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动物界全系列】新蛛亚目—跳蛛科(一):巴韦蛛

新蛛亚目—跳蛛科(一):巴韦蛛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螯肢亚门

蛛形纲(蜘蛛纲)

蜘蛛目

新蛛亚目

蝇虎总科

跳蛛科(蝇虎科)

 

跳蛛科(学名:Salticidae)又名蝇虎科,是蜘蛛目的一科,也是蝇虎总科的唯一科。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约有3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类较多。中国南方的种类和数量都胜过北方。

1.形态特征

跳蛛的8个眼分3列。第1列4眼在头胸部前端的垂直面上,中间两眼(前中眼)特别大,两旁的眼(前侧眼)较小,均有磁质光泽。第2列眼(后中眼)位于头胸部前部背面,相当小,往往被毛挡住一部分而不易看清。第3列眼(后侧眼)常与前侧眼大小相近。如用线把这8眼连起来,可以看到它们组成 1个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眼区。跳蛛的视力在无脊椎动物中最佳,许多种类能分辨10~30厘米远的猎物或其他蜘蛛。

跳蛛的体色绚丽多彩,在阳光下常呈现金属光泽。雌、雄蛛的体形和大小差别不大,但色彩和斑纹常有明显的差异。雄蛛遇雌蛛时,挥舞其艳丽的第 1足,体左右摇晃,向雌蛛求偶。如雌蛛为同种,则用足作出回答的讯号(见图)。跳蛛常在树皮下、叶下、落叶丛或墙缝等处结两端开口的薄囊状巢,在其中产卵,守候卵的孵化,并在巢内越冬或隐蔽。

跳蛛科常见的种类有:蝇虎善捕食蝇类,在田间与室内的墙和窗上徘徊;蚁蛛体细长,头胸部的前部隆起,像蚁的头部,第1对步足向前举起,像蚁的触角,腹柄延长而明显,如蚂蚁的腰,是蜘蛛目中拟态的典型例子。

2.繁殖方式

体长多数不超过15毫米 。体多短粗而稍扁平 。8个眼分3列,均在头胸部,第一列4眼,中间两眼(前中眼)特别大,两旁的眼(前侧眼)较小,均有磁质光泽。第二列眼(后中眼)、第三列眼(后侧眼)相当小。

跳蛛的体色绚丽多彩,雌、雄蛛色彩和斑纹常有明显的差异。跳蛛常在树皮下、落叶丛或墙缝等处结两端开口的薄囊状巢,在其中产卵,守候卵的孵化,并在巢内越冬或隐蔽。

3.求偶行为

跳蛛的前中眼有着锐利的视觉,能够分辨敌人、配偶和捕食它的动物,并能区分颜色。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前中眼的活动视网膜具有极强的紫外线感光能力。

到了求偶期,跳蛛就会走出巢穴,找一个宽大的植物,在花草的顶部来个“太阳浴”,依靠紫外光使自己变得更“性感”。

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学实验证实,此跳蛛必须靠这两种颜色进行两性的识别和交流。如果我们遮住任一性别的紫外光,大多数跳蛛的求偶行为就无法完成。研究人员还发现,未成年的跳蛛不会反射紫外线,只有当他们成熟后才具备这种能力。

而且身体状况的好坏影响它们反射紫外线和发出荧光的能力,不同的跳蛛就根据这些条件来择偶。很多跳蛛喜欢生活在花草和矮树丛中,这样就可以晒太阳,依靠紫外光使自己变得更“性感”。到了求偶期,它们就会走出巢穴,找一个宽大的植物,在花草的顶部来个“太阳浴”。他们通过紫外光来确认合适的种类、年龄、性别和最佳配偶。

在非求偶期间,他们就躲藏在树叶底下,花朵里或者巢穴中,以避免鸟、昆虫等有紫外视觉的肉食动物通过紫外线而捕食它们。

4.生活习性

跳蛛是唯一一种视力能与人相匹敌的蜘蛛。你要是面对面看着一只跳蛛,它也会瞪着一双大眼朝你看,这双大眼就是通常所说的主眼,位于头的前中部,用来感知大小、颜色和形状。另外六只副眼位于侧面,主要用来监测物体的移动。

跳蛛天生观察力敏锐,它不单会像名字暗示的那样,“跳”到猎物上,其能耐远不只如此。首先它们会在30倍于体长的距离外看到并且辨认出猎物,然后悄悄地追踪,其间爬行、等待、跳跃并举。

跳蛛的主眼像猫眼一样精良,但是构造迥异。我们从外面看到的是静止的,有着长焦距的角膜晶体。在每个凸面晶体之后都有一根长眼管通向复杂的视网膜。光通过视网膜表面锥形凹陷处时发生折射,这就像望远镜的镜片一样,产生了放大图像的效果。对于光谱中从紫外线到绿光都很敏感的感光体分布在四层中。人们认为,跳蛛之所以可以辨别颜色就在于这种分层的排列以及光的不同波长聚焦深浅有异。

