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山上有梯 梯上有田,春来梯田如诗画

是天阶,一阶又一阶,似欲登天揽云霞;是诗行,一行又一行,稻浪摇曳唱不尽;是年轮,一年又一年,躬耕不辍为丰收。绕山盘,沿沟转,它们在天地之间站起,禾田层层,因势而走,是谓梯田

有山处,自有梯田。山有多高,田就有多高。千百年来,一代代先民靠着智慧、汗水和劳作,在各地山岭间筑埂开田,向高山要地,向荒岭要粮,实现对土地的极致利用,也接续完成着一场堪称鬼斧神作般的农耕行为艺术。

琼岛梯田 小巧精致有特色

梯田之美,美在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倘若非要较个高下,谁又能美得过春天?

琼岛腹地,鹦哥岭畔,随着一泓泓清水被引至田埂,漫山遍野的牙胡梯田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黎家阿婆或阿公们忙着春耕,缓缓走在呈五指螺纹状的山坡上,一圈一环,环环向上,直至嫩绿的秧苗铺满田间。

站在高处俯瞰,水满田畴犹如千面明镜,又似潮水般涨起,天光云影倒映,泛出万千景象。比不得动辄海拔千米似天梯的西南梯田,位于五指山区的牙胡梯田,最高海拔不过600米,1100多亩的“体量”相较之下只能说是小家碧玉。

2月23日,俯瞰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梯田。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小归小,却也颇为讲究:森林在山顶,梯田在山腰,村寨在山脚,再加上流淌其间的水系,牙胡梯田由此实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一体的“四度共构”生态景观。这一农耕智慧闪现于何时已无可考,据当地的黎寨老人回忆,早在清代,牙胡梯田已具备一定规模。

梯田常见,但在黎族聚居的深山,却并非如此。

千百年来,黎族先民最擅长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砍山栏”,即刀耕火种。这一耕作模式对土地破坏大,为了保证肥力,他们不得不每年或隔几年更换一次坡地,因此更常选择“畲田”,而非费时费力修筑梯田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唐代谪居崖州的名臣李德裕,便曾在诗中描述过海南先民在畲田的劳作场景,这是一种不设堤埂、顺坡而种的原始山地利用形式,也被认为是梯田的初级形态。所以当生活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先民选择在牙胡扎下根,开山平地,营造梯田时,又何尝不是完成了一次从粗放种植到精细种植的历史跨越?

由山民创造的梯田,又反过来滋养着山民。如今,牙胡梯田是山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也凭着“海南第一梯田”的声名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让当地的黎族同胞们多了条吃旅游饭的新路子。

春来水满田畴,夏至嘉禾吐翠,金秋稻穗沉沉,牙胡梯田的四时之景各有韵味,尽管美,却也不必苦苦从春守到秋。往南边去,或调转车头向西,在海南,梯田虽算不上星罗密布,却也个个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牙胡梯田春景

虽不是出于艺术家之手,层层叠叠的梯田却美成艺术。从多彩的谷地到缥缈的云端,稻浪摇曳不停歇,梯田的故事也说不尽。三月春光正好,踏着春色来一场梯田游,也正好。

牙胡梯田游玩攻略

牙胡梯田位于五指山毛阳镇的牙胡梯田,被誉为“海南第一梯田”。梯田有1100多亩,最高海拔600米,最低20米,最大坡度30度,它呈五指螺纹状,从山脚盘绕到山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在一年中变幻出不同的景致。

海南五指山旅游整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梯田  梯田词条  山上  山上词条  
热议

 对孝敬的理解

对孝敬的理解---------张家口仁者孝敬,到底怎样做算是标准,我不知道。但,我能做的是:父母居住家乡农村,我在城市生活时,每年春节争取和父母团圆,哪怕在寒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