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政治思想学说十分复杂。其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但是亦赞同修正某些古代礼制。

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总结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及"学"与"思"相结合、不耻下问、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授与学习方法。(注:这些方面在现代也是应该考虑和推崇的)。

在文艺思想上,孔子既主张"事君"、"事父“,又要求“怨""刺“腐败政治。其"尽善尽美“论、"辞,达而已矣"的文质兼备论,正确的阐述了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兴、观、群、怨"论,较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特点和社会作用及价值,对于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也是孔子的三传弟子。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其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与孔子不尽相同)。

孟子反对以武力求霸,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其目的虽然仍然是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是在当时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孟子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断言"万物皆备于我“,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世影响颇深。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常为后世所称引。

其《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重要的艺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的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来说明复杂的道理。对于后世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搜索建议: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热文

 七级残疾赔偿金的系数是多少

一,七级残疾赔偿金的系数是多少1、七级伤残系数0.4,七级伤残人员如果不是职工,可以赔偿30000元左右,如果是签约职工根据要求可以得到10万元左右的赔偿。2、...(展开)

热文

 难忘的夜 一首小夜曲

编听小夜曲把我带进岁月的梦幻踏进爱情留下的足迹又唱起那首爱的歌又见到那皎洁的月儿和铺满银色的大地静悄悄的月下亲爱的我在等待妳焦急的心绪以为揺摆的柳枝是妳飘舞着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