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下星期去米兰”个展登陆藝術門,艺术家朱金石:材料即思想,而非思想创造材料

时间:2022-09-11 16:21:43 热评 我要投稿

近日,艺术家朱⾦⽯的最新个展“下星期去⽶兰”在藝術門画廊展出,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2019年底⾄今的新系列作品,包括以丙烯为媒介的厚绘画以及⼩型油画颜料作品。展览题目来⾃他的同名绘画作品《下星期去⽶兰》。

藝術門画廊“下星期去米兰”展览现场

在此次展览中,朱金石的两个新系列所引⼊了新媒介与⼯作⽅法,既是对过往绘画实践的⼀次⾃我挑战,也是对绘画作为空间构建的观念延伸。他在丙烯绘画中使⽤不加稀释的颜料,媒介的⾃⾝流动性带来与油画颜料截然不同的反馈,在流动与凝固的对抗之间,⾼饱和度⾊彩的叠加逐渐形成⼀种发散式的空间结构。

朱⾦⽯1954年⽣于北京,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肖像摄影师:杨超)

缘何展览被命名为“下星期去米兰”?为何是米兰而非其他城市?对此,朱金石解释说,这里的米兰并非旅行计划的目的地,也不是曾经的旅程回忆,而是⼀个绘画幻游者的旅程时一种在脑海中构建的“艺术之旅”,也暗⽰着展览作品中所呈现的浮动绘画的特质。这是朱⾦⽯的常态,久居⼯作室的他,常以虚构、甚⾄反逻辑的意象为作品命名。

在展览入口处的墙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同名作品,画面中大片的蓝色,与明亮的黄色、暗沉的紫红色相互混合、交融。艺术家保留了色彩混合瞬间产生的堆叠纹理,丙烯颜料带来的光亮质感,为画面又叠加了一个层次。

朱金石,《下星期去米兰》, 2021  布面丙烯 160 x 140 cm

纵览近两年朱金石的创作,你能明显看到他逐渐调整原有的⼯作媒介和⼯作⽅法。他开始尝试从画⾯的任意⽅向开始⼯作,⽽每⼀次⽅向的改变都是新的开始,上下(前后)左右的关系不断被打断、重置,这既打破了绘画过程中的惯性,也不预设特定的观看视⾓,满幅构图的画⾯也让视线⾃然延伸散⾄画布之外的空间。

作为中国最早的抽象绘画和装置艺术实践者,朱金石自1990年代开始,到2012年逐步确立了“厚绘画”的概念。同样使用非常厚实的颜料来进行绘画,但朱金石的“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厚涂法所着意表现的立体感,他更强调的是颜料本身的质感,或者说是“厚”的质感带来的“重”的体验和压迫感。材料、体积、时间、空间相互作用,构成作品的开放性与变化性。

藝術門画廊“下星期去米兰”展览现场

犹如调⾊板⼀般的颜料景观构成了⼀组组朱金石疫情期间创作的小型油画颜料绘画,与丙烯绘画的⼯作⽅式相似,艺术家将每组四幅的画板,放在两个或四个可移动的⼯作桌上同时开始创作,3-8公分型号的不同宽笔⾸先在数⼗张调⾊板上进⾏调⾊,调⾊在同样⼏个可移动的⼯作桌上进⾏,这样以便艺术家随时从某⼀任意⽅向开始创作。桌⼦的⾼度让他能够以类似⽔墨、书法的⽅式“运笔”,笔尖的颜料则在⽴体笔法的推进下生成色彩之间相互纠缠的空间结构,不同画板上的⾊彩呼应则形成⼀种奇异的跃迁。

藝術門画廊“下星期去米兰”展览现场

对艺术家而言,现实空间可能只是⼈类经验的狭窄观看⽅式,看不⻅的多维世界才是探究真实空间的唯⼀线索。对多维空间的想象⽆疑受到天体物理学的影响,弦理论假设将最⼩的物质单元归结为“弦”,弦的震动犹如⾳符奏响⾳乐⼀般,正是弦的不同组合构建了多重的空间维度。

