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闻

《一年一度喜剧大会2》,还是你会整活儿

时间:2022-10-02 05:10:12 热闻 我要投稿

《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第二季上,李逗逗的失恋独角戏完成之后,马东问表演指导刘天池,一般喜剧俩人发疯就够了,一个人演的话,是不是确实得“神经”着来?

刘天池被问得无语,但还是很认真地回答了他,说独角戏一般都是自己跟自己的纠结啊较劲儿啊,产生一个具象斗争,才能把冲突搭建起来。

马东还是使坏:

那就真神经嘛!

说实话,不管是脱口秀还是舞台表演,喜剧要把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放大夸张地呈现,多多少少要有点神经病才行。

去年喜剧大会上在突围阶段就很惊艳的《三毛保卫战》,就把普通人脱发的段子发扬光大,三个人演三根毛,但每一根都是脑袋上的士兵,都有各自的名字,两边脑袋分别叫东西部战区,失落的头发叫牺牲的战士……

头发的主人无法承受加班熬夜焦虑的痛苦,“头发的宿命就是脱落”,整出了哲理的高度,但看的时候就觉得又现实又神经~

今年一开始的《全民运动会》就是另一种神经,把日常生活里的行为结构成“运动”,但又出其不意。

没有剧情,不讲故事,台词几乎没有,只有一点旁白解读,但就足够逗笑观众。

核酸互测;

送孩子;

演出组合表示他们的节目都是一些“非常扯的东西”,但效果也就从这种鬼扯的离谱形态里来。

第二季喜剧大会,整体质量要比第一季高出不少,仅仅是突围赛的前两期,一共6个节目就有4个直接晋级,剩下两个其实质量也很不错。

很多节目的共同点都在于,把当下生活里的很多熟悉场景重新提炼,再用一种神经病的状态演出来。

地铁逃票;

地铁出站;

比如第一个炸场了的《虎父无犬子》。

说的是“孩子的毛病都是来自家长”这种老生常谈,但家长把老师嘴里孩子“不着调”“抓不住重点”、“上课交头接耳”、“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全部升级。

父母同时偷吃方便面的那段,完全是学生时代的重现,童年时代的一些行为到最后会写进基因里,传给下一代。

以为是个人行为,结果是家族遗传。

本来老师家访是为了联合父母教育孩子,结果看到父母之后发现父母更需要管教,于是又要打电话给父母的父母,却发现父母的毛病同样来自于上一代;

到头来老师自己的孩子也从家长身上学了很多无语的习惯,老师当父母的时候同样毛病多多,这本身就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种剧情其实春晚上经常演,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会照见父母的一切问题,但是最后终归会走向煽情,励志但没意思。

就跟很多失恋的桥段一样,无非都是那几样,但去年皓史成双的《世上最美的女人》,女生无理取闹,男生晕头晕脑,是另一种“没头脑和不高兴”,处处都是老梗,但又特别出彩。

但又因为包袱处理得很巧,黄渤也评价说“演得很好”,因此出场靠后照样得到高分。

此后俩人的很多作品也都是这样从情侣间的细碎小事入手,最大程度唤起共鸣,俩人甚至成了当年最甜BG,超越其他一切S+级别作品中的顶流。

今年李逗逗的独角戏《再见》同样说失恋,分手后的女生在等男生回来拿行李,既放不下对方又要展现自己“没你更好”,想让对方高看自己一眼,从而后悔自己的选择。

但结果却是她自己患得患失反复横跳。

看起来确实是个神经兮兮的女人,但她的纠结大家都能看明白,最后的收尾类似去年江东鸣的《生日快乐》。

小小煽情但是很温馨也很有韵味,就避免了流俗。

目前的最高分《排练疯云》把线上交流的无数小状况都抻开了演,断线,延迟,忘记开麦,聊天虚拟背景虚拟头像,美颜……

要素过多,仿佛在窥视无数人的生活~

宛如去年突围时候蒋诗萌的《互联网体检》,广告又多又长,付费才能看全片,想快就要买加速包……

全是逼疯普通人的点。

前两期节目里我最喜欢的是《黑夜里的脆弱》,讲的是社畜频繁加班甲方反复无常,自己年龄增长事业无成情绪不稳定。

主要设计类似去年大斧子的《浪漫喷雾》,开灯时候正能量小天使气氛之王,关灯就成emo衰仔丧气满满。

这个内容同样不是很新鲜,但胜在演员阿奇把开关灯的状态控制得特别好,两种截然不同的癫狂切换自如,表演能力不行根本无法驾驭。

这种状态怎么说呢,就又很像去年逐梦亚军的杀手和僵尸,杀手听到音乐就迷失自我,僵尸则是在不同指令下秒切,都是无限考验演员的硬实力。

而另一位阿成虽然不是矛盾的焦点,他却能在相对平静的角色中兜住对方的表演,一声声“哥”说得特别自然,有抚平癫狂的神奇作用。

所谓“人格分裂”不过是现实中需要承受的太多,又无处排遣,只能在黑暗中释放出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自我。

