扣店、会员仓储超市的坪效模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始终洞察用户。譬如2022年,理性消费、务实消费就是主旋律。所以平替、基本款和临期食品成为趋势。

裴亮:「临期食品」其实和「余量食品」是两个概念。「临期食品」属于「余量食品」的一部分,现在也有做临期食品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很早就有,「好特卖」专做临期食品的新业态就形成了一个门店模型,但这不足以成为解决行业问题的主流。

● 好特卖临期食品专卖店

吴声:也不仅仅是食品,还有服装。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对品牌的「道德属性」要求越来越高。今天的品牌、渠道、产品,要天生富有道德观念。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对新的价值点判断,已经是在重要的细分场景里,能够非常精确地满足用户规划性的需求。

谈到坪效抉择典型是「即时零售」,其不再是中长期的零售,而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划性需求。它有三个层次:第一,消费者已经习惯从宅,转换为规划时间,即与其去浪费时间,不如刷剧、看世界杯;第二,在准确的时间计划内快速履约,用户订单履约周期可预期;第三,即时零售丰富用户的场景选择,形成了消费的自由度,即到店、到家、自提、外卖整体的灵活性。

结语

拥抱不确定性

0 4

吴声:整体展望零售2023,有一种随机性不可避免,所以要拥抱不确定性。要以确定性的逻辑做难而正确的事,这才是长期主义的核心。就着讨论的系统思考,我想总结三点:

第一,回归理性。回归理性既是消费精神的变化也是渠道策略的选择,更是产业数字化的必由之路。意味着管理效率、运营效率、中台等,不纠结于概念和关键词,也不需理解店面Mini化,而是回归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深耕供应链,不断形成人、货、场的进取。无论会员制、直播都要坚决、彻底解决用户价值创造的需求,解决长期以来的库存困惑。

第二,DTC是必由直路。DTC不仅仅是连接顾客,而是直接连接场景,是场景在驱动增长。线上线下商业模式的融合让场景的触点和思维,回归到用户需求以场景来激活付费模式。所以场景驱动增长,是线上线下的订单,是全场景、多渠道融合的坪效。

对于融合坪效的思考越深入,零售渠道的触点价值越能最大化。坚定实现DTC,这不仅是理解顾客,更是认知场景。原来理解的门店数字化、渠道数字化,用户数字化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合力价值。

第三,回归零售的本源。理解产生相应零售渠道的独特场景。包括预制菜、小店、大店、坪效的抉择,最终要回归零售本身。即不能长期亏本,要单店盈利模型算得过账。我理解用户和商圈的关系是将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型跑通。所以坚定回归零售的原点,是2023年零售选择的关键逻辑。

搜索建议:
热文

 费德勒或改行做体育解说

据新华社日内瓦10月25日电 罗杰·费德勒退役之后做什么?估计很多人都对此很感兴趣。近日,瑞士的一些媒体猜测,费德勒有可能改行去当体育解说员。瑞士《观察报》等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