此外,感光体在最底层分级式的排列使得蜘蛛在没有调节晶体的情况下,可以从远到近一直都对准物体。在最底层的中间区域有一个小凹坑,感受体非常紧密地排在里面。凹坑很小,只有大约100个感受体,形成大约2度的视角。然而,为了弥补这个窄角视界,跳蛛有六块肌肉附着在眼管上,这样就可以自如旋转、来回移动。一盯上目标猎物,眼部晶体就会在凹坑中投下巨大的图像,跳蛛就会通过移动凹坑对它进行监视。

通常跳蛛诱捕猎物不靠结网,视力高度进化的它们不像其他蜘蛛那样生活于洞穴的黑暗处,它们会在白天活跃地猎食昆虫。

5.分布范围

蜘蛛目跳蛛科动物,已知约有5,000种。多数小到中型。在热带最常见,但亦见于北方和北极。体多毛,色泽常鲜明或图案醒目。其视觉在蜘蛛类中最为敏锐。白天活跃,常见于阳光下。夜间隐蔽在树皮、石块或叶下的致密窝内。同种数个个体的窝常在一起。Oonopidae科的种称为小跳蛛,分布于热带落叶层及建筑物内。

6.豹跳蛛属

豹跳蛛属(学名:Aelurillu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V纹豹跳蛛(Aelurillus v-insignitus)。

黑豹跳蛛(学名:Aelurillusm-nigrum)为跳蛛科豹跳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欧洲东南部以及中国的新疆、湖南、江西、广西、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

7.巴韦蛛属

巴韦蛛属(学名:Bavia),也称包氏蛛属、巴瓦蛛属,为跳蛛科的一个属。

丽头包氏蛛(学名Baviaaericeps)是一种蝇虎科。它们是其属内最为普遍的物种。

(1)特征

丽头包氏蛛的头胸部呈褐色,有一些白毛及白斑,眼睛区域较为深色,眼睛黑色。末体长及呈褐色,雄蛛有深褐色斑纹及细小白点,雌蛛中央有一道黄色的阔带。脚幼长及呈黄褐色,但第一对长而粗壮,使其外观有点像蝎子。

(2)分布

丽头包氏蛛分布在马来西亚至澳洲,及几个太平洋岛屿。

8.菱头蛛属

菱头蛛属(学名:Bianor)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斑菱头蛛(Bianor maculatus)。

(1)贺氏菱头蛛

贺氏菱头蛛(学名:Bianorhotingchiechi),为蜘蛛目跳蛛科。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主危害作物有水稻、棉花、茶等。

①雌蛛

体长4.00-5.80毫米。头胸部呈菱形,黑褐色。眼区占头部1/2,长宽相等。前眼列端直,第I眼列位于第一、三眼列中间偏前。螯肢前齿堤2齿。第I对步足粗壮,胫节有3对腹刺。后跗节有2对腹刺,后两对跗肢无刺。腹部背面淡褐色,被黑、白绒毛,构成明显策纹,前端白毛形成弧形横斑,两侧有4对褐色横向粗斜纹,间以2对沧斑和纵向细斜纹。腹后端中央有“八”字形横纹4条。

②雄蛛

体长5-6毫米。头胸部紫褐色,除胸区后半部的中央外,整个头胸背面密被白毛。中窝处有一对大白斑。胸区边缘有一白色环节。第3眼列前后有白斑。螯肢前齿堤1齿;后齿堤1小齿。

(2)微菱头蛛

微菱头蛛(学名:Bianoraurocinctus)为跳蛛科菱头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3.50-3.80毫米。头胸部黑褐色,有金属光泽。眼区前缘、两侧缘及头胸部边缘黑色,沿黑色边缘内侧有1条细纹,被以沧毛。头胸部两侧及后缘、前中眼间、前中侧眼间及前侧眼外绿被白毛。螯肢前齿堤2齿;后齿堤1齿。胸板枣形,外缘黄褐色呈灰褐色且布黑色网纹,并有金属光泽。腹背灰色,前端1/3处有1对凹陷,其后有1条灰白相间的“山”形纹。再后有3-4条灰白相间的“山”形纹。

b.雄蛛

体长2.80-3.00毫米。头胸部外侧缘白毛细纹自第三眼列到达头胸部后端。第I步足腿节内侧有细长白毛。腹背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前缘及体前端被少量黑褐色毛,有3对浅斑。腹背中央1/4处起至后端隐约可见数条黑褐色相间的“山”形纹。

②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于广东、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浙江等。

9.猫跳蛛属

猫跳蛛属(学名:Carrhotu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白斑猫跳蛛(Carrhotus viduus)。

猫跳蛛(学名:Carrhotusxanthogramma),为跳蛛科的一个物种。分布于四川、陕西、山东、浙江、湖北、湖南、台湾、贵州等。猫跳蛛主要捕食蝇类及其它小型飞虫,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益虫。

