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议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12

时间:2022-04-21 09:26:12 热议 我要投稿

046 【原文】 “蓍①固是《易》,龟②亦是《易》。” ①蓍,音shi,蓍草,古人占卜,用蓍草称筮。 ②龟,龟甲,古人烧龟壳,观其裂纹而占卜。 【译文】 蓍草占卜固然是《易》,龟壳占卜也是《易》。 【解析】 蓍草占卜,是用五十根蓍草,主要是观察其数的变化,所以说以数为本;龟壳占卜,则是烧龟壳而观其象,所以说是以象为基础。按说,这两种占卜方法是各有侧重的,但是,阳明在这里又是通过忽略其不同之处,抓住 其相同之处的方法而将二者说成是同一个东西。 在第043节,已经谈到过《易》,当时说《易》这个东西本身,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其中有爻辞,有象画,有爻变,有占断。这里明显是承接那里的说法,说《易》这个东西,可以表现出蓍草占卜这种形式的“数”的表现方式,也可以表现出龟壳占卜这种形式的“象”的表现方式。但是他们都只是《易》这一个东西。 比如一张桌子,放在这里,我们可以拍下照片,说这就是桌子的样子,这就像是龟壳占卜所表现出的“象”,然后我们可以将桌子的长度、宽度、高度、重量、木质等测量辨别出来,用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东西就像是蓍草占卜所表现出来的“数”。“象”和“数”看似不同,但是都是来源于桌子这同一个东西,从这个意义上,阳明才说“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尽管从我们现代表达的逻辑上来说,阳明这样讲是不对的,但是这里我们必须理解古人这种表达方式所传递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阳明先生的这句话,放在刚刚探讨过“上一截”和“下一截”的段落后面, 针对的就是“上一截”的“上达”和“下一截”的“下学”说的。先生不过用了更为隐晦的象征的说法。他是用占卜做隐喻,说明“上达”和“下学”其实同一个本体, 佛家主要在“上达”上下功夫,就不如儒家这般“下学”和“上达”皆兼顾完整。 注:《易》也是儒家唯一关注“形而上”的专著。 047 【原文】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①,恐亦有不满意。”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①尽善,出自《论语.八佾》,原文是“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帝舜之乐。武,武王之乐。 【译文】 陆澄问:“孔子认为周武王没有做到十全十美,恐怕是对他也有不满意的地方吧。” 阳明说:“评价周武王,这样说还是公正的。” 陆澄说:“假使周文王还在,最终的结局会如何呢?” 阳明说:“周文王在时,已经有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要是到了武王讨伐商纣之时,周文王还在世,也许不用兴兵。余下的那一份也来归附了,周文王只要处理好纣王,让他不再纵恶就行了。” 【解析】 这段阳明主要谈了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而达到革命成功的问题,武王伐纣的故事凡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也不再多说。那就来谈谈阳明的这种思想的意义。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谈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得不说到印度的圣雄甘地。甘地一生的丰功伟绩我不再多说,不了解他的人可以查资料。 甘地的主要思想可以归纳为:真理,非暴力。那么阳明在这一段里阐释的思想,其实也就是“真理”和“非暴力”,纣王无道,天厌殷商,必须改朝换代,这是真理。但是据史料记载,武王伐纣的战争打的是很惨烈的,惨烈到什么程度呢?血流漂杵,就是说,流的血把树木都漂起来了。那么阳明在这里其实是站在儒家“仁政”的立场上,希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能够在少流血,甚至不流血的基础上完成一种合乎天理的政权更迭,这种希冀中饱含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我认为这种追求,是超越了历史和国家民族的局限,无论在任何的时代和社会下,人如果放弃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那其实他已经不配再被冠以“人”这个称号了。 一直以来,我们官方的主流观点就是革命必须要流血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且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种理论是对的,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坐在胜利者椅子上的屁股发出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基本特征是:凡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那必然就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的。这种观点成立的基础是建立在“存在即是合理”这一名言之上的,但是这种观点的缺陷也就是他放弃了人类追求更符合人道精神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憧憬与梦想。 在冰冷的历史车轮面前谈憧憬和梦想,楼主是不是过于文艺青年了,历史是冰冷的,没错,但是历史也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书写的,由人来书写的历史,而完全放弃对人性的追求,我认为这种思想才是真正可怕的。庆幸的是,甘地先生的伟大业绩,证明了历史其实是存在着这种不流血而完成革命的可能的。