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三四五年级和初二,过来人表示认同

文|凝妈悟语

看到一篇文章说“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四五年级和初二 ”,作为过来人,表示比较认同, 但我感觉应该加上三年级,如果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三四五年级和初二”更贴切一些。

高考的那几天,不仅有孩子很紧张,家长也分外紧张,甚至一夜未眠。因为高考对普通人来说,是改变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只有好好发挥,拼命抓住,才可能有更好的未来。

但真正实现逆袭、超常发挥的寥寥无几,发挥最稳定的还是那些从小就打好基础的孩子

在高中阶段让人放心的孩子也不是一直一帆风顺, 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都要经历两道坎,一个是三四五年级,一个是初二,跨过去海阔天空,跨不过去苦海无涯,就看父母如何去应对了。

三四五年级的时候,孩子开始出现一些让我们措手不及的行为,比如 写作业变得潦草、不爱听爸妈的话、以前养成的好习惯也在退化等等。

儿子就是这样,从三年级开始写作业耍花招,故意把字写得很小,一个格子只能写一行字,他能写4行,因为写小字速度快。

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写字非常好,坐姿端正,但是三年级后,字体不再工整,像毛张飞一样。

纠正他的行为,他一点都听不进去。我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告诉他写字的重要性,他非但不听,还把信撕碎,压根就没想改变自己的做法。

爱好也和以前大不同,曾经深深迷恋钢琴,乐感很好,听到好听的声音,都想用钢琴表达出来,听到一首美妙的钢琴曲,会一路上摇头晃脑地哼调子。但是突然就不爱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机器人身上,学钢琴变成了应付任务。

曾经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喜欢把书带到学校里和同学分享,但是4年级后,就变得不再那么痴迷,心思用在看外文视频和手工制作上。

孩子上初二以后会变得让人非常焦虑: 脾气变得暴躁,甚至顶撞老师;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喜欢和父母沟通;在学习上拖拖拉拉,还不听别人劝告;房间里乱糟糟,提醒800遍也不改变。

这就是儿子的真实写照,从初二开始,我就在不断和老师道歉中度过。也曾经看到过很多父母的求助,说到了初二就变得不可理喻,麻烦不断,软硬兼施都毫无作用,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有很多孩子在寻求自主,他们本身也很痛苦。

孩子为什么会在这两个阶段出现特别大的反差呢?

是成长规律使然,如果我们不了解,用错方法,就会导致孩子走向相反的方向。

孩子到了三四五年级的时候,是10岁左右 ,自我意识变得比较强烈,迫切希望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再过分依赖父母,但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如果我们还把他当作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动辄指手画脚、否定他的想法、不支持他的做法,他就感觉在情感上受到很大挫折,开始防备父母,甚至故意做出父母不希望做的事,以表示反抗。

孩子有了一定的思想,并受到外界的影响,开始思考学习是怎么回事,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像一个五年级孩子在怀疑学英语的目的,又不是我们国家的语言,以后又不去国外,为什么要学习?

如果父母只是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考好高中、好大学、找好工作,和孩子当下的生活关联度不高,孩子无法理解,再加上父母好像关心学习比关心自己本身更甚,总是有被强迫学习的感觉,孩子难免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

一二年级的成绩有欺骗性,有一定道理。是骡子是马,到三年级以后才能看出来,三四年级是学习分水岭,一点不假。因为学习难度加大、对思维的要求更高,走得更远的是那些后劲十足的孩子

如果误以为一二年级孩子学习不错,就放松了对孩子的陪伴、管教和引领,孩子可能会走下坡路。

也不要以为一二年级养成了好习惯,就一直能坚持下来。孩子有惰性,如果不帮忙继续夯实,很多好习惯会出现滑坡现象。

好比周末的时候,没有工作压力,就想睡懒觉、什么也不干一样,孩子也是如此,没人管理,他才不会让自己一直绷着,他哪有那么强的自制力,小学阶段还是要靠外力拉一把。

到了初二,孩子大约是14岁左右 ,迎来了 “心理断乳期” ,需要父母但又想远离父母,处于一个比较矛盾的阶段。

这个时候,想和孩子亲密相处变得很难。他们不是觉得父母不重要,而是怕影响在同学中的形象。比如,和父母一起外出,被同学看到,害怕被嘲笑是“妈宝”。

他们在生理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激素分泌、体形变化、外貌变化,都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变得暴躁易怒。

他们的学业也遭受了很大压力,可能遇到了难度很大的物理,其他学科思维难度加大,在各种中考迫在眉睫的语言攻势下,情绪变得极其不稳定,对学业、个人生活都产生了影响。

而大多数父母只看到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好,而没有了解背后的原因,对孩子更多的是指责、批评,孩子感到不被理解,越发变得烦躁不安、叛逆异常。

那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三四五年级和初二这两道坎儿呢?

(一)让孩子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

真正爱学习的孩子都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只有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才有学习干劲。

孩子讲一万次考好大学、找好工作,都不如让孩子找到兴趣点管用,因为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孩子聊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是工人、农民、医生、律师、法官、军人、航天员、作家还画家、音乐家等等。

孩子选定其中一种或两种,围绕既定梦想,看看需要做哪些准备,开始做好资源上的、环境上的、学科上的准备,孩子的学习热情就会被一次又一次点燃。

(二)教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

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自然会动不动有情绪,这很正常,我们也不是常常为孩子表现不好有情绪吗?难道孩子就不能有情绪吗?

有情绪不可怕,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就可以,会让孩子变得更强大。

感到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放声大哭、可以找信任的人倾诉、可以写在纸上、可以去运动、可以去睡一觉、可以吃一顿美食、可以听音乐,情绪不会一直在,只要发泄出来就好多了。

另外 坚信“压力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就算感到压力,我也能随时解压” (来自《考试脑科学2》),拥有这样洒脱的态度更重要。

(三)给孩子正向的、积极的反馈

看到孩子表现不好,我们惯常的做法是批评孩子,其实,我们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孩子不会“知耻而后勇”,反而会反感、害怕、难过,在情绪不良的状态下,也很难有好的转变。

有科学家证实,缺乏“外在动机”会导致学习能力严重下降 。

人类的大脑更需要奖赏,这种奖赏不一定是物质的,可以是 肯定的语言、完成目标的喜悦、行动兴奋等 等,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反馈,会赢得孩子的好感,并且刺激他的大脑分泌更多多巴胺,向好的一方面发展。

所以,即使孩子表现再不好,也要找到他好的一面,鼓励他、赞赏他,让他相信自己“我能行”,在该发光的时候会发光。

(四)做一个理解孩子温和坚定的家长

《与青春期和解》中提到,许多父母和青少年之间的冲突,不是来源于孩子过于要求自主或父母过早对孩子放手不管,而是来源于误解。

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表面表现之后的深层原因、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的想法对待孩子,才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所以,我们要多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在三四五年级和初二的时候,会有一段比较难熬的时光,我们接纳孩子、包容孩子,对孩子温柔而坚定,孩子就会在我们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得很扎实。

写在最后: 高考虽然很重要,但并非是一锤定音的关键所在。想让孩子高考时一举夺魁,走得更稳,不是到高考时才临时抱佛脚,而是在早期就要打好基础,尤其是三四五年级、初二的两道坎儿,一定要陪孩子小心度过。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过来人  过来人词条  初二  初二词条  认同  认同词条  而是  而是词条  表示  表示词条  
热传

 吟的含义(吟的意思)

01安逸:ān yì 安闲舒适。黯然:àn rán ①阴暗的样子;②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 ③情绪低落的样子。翱翔:áo xiáng 在天空回旋地飞。懊恼: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