《璀璨的六月》 布面丙烯 180×320cm×2 2021

如果说厚绘画是对多维空间的想象⽅式之⼀,那么,丙烯绘画的流动⾊块、空间扩张则是对多维的进⼀步抽象演绎,⾊彩的跳跃、笔触的联动、空间的叠加在画⾯内外形成两层空间嵌套,提⽰出仰望星空般的弥散视觉体验。

展览中,作品《我没看到彩云遮月》的⾊彩空间是多⽅向的,从画布四边向外延伸:整体的⾊块结构暗⽰着如云彩飞动的⽔平⾛向,⼏处垂直的笔触和痕迹保留了⾃然和控制的微妙平衡,为画⾯带来向下的势能。在展览的其他丙烯作品中,多向的笔触⾏进带来⼀种⽅向感知上的迷失,这样的⼯作⽅法不但对绘画的过程带来挑战,也完全改变了绘画的观看视⾓。

《我没看到彩云遮月 四》,2021,布面丙烯,140 x 160 cm

朱金石对于颜料有特殊的感受和偏爱,不管是绘画或是装置,只要能够激发出更大的可能,他都会尝试,看不到终点,有更多的限度需要打破。

假设常规尺寸丙烯绘画的流动⾊块和⼩幅油画的⽴体笔触可以想象为“⾊彩之弦”,想象为两种不同频率的空间扩张和运动。那么,在最后⼀个展览房间中的⼤型多联丙烯画作则试图呈现⼀个更⾃由、更壮观的多维图景。在这幅作品中,固定在长竿⼀头的颜料刮板穿⾏于画布表⾯,所到之处留下如车辙⼀般的痕迹,同时伴随涂抹、挥洒所产⽣的叠加肌理共同幻化出⼀⾸磅礴的⾳乐。未知的维度似以琴声奏响,回荡在我们的视觉和认知边界之外,难以捕捉却变换⽆穷。

藝術門画廊“下星期去米兰”展览现场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朱金石的对话:

福布斯中国:在近两年的创作中,能明显看到您逐渐调整原有的⼯作媒介和⼯作⽅法,可否和我们聊聊其中的“改变”是什么?

朱金石: 这次在藝術門展示的作品是近三年压缩后的成果。这些作品在2018年之前只是蛛丝马迹,譬如1988年我在柏林曾经画过一年的大尺幅丙烯绘画,而小尺寸厚绘画也是在1990年开始的。但是它们经历的时间比较短促,没有形成系统。

2019年底疫情发生后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艺术。所谓的变化准确说是静止状态下的变化,艺术如何在静止状态下存在、如何在特殊情况下存在?我的个展《下个星期去米兰》可以很好地看到三年之中我的生活和工作。

《白色笔触》 棉麻油画颜料 100×70cm 1983  

福布斯中国:在您看来,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比如说和以往的作品相比,此次带来的两个新系列最大的区别是?)

朱金石: 耀眼的白色。丙烯绘画的白色在绘画系统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它或者直接凸现在笔触划痕的两侧,或者藏匿在斑斓绚丽的色彩缝隙之间,白色在丙烯绘画中展现出色彩中的色彩,它是超自然的,也是绝对工业化的,更是设计的产物。白色超越观念,它是感官的宠儿。

相反,小尺寸作品继续延续着厚绘画的方向前行,小尺寸使绘画的路变得窄小,但窄的路更容不下同行者。艺术永远属于一个人,或许小尺寸绘画真正符合这样的原则。

福布斯中国:一直以来,您都在努力探索材料的文化内涵,哪些材料是您艺术创作中特别喜欢的?

朱金石: 材料即思想,而非思想创造材料,观念艺术有一种误解,想法一呈形成,艺术即已实现。现成品只是艺术的一种比喻,而非全部。我对任何材料没有偏爱,只是选择离自己最近、最方便的。我更喜欢节约材料,一旦使用了某一种,我希望至少可以保留一百年。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绝不会挥霍材料,当我看到一个展览使用了大量材料并随之丢弃后,会产生反感。

藝術門画廊“下星期去米兰”展览现场

福布斯中国:可以和我们描述下您个人的“艺术语言”吗?厚厚的颜料倔强地贴在画布上如同浮雕/雕塑,是怎样的环境造就了您现在的艺术表达?