甘地不仅仅改变了印度的命运,他的精神和思想还影响了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人。直至今日,这种思想在人类更加趋于文明的当代,其拥趸者也终会越来越多。 阳明先生没有看到甘地先生的事迹,但是,从他自己内心的天理出发,他要为后人立言,立一个标杆,就像我前面所说过的那样,在一个逐渐繁荣的小城镇上,人们从来没有遵照红绿灯的习惯,但是,还是有人在马路上立起了红绿灯。虽然刚开始人们依然无视红绿灯,交通依然很混乱,但是,那些闯红绿灯的人看到的只是眼前个人的方便和实用,但是那个立红绿灯的人,看到的是大众的万世的方便和实用。048 【原文】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①”。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①执中无权犹执一,语出《孟子.尽心上》,中,中道,不偏不倚,即中庸之道。权,变通。执一,偏执一端。 【译文】 陆澄就孟子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这句话请教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中’就是天理,就是‘易’,随时变易,怎么能‘执’呢?必须因时制宜,很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就像后代的一些儒生,一定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没有漏洞,要立一个固定的格式,这正是所谓的‘执一’。“ 【解析】 这段的中心点在于阳明提出了“天理”的一大特点,那就是“随时变易”,学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我们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熟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联系和发展的”,其中所谓的“发展的”用中国古人习惯的表述就是“变易不居”。中国古人没有刻意提出“联系的”这个说法,但是在表述“随时变易”这个观点时,其中也涵盖了“联系的”意思。 这个该如何讲呢?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这里,说“联系的”是从不同事物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角度谈的,说“发展的”是从同一事物在时间先后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角度谈的。那么,阳明的心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学说,也就是说是以人为立足点立论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以人心为立足点立论的,考察人和人心,会发现人心的一个特征是具有瞬时性和唯一性,意思是,在同一个时刻,也就是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上,人心只能是在一个“物”上,人永远无法同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时刻。 尽管从世间事物具有同一时刻共同存在的特点而言,在同一时刻的事物是有其联系性在的,但是由于人心在物的特点具有同一时刻的唯一性,即使是在处理大体看似同一时间的不同事物,从微观的角度细看,人也是以一种有先有后的顺序在处理。而人是永远活在当下的,没有人可以活在过去过去和未来,哪怕是过去的一秒和未来的一秒也不行。这样一来,所谓的“事物间的联系”投射到人心,依然可以认为是“变易”,对于人心的体验来说,从一个物转移到另一个物,不是变易又是什么呢? 既然天理是永远变易的,那就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面的结论“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阳明没有说是“因地制宜”或者是“因物制宜”,而是只说了“因时制宜”,如我们上面所说,“地”和“物”的转换其实是可以用“时易”来涵盖的,只说“因时制宜”,已经涵盖了“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 “天理”是随时变动的,“规矩”当然也不可能预先立定了,所以,“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这里说的“后世儒者”就是一个泛称,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那些没有弄清楚儒学真义的半吊子学儒的人。 谈到这里,我觉得已经基本将这段的意思阐释明白了,可是我在另一本古书《太公兵法》中看过一段,和这段的旨趣异曲同工,如果放在这里谈,可以相映成趣,互相对照,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世间的基本道理其实是有限的。而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牛人往往会不谋而合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太公兵法》据说是姜太公姜子牙所写,但据“有关人士”考证,十有八九是一部后人假托的伪书,但伪书归伪书,只要言之有物,我们还是可以一看的。 《太公兵法》原文: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治无疆,扶成天威,康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这段中开始说的“柔刚弱强”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时易”时所能采取的行动和态度,“而制其宜”四个字,是让人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人下菜。该柔就柔,该刚就刚,该弱就弱,该强就强,这不正是一个“无法预先立定一个规矩”的体现吗?