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广州“第一公园”,为什么改造后有赞有“弹”?树应留还是清除?

时间:2022-07-13 14:52:33 热文 我要投稿

这是珊珊三丫头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爱美食的驻足点。

在美丽的广州,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广州从“第一座”综合性公园人民公园建造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步伐,陆陆续续建造了非常多的公园。但无论有多少公园建起,人民公园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都没有改变,它是“广州第一公园”。

人民公园所在的园址位置在历朝历代的衙署,从隋朝开始是衙门官邸,元代是广东道肃政廉访使署、明朝中都指挥司署、南明绍武政权王宫、清代先后是平南王府和广东巡抚署。后来,在孙中山的倡议下,1918年建造公园,并由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杨锡宗设计,在1921年10月12日正式开放,1926年11月公园改名为“中央公园”,1966年再改名为“人民公园”,1999年拆除公园四面围墙,成为了广州首个拆除围墙的免费公园。人民公园一直是市民的悠闲活动的场所,位于繁华广州传统中轴线上,在热闹的北京路商圈中,还保留着这样一片悠闲清静地,真的是非常难得的。

在2020年12月,位于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人民公园 ,为提升优化景观,开始进行分阶段分区域围蔽施工,到了2021年底的时候,珊珊三丫头就听朋友说已经改造好了,问及朋友改造之后的效果,朋友只是简单的回应:有好有唔好(粤语,有好不有好的意思),自己去看。于是,我也一直想找机会去看看,到底改造后是哪里好?哪里不好呢?期间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直到了炎热的7月,才得以成行。因为珊珊三丫头已经来过许多次,所以是熟门熟路的,坐地铁到1号线与2号线来到 “公园前”站,从地铁口的H出口出来就是人民公园。

在人民公园大门前,最先是看到了“城市原点”的标志物,这是代表城市核心区域所在的精确位置,并且是从这里起点计算广州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重要测量标志。在这个位置,珊珊三丫头认真地观察了一下,感觉跟从前差不多,这里并没有因为改造而有大的改变,城市原点标志仍然是原来的样子:直径3米,表面是微凸起约15厘米,内侧圆盘用精铜浇铸,其设计图案取材于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龙凤纹重环玉佩”和铜樽上的“羽人驾舟”浮雕,仍然是透着浓浓岭南文化特征。在城市原点的位置逗留了一会,珊珊三丫头继续向前,开始正式走进公园,开始感受着这次改造带来的变化。

第一处改变,整个人民公园,树木密度减少,显得更通透,视野更阔。

穿过写着人民公园的牌坊后,珊珊三丫头就正式进入园区了,第一眼的感觉:树木密度减少了,比从前更通透了,加上今天天气十分晴朗,蓝天白云下的公园,给人的感觉不错,我忍不住举起手机开启了拍拍拍的模式了。这时公园的格局特点更明显的呈现,采用意大利图案式庭园设计布局,正中有一条明显中轴线:从喷泉开始,经过一对石狮,一对石鼓,音乐亭,到对面的牌坊,两边呈现方形对称形式,是开阔草坪和整齐花坛,感觉更加简洁。

这次启动景观优化提升工程,有些树被迁移,有些树被修剪,并且做了加固的支撑,最明显的是公园南门的一带,以前有的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如今经过处理后,就显得比较疏,要重新长成从前如一把巨型大伞,遮住了骄阳似火的阳光,估计需要一段时间的生长了。

第二处改变,从喷泉前石狮到音乐亭路段,树木被加固,密度减少,撤走了座椅。

经过喷泉之后,就看到那对非常特别的石狮,穿过石狮,就是公园中轴线通向音乐亭的位置。这一小段路,是整个公园的核心,也是珊珊三丫头每次来人民公园,一定会停留的地方。我认真地观察了几个熟悉的地点:

