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国城市名阳盛阴衰,含阳字的城市名竟然比含阴字的多得多

上图:沈阳,古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由于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故名为沈阳。

中国带“阳”字的地、县级市共有117个,分别分布在15个省,其中包括沈阳、咸阳、辽阳、洛阳、襄阳、衡阳、岳阳、贵阳、德阳、邵阳、朝阳、安阳、濮阳、简阳、资阳、南阳市、信阳市、荥阳市、庆阳等等。

上图:洛阳,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洛阳市的城市名字是因为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而得名。

如果详细了解了中国古代建城的选址地点就会发现,建城后大量人口集中,水源供给是必须考虑的前提,这就确定了城市选址必须倚江河湖等水源条件的便利所在地作为首选,这就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在充足水源边的原因。

上图: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古城与汉江。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中国城市建在水边为何多选在江河之北呢?因为中国的整体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南岸更加容易受到水流侵蚀,相对北岸为来说,南岸的岸线更有可能是凹岸线,加上北风比南风厉害,在冲刷河流的过程中,河岸的曲率会逐渐变大,容易侵蚀造成溃堤。所以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选址水之北更适宜建城。

上图:江苏省江阴市长江岸边的生态环境。

根据大数据盘点,中国带“阴”的城市加县名共有9个,它们是山西省的山阴县;河南省的汤阴县;山东省的平阴县与蒙阴县;江苏的江阴市与淮阴县(区);湖南省的湘阴县;陕西省的华阴市与汉阴县。过去江苏省有个淮阴县,后来将名字改成了淮安市了,个中原因不清。

终上所述,城市建在水北受水患比较少,堤防相对江南安全,气候相对江南更加舒适,所以建在水北的城市远远多于水南的城市,“阴”与“阳”由此失衡。

搜索建议:
热闻

 【歌词】新南飞雁 / 歌手:阎琰

新南飞雁演唱:阎琰作词:阎琰作曲:阎琰歌词编辑:文超835572916歌词千寻情已断爱已凉只剩回忆空惆怅你的心如刀枪爱过之后都是伤我只有忍住泪化作孤雁去飞翔一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