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川渝不信眼泪,不能只让四川“牺牲”

时间:2022-08-26 09:03:00 热博 我要投稿

今天一条热搜特别搞,叫“川渝人民要哭了”,这又是一次将灾难“娱乐化”的操作,这词条下面带有不少让人不舒服的调侃。

比如:四川是火盆还是红油锅底?

比如:“四川重庆和退烧无缘”

比如:“今年夏天的心脏在川渝啊”

这类调侃也许并没恶意,但却在不断压低大家对于灾难认识的严肃性。

正常点上一个“川渝灾情实况”,不要去娱乐化灾难,有那么难吗?

实际上这次川渝的灾情是一次严重旱灾,老人热射病死亡,山林失火,居民限电,工商停电,工厂停工。

只是偶尔的能从一些较正常的不调侃的微博里,看到这场灾难的一个侧面。

在灾难面前如果主流媒体不下场,就缺少直面现场的报道,大家了解的越少,越容易对灾难娱乐化。

酷暑下,川渝地区高温最严重。

川渝高温持续两个月,下雨不超过五次,动不动就停电。

你见过这样的地铁吗?不是灯坏了,而是限电。

限电下的办公,用冰块降温。

部分老居民楼,限电导致停水,三四十度的天还必须提桶带水回家。

没人会在看到这种停电通知的时候笑得出来的,苦笑也不会有。

城市地区都是如此,农村的状况可想而知就更难了。

川渝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这些人都是弱势群体,连上网发声的能力都没有, 忍受灾难,却无法告诉外界正在忍受的灾难。

三四十度的高温老年人哪受得了,田里庄稼全都枯萎,老人心疼庄稼,更会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去施水和采摘,非常容易中暑。

更可怕的是山火。

重庆北山坪、大凉山、巴南、大足、铜陵、开州等地,先后爆发山火。

火龙直冲山顶,这些地方不少都是重庆人常去放松休闲的,可在极端高温下,干燥的山林成了最大隐患。

从家里就能望见对面山坡的明火,当地组织数千力量进山灭火,可北山坪的山火,在扑灭一次后又复燃。

复燃后比第一次还要凶猛,将北山坪靠着长江的那头,几乎都烧完了。

一旦山火蔓延成这种状况,就不能再上人去洒水灭火了,而是直接在周围挖隔离带,阻止火势再扩大和蔓延。

周围居民以及大批志愿者也都赶到现场,帮助消防人员一起灭火,绝不能让火势烧到山下来。

凶猛的山火过处,草木全烧完,一些树干看起来没有燃烧,但实际里面都烤干了。

这些就是前两天20号前后的事,极端高温下重庆北碚区连续几天45度,涪陵地区从8月17号开始,就都是41度或以上。

停水、停电、干旱、中暑、热射病、山火,极端高温下要承受的灾难不是一句“川渝人民都哭了”,能盖过的。

而在四川受灾的时候,上海也开始了反应。

上海关闭景观灯光照明,开始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外滩著名景点一片漆黑。

为什么四川受灾,上海要开始限电?这是种责任更是种应该的态度。

因为上海20%的电,都是从四川来的。

四川号称千河之省,水资源极为丰富,于是全川水电站多达3962座。

四川全省的发电量等于湖南、江西、黑龙江三省总和,四川发电量比英国还高,且四川80%发的都是干净无污染的水电。

正因如此,四川一直在为国家默默做着“西电东送”的贡献。

西电东送,整体实施从2001年开始,距今搞了20年。

拿去年来说,四川一年往外送电1300亿度,而且都是干净廉价的电,送出去的一度电平均才2毛。

四川往东部送电,一度电才2毛, 这也是为什么叫做“西电东送”,而不叫“西电东卖”。

这也就是在中国,其他国家不可能做到这种全国一盘棋的统筹,更不可能便宜到仅2毛一度电。

四川为东部用电一年节约了上百亿元,而四川自己,一年仅能从外送的1300亿度电里,获益42亿元。

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应该节约用电,关闭非必要景观灯光的原因,上海20%的电正是来自四川。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那么四川那么多电,为什么还要限电呢?

主要原因两个:

1,干旱缺水

2,水电无法储存

持续高温致河水枯竭,没水没发电,80%靠水电更是让电力紧张。

另外四川水力发电都是径流式的,而非蓄水式的,就是来多少水发多少电,本身不能调节水流大小。

夏天水流充沛的时候就多发电,可发的电是不能储存的,就往外省供电。

但今年遇到极端气候,7月来水电发电量降幅高达50%,导致发电荒,加上西电东送是国家统筹的政策,四川大型电站如何分配用电,自己无权分配。

很多都是电站建造之前都已经框架协议签好的,所以没有办法说四川不往外供电了,把电留在四川。

那么其他省份往四川送电行不行呢?

比如陕西最近就全天满负荷给四川送电,送电累计达15亿度。

只能说其他省送电给四川,有点用,但不是很有用。

注意新闻标题里的三个字: “满负荷”。

强调“满负荷”,不是陕西就只能送15亿度电,而是四川只能接受15亿度电。

四川特高压电网还在逐步完善中,最大承接为500千伏电力的输送。

这个限制的存在,让他地就算想给四川猛灌电力,也灌不进去。

像是甘孜和阿坝的水电站,有大量电力,可却送不到成都重庆,就是这原因。

至于有提议说在四川多建太阳能,用光电补充水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叫 “蜀犬吠日”。

四川多雨,狗都看不见太阳,难得见一次太阳,就高兴得吠叫。

四川盆地恐怕是全世界日照最短的地区之一了。

在四川搞太阳能,有点不现实,唯一可能利用点太阳能的地方,是川西那块的康藏地区,但是成本颇高。

而现在最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这种极端高温天,是百年的偶发状况,还是“新常态”?

今年北半球那条线,从东热到西,无一幸免。

明年还会不会发生?后年呢?

科学界的普遍共识是,随着全球暖化的发展,极端气候的发生频率将越来越频繁,范围和程度也将越来越大。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过去“百年一遇”的灾难,现在“五十年”就能遇到。

而“五十年一遇”的灾难,“十年”就能遇到

四川上一次发生极端干旱,是十二年前。

2010年,四川也是极端干旱。

当时气象局专家解释:因为是极端气候事件,因此不适合和往年干旱作比较。

最后还强调,在可预见的未来,类似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

2010年的四川干旱,距今12年,依照全球暖化加剧,极端气候频率增加的特点。

下次四川再遇极端干旱,可能在6-8年之间。

灾难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你无法排除未来四川再遇极端干旱,再发生大规模限电。

那么怎么办?应该为可能到来的灾难做好准备。

最好的办法是煤电的适当补充,以及特高压的建设。

因为过去没发生极端旱灾前, 所有规划想的都是怎么把四川的电“送出去”,也没人会想怎么让外面的电“送进四川”。

过去谁考虑让外面给四川送电,就像考虑你去给马化腾捐款一样可笑。

但是当持续2个月的高温后,四川也缺电时,就应该在未来五年内,将这规划考虑进去。

不能只期望极端天气,别来。

更不能让四川,只为东部“牺牲”。

觉得好的朋友,帮忙点下赞哦,感谢您的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