第一个是石狮,感觉石狮在细节上是做了维护,因为以前看到石狮身上的小脏点没有了,在石狮的下面,依然是写着“内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这对石狮子据说是清代平南王尚可喜在1650年攻入广州城之后,在今天人民公园的位置建造平南王府,建造时是使用了肇庆七星岩白石雕来制作,由此,人们可以推算这对石狮距今已有超过350年历史,不仅是重要文物,也历史发展的见证。

第二个音乐亭,感觉音乐亭在细节上是做了维护,保留着原汁原味。眼前的音乐亭还是从前的样子:顶部呈半球形,上边有一个尖顶,以白色为主色调。在亭上一边写着“音乐亭”,另一边写着“与众乐乐”。这个音乐亭是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林克明设计,"音乐亭"三个字是古文字学家商承祚题写,与众乐乐》,由曾景充先生题写。

据说,当年音乐亭也是掩映在绿树丛中,鸟语花香,平时有市民来这里休闲小憩,这里还举行过许多的活动,例如在1924年,中国第一次大型“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孙中山也多次在这里发表演讲。

第三个中轴线上的座椅全部撤走。从石狮子到音乐亭的位置,每隔一小段路就会有一张石椅,改造后,两边的石椅全部没有了,想休息的游客,就要进入音乐亭了,不过可提供的位置也不多。这些石椅没有了之后,对于珊珊三丫头偶然来游玩的游客可能影响不大,因为每次来,位置都坐着人或被其他人放置了物品,实际了很难找到位置坐的。但对于常年来这里健身的人们可能影响就大了,因为他们需要用来搁置物品和休息。

第三处改变,人民公园中体现不同主题的雕像被移动了。

从前在人民公园的绿树草坪间,分布着《烽火年代》、《鲁迅》、《冼星海》、《猛士》、《新娘》、《椰林少女》的雕像, 这些分别用青铜、黄岗石、汉白玉、红粉石等材料制成,是园区内的一道风景线。现在雕像的布局重新调整,有的位置被移动,有的被移走。

例如由潘鹤先生创作的《鲁迅》,原来是绿树环绕,现在迁移到公园左侧,被休息用的石凳围着。雕塑家唐大禧的著名雕塑《猛士》,据说是被张志新烈士事迹激发出灵感而成的作品,现在不知道搬到哪儿了?由李汉仪先生创作的《烽火年代》搬到了公园右边,靠近马路……从前我是依靠这些雕像来辨别方位的,现在的位置调整,还真的需要花时间适应了。

在改造完成的人民公园逛了一圈后,感觉园内的核心点都保留着原汁原味,例如城市原点、石狮子,音乐亭,公园布局。细节上做了调整,例如雕像的分布。最大的改变是植物做了处理,相对稀疏了,观感上显通透了,大树都加了许多支撑和钢缆。这个改变,可能是有赞有弹的最大原因。

7月的广州,已进入了炎炎夏日,若是往日,即使是找不到石椅位置纳凉,但走在大榕树树荫下,感受到时不时吹来阵阵微风,听着清脆鸟鸣,感觉这里就是避暑圣地。改造之后,避暑功能明显是打了折的。但我们都知道,榕树是个宝,但它的根系非常的发达,很容易把周围路面、建筑物钻坏,这是迟早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为了安全考虑,人民公园内每棵大树都拉上的钢缆,少的一条,多的三四条,那些光秃秃的树干之外,钢缆纵横特别的显眼,感觉有点煞风景了。建议保留的,请考虑榕树长远的破坏力和安全隐患!!建筑清除的,请考虑广州的炎炎夏日啊!所以,对于榕树的处理,是砍是留,真的不是一家而言,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评估才处理比较好。

那么,你是否有来过改造之后的广州“第一公园”人民公园?改造之后的人民公园,你喜欢吗?你认为人民公园现在好看还是从前好看?对于根系发达,破坏力强的榕树,你认为该如何处理?保留着榕树,加上了钢缆支撑,会煞风景吗?公园如何做,才能兼顾避暑和通透效果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