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王安石(王安石与苏东坡的君子之争)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一场乌台诗案,让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贬谪生涯。公元1084年春天,一纸调令,苏轼又不得不离开黄州,到汝州赴任。途径金陵时,苏轼特地去拜访了一位故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王安石画像)

曾经,王安石官至宰相,指点江山,盛极一时。但此刻的王安石,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经历了亲信背叛、变法失败、丧子之痛后,选择归隐金陵,从此不问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官场之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借由变法富国强兵,而初入政坛的苏轼却挺身而出,大胆直言反对变法 。苏轼整个人生的仕途不顺,也大抵源自批评王安石变法。

(苏轼画像)

不过,苏轼与王安石是真正的君子之争,一方面,他们的确政见不同,另一方面,他们又实在惺惺相惜。当年苏轼身陷囹圄,王安石非但没有落井下石,他还特地托人带话给宋神宗说:圣明时代,不可杀有才华之人。宋神宗毕生所愿是当个名垂青史的明君,所以王安石的这句话,对他很有杀伤力。

作为当时北宋文坛最耀眼的两颗巨星,在性情和学问上,他们是彼此欣赏、彼此认同的。只是碍于苏轼是罪臣不可以离开黄州,而王安石又年老体衰不便赶赴黄州,这才一直未能见面。

王安石虽然隐居金陵,不问世事,但是对于被贬黄州的苏轼,他是分外关注的。黄州四年是苏轼的灵感井喷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诸多名篇,都是创作于贬谪黄州期间。而等待从黄州送来的苏轼新作,则成了王安石最幸福的守候。

一次,黄州来人,说苏轼酒后又出佳作,王安石赶忙要来赏读。当时已是黄昏时分,但尚未到掌灯时间。王安石等不及掌灯,于是跑到院子中,就着晚霞的微弱光亮,读起了苏轼新作,一边看一边感叹说:苏子瞻真乃人中之龙也!

此番听闻苏轼过金陵,已是满头白发的王安石早早等在江边。苏轼年少成名,向来恃才傲物,但是对于前辈王安石,他是非常谦卑的。再见王安石,苏轼伸手作揖,说:今日子瞻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立马上前挽住苏轼的手,说:这世间的礼俗,岂能适用于我等二人?

这次金陵之会,苏东坡与王安石促膝长谈,唱和诗文,谈佛论道,艺术弥合了横亘在二人之间的政见鸿沟,从前的种种是非恩怨,都成了过眼烟云。这是一次堪称伟大的会面,当世两大才子一笑泯恩仇,分别之时,王安石看着苏东坡远去的背影,自知此生无缘再遇如此知己,不禁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金陵之别两年后,王安石病逝,临终之际,他回想起的或许不是位极人臣时的辉煌,而是与苏子瞻彻夜长谈时的酣畅。人生得如此一知己,足以!

(王安石晚年画像 )

苏轼与王安石,是政敌亦是挚友,有政见之争不假,但这并没影响到他们的私人关系,政事对他们而言,还是低一层次的东西,他们能在更高一层次的渠道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这个渠道就是上文提及的性情和学问。

苏轼尊敬王安石的德高望重,王安石则欣赏苏轼的才高八斗,他们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伯牙子期。你我后世俗人或许无法想象,政见上水火不容的两个人,怎么会在脱下官袍时如此惺惺相惜,视彼此为知己。

参考资料:《苏东坡》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搜索建议:王安石  王安石词条  
热文

 好文:情侣表白说说短句

1.答案很长。我要用我的一生来回答它。你准备好听了吗?2.事实上,这一切已经被原谅了,但你已经101岁了。3.我喜欢你,就像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一样,我明天可以...(展开)

热文

 六张K线图指明大盘之底!

周一的大盘高开低走,呈现单边回落走势,盘中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最终暴跌4.49%,市场在上周五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又重新遭到重击。 从盘面看,大盘蓝筹股成为杀跌核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