(1)形态特征

①雌蛛

体长约8.5mm左右。头胸部宽而高,在第3眼列处最高,向头后方倾斜。头部黑色有金属光泽,上被褐色长毛。眼后端有“U”形斑纹,上被白色毛,其外侧有褐色细纹斑,再外侧有1条白色纵纹,边缘黑色。眼区方形,小于头胸部的1/2,前眼列微后曲,第1、3眼列等宽。第2眼列位于第1、3眼列的中间稍偏前。螯肢黑褐色。前齿堤2齿,后齿堤1齿。触肢黄褐色,其胫、跗节内侧有细长白毛。颚叶黑色,前端浅褐色。下唇黑色,长大于宽。胸板黑色,密被白色毛。步足粗壮,赤褐色有黑色环纹。腹背黄褐色,密被白、褐相间呈麻纹有光泽的细毛。

②雄蛛

体长7.2~8.1mm。体色较雌蛛深,多毛。头胸部前端有黑色刚毛。

(2)生物学特性

栖息稻田、旱田及果园内。

10.铜蛛属

铜蛛属(学名:Chalcoscirtu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

马氏铜蛛(学名:Chalcoscirtusmartensi)为跳蛛科铜蛛属的动物。分布于尼泊尔、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

11.螯跳蛛属

螯跳蛛属(学名:Cheliceroide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长触螯跳蛛(Cheliceroides longipalpis)。

长触螯蛛(学名:Cheliceroideslongipalpis)为跳蛛科螯跳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的海南、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12.华蛛属

华蛛属(学名:Chinattu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波状华蛛(Chinattus undulatus)。

(1)峨眉华蛛

峨眉华蛛(学名:Chinattusemeiensis),雌蛛体长4-5mm。背甲黑褐色,被有稀疏的白毛,边缘及眼域黑色。中窝及放射沟明显可见。前列4眼等距排列,前中眼直径为前侧眼直径的2倍,前、后侧眼直径等大,后中眼居中。胸甲卵圆形,被有白色长毛,边缘暗褐色。额狭,被白色长毛,额高约为前中眼直径的1/4。鳌肢褐色,前齿堤2齿,后齿堤1齿。颚叶、下唇褐色,端部色浅被绒毛。步足浅褐色,具黑色环纹。腹部卵圆形,背面灰黑色,肌痕3对,后端有浅色弧形纹5条。腹部腹面灰黄色底,有黑色斑点。纺器浅褐色。

(2)炎华蛛

炎华蛛(学名:Chinattussinensis),雄蛛体长3-4mm,头胸部长1.8、宽1.5;腹部长1.8、宽1.4:前眼列宽1.3,后眼列宽1.2,眼域长0.9。体小,背甲褐色,鳌肢浅褐色。腹部背面灰色底,后端有醒目的白斑,前半部有弧形纹。触肢褐色,胫节及附舟背面有羽状白毛,胫节突粗短、呈钩状,插入器粗而短。

13.丽跳蛛属

丽跳蛛属(学名:Chrysilla)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华美丽跳蛛(Chrysilla lauta)。

华美丽跳蛛(学名:Chrysillalauta)为跳蛛科丽跳蛛属的动物。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的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14.追蛛属

追蛛属(学名:Dendryphante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矛状追蛛(Dendryphantes hastatus)。

(1)棕色追蛛

棕色追蛛(学名:Dendryphantesfusconotatus)为跳蛛科追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蒙古、独联体以及中国的吉林、内蒙、北京等地,常生活于树林及果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2)加利那追蛛

加利那追蛛(学名:Dendryphantescanariensis)为跳蛛科追蛛属的动物。分布於巴西以及中国的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巴西。

(3)呼勒德追蛛

呼勒德追蛛(学名:Dendryphanteschuldensis)为跳蛛科追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蒙古以及中国的内蒙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蒙古。

15.艾普蛛属

艾普蛛属(学名:Epeus)为跳蛛科的一属动物。此属的模式种为柔弱艾普蛛(Evenus tener)。

(1)白斑艾普蛛

白斑艾普蛛(学名:Epeusalboguttatus)为跳蛛科艾普蛛属的动物。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的浙江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①形态特征

体长3.6-7.8mm,体型瘦长,雌蛛体色绿色,头胸背板绿色,眼域区域灰褐色或黄白色,腹背中央左右各有3-4枚黄白色斑纹纵向排列,各步足淡绿色或透明,步足端部有不明显的紫黑色斑,雄蛛体型瘦窄,体色较暗,眼域区内有红色分布,触肢端部膨大。

②分布状况

低海拔山区,体色多变,为常见的种类,栖息低矮树林或草丛。

(2)双尖艾普蛛

双尖艾普蛛(学名:Epeusbicuspidatus)为跳蛛科艾普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湖南、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3)荣艾普蛛

荣艾普蛛(学名:Epeus glorius)为跳蛛科艾普蛛属的动物。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的广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动物界  动物界词条  全系列  全系列词条  
热文

 希拉里竞选律师被判无罪

美国华盛顿特区联邦陪审团当地时间5月31日裁定,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律师迈克尔·苏斯曼无罪。苏斯曼此前被控向联邦调查局提供有关前总统特朗普和俄...(展开)

热文

 有限合伙企业是否为法人

法人是相对人自然人而言的,也是一类群体。对于在公司的角度上来讲,法人的角色是至关重要。那么,有限合伙企业是否为法人呢?独立法人的单位又有哪一些?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