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别样的黎族文字》第三集:千年的传承

相传三千多年前,黎族先民们乘坐独木舟漂洋过海,登陆海南岛,几经迁徙终于到达了一个名为“峨隆嘣”的地方,这里土地广袤,物产丰富,黎族先民们长久地在这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世事难料,这一年天降大祸,一场可怕的虫灾席卷而来,来势汹汹不可挡,打破了这里原有的平静。面对满天黑压压的昆虫,黎族先民们携妻带子,不得不仓皇逃离曾经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翻越险峻的尖峰岭,顺着昌化江一路寻找新的栖息之地,最终迁徙来到了现今东方和昌江市县一带,延续着本族的血脉繁衍生息,并形成了独特的黎族美孚方言文化。

美孚方言筒裙纹样色彩丰富、层次鲜明,黎族祖先甚至将黎族伟大的迁徙史记录在筒裙之上,一条完整的美孚方言筒裙由五幅织锦缀接而成,自上而下的五幅筒裙料分别被称为“类 类 诧 庞 我”。其中位于上方两部分的“类”统称为“裙脚”,中间部分“诧”称为“裙眼”,下方部分“庞”称为“裙花”,最下方部分“我”称为“裙头”。

海南省博物馆 副馆长 王辉山

织锦里面的絣染,过去也叫做扎染,这是他(美孚方言)最有特点的一个工艺,这种工艺在中国的好多少数民族里和古代都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方言也多多少少有一点,但保存得最完整,应用得最好的,就是在美孚方言织锦上。

在筒裙面料上,形成一个个由藤串钱纹组成的菱形纹,菱形纹的内部和外部则充满了祖先纹样,好像一道护身符,护佑着子孙后代。

美孚方言会分别在每年插秧前和收割时举行“分等”与“荣篾”的仪式。插秧前,一位年长的妇女用树枝插入水田的一角,形成一个弧形,将巨大的稻田一分为二,弧形里的收成便用来供奉祖先。

海南省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王恩

举行完仪式后,黎族妇女就开始插秧了,经过“分等”和“荣篾”之后,他们就会把牛赶到山上去,牧牛行走在沙土上的足印很清晰,然后牛在行走的过程中,拉的尿就像那种水波纹一样,黎族人就把这个牛的足印纹和牛拉尿的痕迹纹织造在筒裙面料上。

除了刀耕火种,戳穴点种之外,牛在生活生产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水深过膝的田里,坚实有力的牛蹄将土地翻整得松软肥沃,而人只需要在牛踩完之后再耙田一次即可插秧,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美孚方言妇女,通过黎锦记录下生活中的生产工具,纺织出了一幅幅具有生命形式的图案。美孚方言筒裙上充满艺术色彩的纹样图案,是黎族妇女智慧的象征,它不只局限于祖宗、自然或人类生活的单一事物,还较多呈现着复杂的社会图景。

海南省艺术馆非遗中心 主任 研究馆员陈佩

黎锦纹样在我们征集黎锦实物资料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黎锦图案本身就是区分五大方言的一个重要氏族标识,它不但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对纹样背后,是人文意蕴的探寻,包含着对黎族人智慧与情感的理解,解读出黎锦图案的客观叙事规律,获得所记载的黎族族群历史与社会信息,才能还原记录在传统媒介黎族筒裙上的黎族记忆。

在美孚方言家庭新生婴儿的第三天,会举行古老的“藤盎达”仪式。如果出生婴儿是男孩,男孩的奶奶就会去采摘一种叫“报者菜”的叶子,和竹制弓箭一起挂在家门的右上角,并在家门口放一把弓箭,寓意着男孩长大成人后会狩猎,家庭丰衣足食。

如果出生婴儿是女孩,这户人家就会在家门口摆放一套踞腰织机工具,并在家门的右上角挂上露兜叶和椰子壳做的饭勺,寓意着女孩长大成人后会开荒垦地、纺纱织布、纺织筒裙与服饰。

三千年多来,依靠着这片膏腴之地,黎族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农耕文化、雨林文化,其信仰、习俗、礼仪也如土地一般稳定地传承延续。聪明的黎族妇女通过线条、构图和色彩,在黎锦上绘制出具有强烈生命感的纹样,这些古朴的纹样,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一般,又如一页页写满历史的书卷,叠加着向世人展现着黎族传统的生活风貌、审美意境,诉说着黎族的起源和故事,也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黎锦纹样的自然性、民族性、叙事性,构成了黎锦的文化生命力,这样的文化生命力,代表着人类智慧的基本形式之一,让传承千年的黎锦五彩灿烂、艳若云,这样的文化生命力,依旧可以再跨越千年,继续绽放芳华。

搜索建议:
热文

 春季线上升旗仪式观后感

2020年春季线上升旗仪式观后感范文三篇导语:这是一次不平凡的升旗典礼。我们每个小学生都要遵守各项要求,只有我们每个人齐心协力,一起抗击疫情,才能打败这场没有硝...(展开)

热文

 养生长寿中药50味

1. 人参:29种皂甙,具有调节细胞延衰老,抗痒化,兴奋神经,改善免疫,促进性激素、剌激造血,加强心脏收缩、调节胆固醇8种作用。常用量1-2克。口于,内热炽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