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再访潇湘之七十五 娄底篇之十五 双峰县十一 曾国藩故居(11)

曾国藩的“公记”藏书楼下来,在富厚堂西北角围墙内小山坡树林之中,有一栋独立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叫思云馆。思云馆建筑面积676平方米,曾国藩自称其“五扛间而四面落檐,即极大方矣”。思云馆虽然经140多平的风雨,应保持初建时基本原貌。原因是解放后,这楼作为乡卫生院。1998年乡卫生院迁,进行了修缮。

思云馆大门悬挂“思云馆”三字红底金字巨匾,字为曾国藩手笔,两侧联为:“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一个壁静;勿忘勿肋,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咸丰七年(1857年)其父曾麟书去世,正在江西与太平军交战的曾国藩及其弟曾国荃,回籍奔丧、守孝(三年)古代大小官员没有圣命是坚守时间的。此时,父母双亡,为了纪念双亲,他取古代“望云思亲”之意,在家亲筑思云馆。居丧期间,他“恪守礼庐”、“读礼山中”,即常居思云馆。在这里深刻几年来,抗击太平军遭遇的种种挫折和失败,处境十分困难。有借“在籍终制”之机,不想复出带兵。

其实这不是曾国藩的真实想法,是有名堂的,想与咸丰要条件,要实权,与咸丰“扳手腕”。他时只是个兵部侍郎,没有一点地方权力,他想让咸丰授个地方官的职务,以便为湘军筹饷。于是,同年6月上奏,以尽孝道之名请求在家守孝期满(3年)。咸丰天真地的认为曾国藩一心尽孝,竟然批准他了,并下谕旨把曾国藩兵部侍郎的实职,改为虚职署理兵部侍郎。以顺应曾国藩其孝子之心。

曾国藩,看咸丰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7月又上奏,亮出底牌:“以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绝不能以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恐终不免耽误大局”。咸丰曾国藩上奏,明白曾国藩的用意,咸丰大怒,下旨让曾国藩按照守制的规矩,老老实实在家守孝,把署理兵部侍郎也给免了。曾国藩弄巧成拙,郁闷自不能言表,只好真的在思云馆看书写字思过了。

不过到了咸丰八年(1858年),江西、冮苏、浙江、福建局势大变,太平天国经天京内讧后,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轻将领后,再次攻城夺地,声威大振,势不可挡。这时咸丰不得已只得再次让曾国藩出山,但是在职权上毫不让步,还是让前职兵部侍郎的职务领兵征战。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用于镇压太平天国唯一主力部队,在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歼灭,咸丰手中无清兵所用,只靠“湘军”了。在这种情况下,于是给曾国藩加“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不久即改实授两江总督,并任其为钦差大臣,节制江南水陆各军。在特殊情况下,靠运气曾国藩实现了自己的野心目的,最终赢得了与咸丰“扳手腕”的胜利。

入馆有2003年11月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恭立的曾国藩塑像。里边有曾国藩的书房和卧室,有他的文章、日记、书法、图片。书房门口挂着一幅木刻黑底绿字的对联,是曾国藩写的,联云:“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心怀”,卧室里还有联:“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一水活,淡极乐生,反应当时他反籍终制,由高官削为民的心态。

思云馆后,有条路直通后山,古樟蔽日,郁郁葱葱,中途有歇山顶楼阁一座,最高处有一像碉楼的建筑,称为鸟鹤楼,估计是起防守之用。一旁有一亭为绿杉亭,下面是故居后花园,景色尽收眼底。

曾国藩故居,就像一页翻开的中国近代史,曾国藩用他卑鄙无耻的心身,用他家乡数十万“湘勇”的鲜血,来拯救涎喘一息的清王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清王朝还是被革命的洪流所埋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双峰县  双峰县词条  娄底  娄底词条  潇湘  潇湘词条  曾国藩  曾国藩词条  故居  故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