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这几句,是描述外部世界形势的特征,事情的征兆没有显现之时,圣人也不知道后面该如何应对,天地之间的前途形势是上帝的秘密,不是人所能够预测到的。但是,时间的脚步会让开始晦涩不明的局面逐渐清晰,这就是“与物推移”的过程。 此段中最精彩的见解在于“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现实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客观存在(从马哲的角度看到的世界),古人说的“一日二日万几”大约包涵了这个意思,在很多情况下,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对事物的应对不可能是在信息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做出的,这样看来,每时每刻人所做出的决定和选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因为在不完美的状况下企图做出完美的抉择,从上帝的眼中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从人心如明镜般扎实的心学修为出发,是可能的。 在不能全然揭开未来面纱的世界上安身立命,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在事物逐渐变化的过程中随时修正预先的计划,文中称之为“动而辄随”,这四个字极为传神,但是要知道,这种“辄随”是建立在对已知情况最不掺杂主观偏见的情况下做出的。该应对紧紧把握了现实世界的“端末未见,人莫能知”的特征。在天人应对的关系中充分发挥了人的主动适应性,可谓是一语道出了天人之学的精髓,也揭示了心学为何被如此众多粉丝所追捧的价值所在。 该思维方法是建立在把现实世界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且主动承认了人这一主体在天地万物之间的柔弱与渺小。但是在承认这一前提的同时,也逗透出人的如水般的智慧应对价值(其实也就是你那颗晶莹剔透的心所发出的价值)。天地万物神妙莫测,瞬息之间事变万端,在这种境况下,人没有甘于随波逐流的被动命运,而是要紧握“因敌转化”这个科学适宜的四字真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积极适应,主动应对,以完成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功德!049 【原文】唐诩①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 ’,只是志到熟处 。” ①唐诩,江西新淦人,生平不详。 【译文】 唐诩问:“立志就是要时常心存善念,就是要为善去恶吗?” 阳明回答:“心中存有善念时,就是天理,这个意念是善的话,还用得着(刻意)去思什么善呢?这个意念不是恶的,还用得着(刻意)去除什么恶呢?这个意念就像树木的根芽,立志的人只是常常持守这个善念而已。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只是立志到(骨髓中形成一种动物式本能反应的)熟处而已。” 【解析】 上述译文中括号内的字是我自己加的,我觉得只有加上这些字才能更贴切的翻译出阳明原话的韵味。这段的关键字是“立志”和“善念”。。 喜欢万法归一的阳明在这里列了这样一个等式,善念存=天理(存)=立志,这个等式中,“存”和“立”可以认为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表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存在。那么按照数学中删除同类项的简化法,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善念=天理=志,这个等式和简化前的等式在意思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善念、天理、志”这些东西都是脱离不了人心的,说到这些东西时,即使没有刻意提出要“存”,要“立”,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存”和“立”这些人的能动性已经自然而然的蕴含在其中了。 阳明的哲学观点是建立在“人性本善”这个基础上的,从阳明的名字名字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他的这种观点倾向,和“阳明”两个字相对立的两个字是“阴暗”,这就不得不说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了。 阴阳的观点就是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相互对立且统一的两级,像太阳和月亮,男人和女人,白天和黑夜等,抽象一点的像大与小,强与弱,高与底,远与近等等。总之,类似的事物和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不胜枚举的。提一个看似弱智的问题,王守仁先生,为什么给自己讲学的地方取名叫做阳明洞,以至于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如果他将自己的讲学地方叫做阴暗洞,那么我们今天记住的将是一个叫“王阴暗”的人。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文章的问题,就像当年牛顿问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掉一样,简单的问题背后大有文章在。 这里我不想卷入那个万年也纠缠不清的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人类文化上的终极辩论命题。事实上在我看来凡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的人也都是那些吃饱没事儿闲得蛋疼的人,因为人性的善和恶就像天气有时会艳阳高照有时会疾风暴雨一样,这两种形态都是天气。所以抽象的谈人性善恶没有任何意义。 回到阳明的“人性本善”立论上来,在阳明看来,之所以认为人性本善,那是因为从生命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上来说,或者说从阴阳观点上说,凡是生的,活动的,阳光的这些都可以归为“阳”这一类。