就像张弛演的老师抱住蒋龙说“出戏了孩子,出戏了”,仍然属于喜剧手段,却让人心酸。

这俩演员“阿奇与阿成”刚出来的时候,遭到一种喜剧演员的抵制,说他俩长得太好看,“不把喜剧当回事~”

“长得非常不好笑!”

让我瞬间想到徐志胜当年说自己一出来就让人有信心:

这个好笑啊~

可是如果表演得好,长得好看也不会成为包袱,满脸大褶子一样会讨人喜欢。

阿奇叫郭耘奇,本身是个社交恐怖分子,走到哪都能控场的那种,可又特别脆弱;

他来演绎深夜emo的分裂人,本身就是双重内涵。

我之前完全没听说过他,去看了一下,是根正苗红的科班,身高长相都OK,但之前只演过一些非著名电视剧里的配角乃至酱油。

参加喜剧大会的绝大多数演员都是这样的身份,科班出身,专业过硬,但由于种种原因出道多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很多话剧演员是业内的佼佼者,同行听到都膜拜,可是观众完全不知道。

郭耘奇这样的履历,在圈内的不知名演员这层应该是比比皆是,他的作品念出来还比蒋龙的《逐梦演艺圈》好一点呢~

如果只看咖位,他们当然是入不了眼的,但从舞台的表现来看,他们不知道比多少资本强捧的所谓顶流要高出多少个段位,两者能力根本不是同级的。

《排练疯云》里的三位演员和王皓张弛都是话剧社的同事。

李诞说“你们这个话剧社这么出人的吗”,可能吧。

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这种“埋没”的情况过于普遍,没有资本人脉挤不到腰部以上的从业者,大量滞留在无人知晓的地带。

就跟脱口秀一样,徐志胜说“这行怀才不遇的人太多了”,李诞会不懂吗?

《排练疯云》最后三个人的唱跳就说了眼下的困境,本来就不挣钱,剧场还停摆了,如果再不出来找出路,就没活路了。

这种情况或许黄渤和于和伟都深有体会,他们最终都是成名了的,但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同样是前路漫漫看不到未来,这种无人在意才是最熬人的。

但凡有个窗口能被人看见,都是一种幸运机会。

但那英,是的又是那英,就非得在这里KY,明明是鼓励对方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努力总会有收获。

说出来的却是:你们不用担心,可能你们45岁的时候才被人追捧。

演员都懵了,现在才30,还得等到45?那万一45也不行呢?

会不会说话啊大姐。

之前都吐槽说那英今年是不是缺什么喜剧的KPI,还是说李诞欠了她什么的,怎么走到哪都带着她。

年少成名一路顺畅她如何理解别人的不易,而且还做不到闭嘴,真的太闹心了。

老师说的真对啊,“长个好嗓子,配个狗脑子。”

anyway就是,去年看完喜剧大会以后,深深觉得其中绝大部分演员都十分值得狠狠红一下。

今年这第一场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这群人里一定又能有人脱颖而出,打开属于自己的窗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又有神经病要红了~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确实足够快乐,但舞台更大才是真正的发展。

上次说徐志胜真诚善良的时候,后台就有留言,说大家都认为“观众缘”是玄学,但看他们就知道,观众喜欢的就是真诚,对观众对表演对生活都充满真诚,就足够动人。

说的可太好了。

去年后来导师们都评价蒋诗萌,说她无论是主角配角,都能完美拿捏,“认认真真地装疯卖傻”,从不惜力。

马东说,喜剧最大的功德,是你说你自己的故事,但却感动了别人。

这种“感动”,就是认真的结果啊!

看到一则八卦,说徐志胜如今年入惊人,虽然没有208w,但也不是普通人能仰望的级别了。

八卦里有点酸,说演员还要花钱维护自己外形,徐志胜他们完全没有这种顾虑,连这笔大开销都省了。

那演员们觉得吃亏了可以不花这笔钱,用演技支棱起来啊~

我先是觉得传闻不够真实,再说就算真的是这样,那我也支持志胜们这样有专业输出的人拿大钱。

快乐多难啊,他能让这么多人快乐,难道不值得发财吗?

听到广智说不穷了,可太高兴了~

希望所有认认真真搞事业的人,全都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