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专家:年前国内猪价已见顶,从“猪周期”的角度看,这是否成立?

每年从立冬过后,对于国内的猪肉市场而言,就进入一年中产销最旺盛的季节。尽管二、三季度猪价扭转颓势并呈现出连续上涨态势,养殖端盈利能力目前也处在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在经历了2021年的长期亏损后,养殖户还是希望四季度猪价能有一个不错的表现,好为本年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不过,近期业界多位专家认为,从供需形势来看, 年前国内猪价或已见顶。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成立?相对处于高位的猪价在四季度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如何“演绎”?我们不妨将其置于“猪周期”的角度来探究一番。

历史会重演,但细节不会复制的“猪周期”

历史会重演,但细节不会复制,这句话用来形容“猪周期”再贴切不过了。在2021年10月份,当生猪均价跌至10.8元/公斤时,基本宣告了上轮“猪周期”的结束。随后,在第四季度,生猪价格反弹至18元/公斤左右,春节过后再次回落至12元/公斤,但并没有打破前期的低点。

进入2020年后,随着时间的推进,从4月下旬开始,前期产能去化的结果开始在生猪出栏上逐渐兑现,生猪价格进入较为顺畅的上涨通道,并在10月20日达到了28.6元/公斤今年以来的高点,放于历史纬度做对比,这个价格仅次于非瘟周期。

尽管“猪周期”如约而至,但和历届相比,本轮明显有自己的特征。

一是驱动因素不同。 往届猪周期往往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是猪疫病、要么是产业调整,进而造成母猪大幅去化。例如18年是因为非瘟,而14年是因为环保。而本轮则明显缺乏外力介入,去化是因为行业处于深度亏损而自发进行的。从去化幅度来看,历届“猪周期”的去化幅度都基本超过了25%,而本轮仅为8.5%。同时,在5月份自繁自养尚未达到盈亏平衡时就已经开启了母猪补栏,去化幅度不深。

二是上行时间偏短。 过往周期的上行阶段大约在20个月左右,如果从2021年10月低点开始算起,至今已经有13个月。结合产能恢复、种群结构、配种率优化以及年底消费旺季,则今年四季度极有可能达到本轮周期的高点,和往届周期相比,上行周期时间较短。

三是母猪提前补栏。 从5月份开始补栏变开始增加,而此时自繁自养尚未完全盈利,这点和往届完全不同,往届是在自繁自养完全盈利,且盈利规模要能够完全覆盖前期亏损。

四是饲料成本大幅增加。 受各种因素影响,本轮周期饲料成本明显高于过往,生猪育肥饲料价格目前已经超过4元/公斤,高饲料价格为猪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专家说年前国内猪价见顶成立吗 ?

年前国内猪价是否见顶,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供需,但由于在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中占比较重,同时也受政策调节左右。

从母猪的结构优化来看。 根据涌益咨询统计的数据,高性能二元母猪占比已从2021年6月份的58%提升至2022年的80%以上,随着母猪结构优化提升,行业PSY不断提升,这为年底生猪出栏形成增量。

从配种率修复来看。 从2021年12月开始,随着养殖利润提升,配种率逐渐修复,按照生猪生长周期,则对应的是2022年10月份之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按照前期能繁母猪变化情况来看,虽然一季度仍处于去化阶段,但由于配种率修复,修补了产能去化减少的生猪出栏量,实际出栏量或有增加。

从生猪出栏均重来看。 伴随着生猪价格上涨,出栏均重也从春节前的117公斤增加至10月份的129公斤,累计增幅已经超过10%,且处于历史偏高水平。出栏均重大幅提升意味着猪肉供应量的增加,预计年底出栏均重仍将升高,对猪价上行形成压力。

从需求端来看, 每年的年底行情都会到来,但不同的是涨幅不同。今年消费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仍是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从政策端来看, 11月4日第七批储备猪肉投放,表明“保供稳价”仍是当前调控的主旋律。

综上所述,预计四季度猪肉供给和三季度相比仍然呈小幅增加趋势,但由于年底为一年中猪肉消费最旺盛的季节,对猪价有一定支撑。猪价能否突破10月20日的高点,将取决于以下两点。

一是当前 压栏和二次育肥猪的释放节奏 ,如果近期出栏加快,则在节前消费旺季启动后,因缺猪猪价或将出现新的高点。

二是 终端消费能力能否有明显提升 。若近期疫情防控明显好转,在春节效应的带动下,将刺激猪价继续上行。

总之,后期若有新的利于消费的重大利好因素出现,猪价或有突破前期高点的可能,若仍保持目前的发展预期,则即使在消费旺季的带动下,猪价有所反弹并突破前期高点,但幅度也不会太大。从这点来说,专家说年前国内猪价已见顶的确成立。

搜索建议:
热议

 198元一位!大闸蟹、肥牛火锅随...

“秋风起,蟹脚肥”又到了一年中吃螃蟹的最佳时节,此时的螃蟹膏肥肉厚,绝对是吃货的福音。同时,也是中国人常说“贴秋膘”的时候了,此时敞开肚子满足下口腹之欲。这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