朱金石: 很多人告诉我想用手触碰作品的颜料表面,这种触动的潜意识超出了视觉和观念,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但这正是厚绘画的风格魅力,不仅在视觉与观念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提供了触觉的冲动。

确切说,我是在2000年开始思考反观念、反装置艺术,认为它们已经被強大的艺术体制所束缚,我发现反对的方法就是直接绘画。

福布斯中国:从架上绘画,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朱老师探索了多元的艺术呈现形式后,在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

朱金石: 艺术的本质是南辕北辙,不要对潮流期待太多。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占据优势。

《水面上的宣纸》,行为,北京,1995

(照片中可见滩涂上的芦苇及月亮在湖底折射的光)

福布斯中国:到目前为止,您觉得自己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作品是哪一件?有没有特殊原因?

朱金石: 1995年在北京做的《水面上的宣纸》。这是我最重要的作品,简单到没有,完成的过程只是几秒钟。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这件作品的意味就越深,这也说明这件作品保留的非常长久,尽管宣纸已经沉入湖底化为泥尘,但在艺术上却变得更加永恒。

这样的作品千载难逢,因为简单,完成的机会只有一次。很难再找到这样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不是给观众做的,也不是给美术馆、收藏家做的,只是给自己和几个朋友做的。

《反弹的黑键》 布面丙烯 六联320×420cm 2022 

福布斯中国:您认为中国的抽象艺术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哪里?

朱金石: 中国的抽象是有形的,西方的抽象是没有形象的,或者说是精神给予的形象,这个形象由形式产生。东方的无形是不可言喻的,不可用形式表达的,它是艺术之外的、古人对最大世界给予的想象。今天在中国能够看到的抽象艺术更多来自西方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这些抽象的现代风格或当代风格。

这就是说,中国抽象艺术与西方抽象是一致的,区别只是时间上的差异,而非理解上的不同。但是更重要的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中国艺术家的风格决定了中国抽象艺术,这个风格不是依据传统,譬如赵无极,而是依据对当代绘画的表达。

上世纪70年代的韩国单色绘画试图追寻东方传统的无形,但是我们看到的作品却是非常极减主义的。但这并不影响单色绘画的价值,这是现代主义的一种现象,在这个时期的亚洲艺术家都属于这样的现代主义。

《青绿山水》 布面油画 50×40cm×4 2022 

福布斯中国:您认为现时的国内当代艺术的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朱金石: 今天的艺术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市场繁荣期,当代主义已与金融、财富、权力、奢侈、品牌、流行成为共同体,世界改变艺术,艺术也参与社会,这种参与是一种去政治化形态,是把艺术家个体放在主导位置的新兴潮流。

当代艺术必将成为21世纪的挽歌,它由绚丽璀璨登峰造极,也将最终坠入深渊成为人类悲剧的见证。

福布斯中国:经历过此次疫情后,您从中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和启发?是否会对您此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朱金石: 疫情带来的社会变迁已经远远超出个人对艺术的态度,这是时代的分隔,尽管近在咫尺一切仍然平静。但分隔带来的平静只是表层的,对待未来的不可知仅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是一种盲目,我们需要认知危机即在身边,世界并非安全。我的艺术将会成为省电模式。

朱金石位于平谷的工作室

福布斯中国:今年或明年,还有哪些新展值得我们期待吗?

朱金石: 我很少参加展览,大部分合作是与藝術門、唐人、博伦波三个画廊。今年增加了Yan Art、元典美术馆两个展览,主要是为了确认绘画与空间的关系。我会在每一年中安排一个个展,很少接受联展的邀请。

我想我会用更多的精力专注小尺寸厚绘画和大尺幅丙烯绘画。我未来的工作是省电模式,未来的展览则是经常断电模式。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动

涵盖沙龙、晚宴、论坛、展览、品鉴会等形式

畅谈健康、消费、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趋势

致力于打造生活爱好者与创新者的跨界交流平台

见证中国新消费时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