相反的,凡是死的,静止的,阴暗的,都归为“阴”这一类,人是动物之一种,为何叫“动物”而不叫“静物”呢?因为生命本身的特征就是生气勃勃,日新又新,生生不息的。这才是一切天理善念立志等等产生的根源,生命不要求积极向上,日新又新,和路边的碎石烂瓦又有何区别?所以,从生命本身的特征来说,讲求求善求上进才是王道,其他任何对生命本质的诠释只能流于旁道支流。因此,王守仁先生讲学的地方就必须叫阳明洞,多阳光,多积极向上啊,又是多么能代表生命本身在天地之间那种勇往直前的追求姿态啊!如果叫“阴暗洞”,那多颓废,多消极,多没有人生追求啊! 那么在阳明看来,人性中的恶又是怎么回事儿呢?阳明的回答看似很滑头,其实很天才,他认为人心被私欲遮蔽,良善之心被遮蔽了,才产生了恶。为什么说这个回答很天才,那是因为阳明是站在人性本善的立场上来谈的,而人性本善的立场,从前面所谈可以看出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特征的大中至正之道。 好了,我们回到原文,上面说了这么多,再来理解原文阳明的回答就没有什么障碍了,人心存有善念之时,才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特征之时,所以善念对于人心而言本该是人心的常态,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存善念,所谓的“立志”并不是要人心去开疆拓土地去创建善念,而是持守此天理不失的“守成”之道,但是,“守成”就真的比“创建”容易吗?未必,创业难,守成不易,能时刻坚守善念不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要到晚年才敢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常存善念是十分不易的。 刘宗周云:又举天理。 又曰:念本无念,故是天理。有念可存,即非天理。(《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三.页七上。《明儒学案》卷十.页十五上,删此评语)。 050 【原文】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译文】 “精神、道德、言行举动,大多以收敛为主,(适当权变的)发散是(情势所在时的)不得已。天地间的人和万物都是这样的。” 【解析】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这句放在这里,和上节的文字相比,好像和上文联系不大,但是,其中也有弯弯道道的。 生命的本性是阳性的,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存此良善之心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命题。但是存良善之心所用的功夫却是“守”,这个守字看似缺乏进取心,略有消极之意,但是,最阳刚至正的东西,恰恰需要这个看似属于“阴”的范畴的“守” 字来呵护。 所以,在修持此心时,收敛却是主要的持心之道,其表现形式很难言语讲透彻,我说个大概吧,谦虚、谨慎、不抛弃不放弃、不好高骛远等等表现形式都可以称之为收敛。类似的意思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发挥,还能找到很多。相对应的,发散就是指那些比较激进的,雄壮的,步子迈的大的等等表现形式,就像电影《让子弹飞中》那句台词,“步子迈的大了,就会扯着蛋”,话粗理不粗,迈过大的步子就是发散。 阳明这里要表达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持守“善念”要不捐细流,勿以善小而不为,类似的表达意思在《道德经》中就是“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等等。都是要人要不骄不躁,夹着尾巴修持的意思。 另外,这里我们反复说到的“善念”并不是现代讲的纯粹从道德方面说的积德行善,对“善”的解释,之前的内容有涉及,请翻阅前文为是。 捷案:明道云:“乾阳也,不动则不刚。其静也专,其动也直。不专一则不能直进。坤阴也,不静则不柔。其静也翕,其动也辟。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二程遗书》卷十一,页九上)阳明所得于程子多矣(参看附录《从 朱子晚年定论看阳明之于朱子》文内讨论此点,附注一四八至一六一)。然程子内外一致。阳明则似倾于内。 051 【原 文】 问:“文中子①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几‘具体而微②’,惜其蚤死。” 问:“如何却有续经之非?” 曰:“续经亦未可尽非。” 请问。 良久曰:“更觉‘良工心独苦③’。” “许鲁斋④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 ①文中子,请参见第011节对其的介绍。 ②具体而微,语出《孟子.公孙丑》,言有圣人之全体,但欠缺广大。 ③良工心独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④许鲁斋,即许衡,字仲平,号鲁斋(1209—1281),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泌阳)人。为元朝时国子祭酒。力倡程朱之学,为一代大儒,死后谥号文正。 【译文】 陆澄问:“文中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阳明先生回答说:“文中子大概可以称之为‘具体而微’的人了,可惜他死的太早了。” 陆澄问:“为何却犯了搞山寨版经书的过错呢?” 阳明先生回答道:“他仿造的经书也不能都说是不对的。” 陆澄请教为什么这样说。 阳明先生深沉地思考了许久,才说:“我更觉得是‘良工心独苦‘啊。” 阳明先生说:“许鲁斋的那套儒者以谋求生计为先务的说法也误人。” 【解析】 这段是比较让人费解的,因为对话内容很简短,可供我们使用的信息不足,但是根据阳明在《传习录》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思想,还是可以对这段的含义进行一下揣摩。 文中子先生在许爱录中的时候已经登过场了,我们对他已经不陌生了,上次的登场,他是以一个和韩愈先生进行PK的拳击手的角色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并且在阳明先生“黑哨”的帮助下顺利击败了韩愈先生。 为什么说是“黑哨”呢?因为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文中子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且热衷于出名的,仿造六经出书讲学的一个普通的儒生,而韩愈先生则是万人景仰的一代文宗。但是阳明先生偏偏对文中子青眼有加,大概是由于阳明先生自己的遭遇有和文中子类似的地方,难免会产生惺惺相惜之意。所以,阳明先生毅然将那次比赛的金腰带系到了文中子选手的腰上,但是这叫人数众多的韩愈的粉丝们情何以堪啊?这次,陆澄又来找这位文中子先生的茬了,单独把他拎了出来让阳明先生圈点一下。 阳明说文中子是“具体而微”,“具体而微”出自《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有圣人之全体,但是欠缺圣人之广大。但阳明又说了“惜其蚤死”,意思就是文中子先生可惜去世太早(“蚤”是通假字,即“早”),(据记载,文中子三十四岁时去世),那么没有表达出来而我们可以按照情理推测出来的意思就是,要是天假以年,说不定文中子既可以做到圣人之全体,也可以做到圣人之广大。一如既往的,阳明还是在全力挺文中子。 然后,陆澄又拿出文中子的“续经”来说事儿了。从徐爱和陆澄都不约而同从文中子“续经”这件事儿挑刺可以看出,文中子搞“续经”的事情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还是比较有争议,应该也是当时知识界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作为文中子坚定支持者的阳明只说了句:“续经亦未可尽非。”陆澄就追问为什么。这里用了“良久”两个字来描述阳明回答前的状态。阳明没有立即回答陆澄的提问,而是思索了很久。心学功夫的开山鼻祖都要思考许久才能回答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很不简单,但是它的不简单却不一定是出于问题本身。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阳明回答这个问题时,到底是有着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因为阳明思索良久后的回答也很含蓄和隐晦,他只是说了“更觉‘良工心独苦”这句,就没有更多的解释,搞得很像如来佛祖的“拈花微笑”一样玄妙难解。“良工心独苦”出自杜甫的诗句,杜甫在《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中有“ 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的诗句。意思是 一个工艺精湛的工匠(在追求工艺精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苦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外人难以感同身受的苦谓之“独苦”)。 对于“续经”的问题,在徐爱录中,阳明已经很详细的回答过徐爱了,阳明即使在这里没有详细回答陆澄,我们也可以通过他对徐爱的回答,来了解他对于“续经”问题的真实看法。区别在于,阳明回答徐爱时,是相当坦诚的,是一种知无不言的回答。我们无从得知陆澄在问类似的问题时,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情况下,但是可以看出阳明此时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是有所顾虑的,他好像是一方面要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但同时又在小心翼翼的注意不要刺激某些人一样。 这里我只能揣测着说一下,读古人的言行事迹,必须要知人论世,就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阳明当时也是和孔子一样,是在向很多学生讲学,当然文中子讲学走的也是这个套路。也可以理解,在当时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报纸的年代,要更好的传播一个人的思想,除了聚众讲学,也真的没有更好的传播手段。 开始阳明学说影响不大的时候,还相安无事,但是当阳明心学影响增大之后,他的思想就难免和当时据统治地位的朱熹学说产生了冲突,据史料记载,官方还曾经一度将阳明的心学斥之为“异端”,我想,阳明可能就是迫于当时官方舆论的压力,在谈到这个在主流观点中不被看好的文中子时多少有些顾虑,所以才产生这种欲言又止的状态。而他和徐爱讲学的时候,所面对的学术环境应该是比较宽松的。 后文阳明又冒出一句:“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许鲁斋,即许衡,字仲平,鲁斋是他的号。元初的大儒,曾经提出“治生说”主张,言“为学者,治生最为要务”。 这句话出现在传习录中,前不着存,后不着店,就这么孤零零的摆在这里。如果说这句话和上面的内容没有联系,那么和传习录的下文也看不出任何联系,就这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对于后人的理解而言,确实比较坑爹。 如果这句话是紧接着上面和陆澄的对话而说的,那么阳明忽然又无缘无故的“踹了”许衡一脚,给人的感觉有点无厘头。我虽然是推崇阳明学的,但是看到这里也不由得为许鲁斋先生叫屈,大哥,人家许鲁斋先生招你了惹你了,你踹人家干嘛? 许衡的“治生说”虽然是主张“治生最为要务”,但是通观许衡的著作思想,并没有由于“治生”就废学,而是对于他之前朱熹学说流于空谈心性的一种补偏救弊之说。天下芸芸众生,不做工,不种田,天天坐在那里空谈心的强大,难道都要喝西北风去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根据阳明思想一贯的特征而言,阳明想要表达的也肯定不是我所反驳的那样。阳明其实还是想说, 修心还是不要求之于外,(阳明当年吃了格竹子的苦头,所以提起向外求“理”他难免要冲动一点,鲁斋的粉丝们也要表示一下理解,莫怪!),还是在把内心擦明亮的基础上,才能从从容容的去“治生”。

12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