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订阅观点

 

从江河到大海,中国品牌的七年一步

文| 岛语

太平洋另一头,93岁的巴菲特和99岁的芒格,才开完一场6个小时的例会。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全球投资界春晚,两位长者依然睿智,谈通胀、谈AI、谈马斯克、谈布局日本……滴水不漏,金句频出。

如果不是被问起了接班人问题,恍惚间我们会忘记两位岁数加起来已然快要两个世纪。当然,这一条也正好呼应了巴菲特那句著名的金句:财富积累的奥秘之一是,你要活得足够长。

先撇开投资和话题,换个角度,只看这个股东会本身,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伯克希尔所推崇的“复利”。

举办地从国民赔偿公司的餐厅、到红狮饭店的地下室、再到乔斯林艺术博物馆;人数从几个熟悉的朋友、到1998年的1万人,再到如今的几十万人在线参会。

这就是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里所说的那一句:逐渐又突然地(Gradually,and then suddenly)。

一点点累进,突破了某个临界点,然后不知道从哪天起,一块金字招牌已经立了起来。伯克希尔在搞投资,也是在做品牌

回到太平洋的这一头,差不多时间点,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来临。

在此刻,中国品牌也确实有些像海明威所描述的那样,正在弄潮踏浪一步步精进,虽然不知道激浪的临界点在哪一刻,但应该就会发生在这片海域的不远处。

像六百年前那样再出海

「如果你想当个水手,那就别在小水池里扑腾。」

这句大洋彼岸的俏皮俚语,用在此刻起锚出海的中国品牌身上,倒也符合心境。

从秦汉水渠,到隋唐运河,再到元明清大运河,在大江大河里运转起经济系统,本就刻在这片土地的基因里。

而“水大鱼大”的中国市场,也早已历练出中国品牌驶向更远深海的气魄。

28年前,张瑞敏就写过一篇《海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文章说到创业精神的天敌,是过往成功的经验和思维定式。即便放到现在来看,其见解依然具有建设性。

2022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之下,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3506亿元,增长5.4%,其中生态收入450亿元,增长16.3%,全球利润总额252亿元,增长3.7%。

逆市突进的背后,是海尔再次起帆的“归零心态”。作为全球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海尔已连续4年入选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百强。

从一台冰箱,到构建开放无界生态,海尔的进化史,正是中国品牌由小船到方舟演化的一道缩影。

与西方式的强贸易风格还有点区别,有时候中国式“出海”,骨子里多少带着点浪漫主义。

曾经的郑和下西洋,带着工艺精巧的舰船技术云游四方,首先还无关乎贸易本身,更像是一次展现国力的务虚之旅,至于具体目标是什么,学界到现在还在争论。

就在最近,古越龙山造访日本东京,举办了一场“只此青玉”品鉴会,中华国酿黄酒与日本国酒清酒展开对话。

日本发酵学第一人小泉武夫带来了一些看法,他认为黄酒和清酒有共同点,都使用酒曲,作为酿酒的糖化发酵剂来使用,而这正是东方尤其东亚独有的智慧秘方。

虽然两者在框架和细节上都无关联,但古越龙山出海推介绍兴与黄酒,确实会让人想起六百多年前郑和船队的写意游历。

因为至少有一点,其实是相通的,他们代表的都是中国文化,讲述的都是中国故事。

“捕鱼”的生态位

芒格曾用捕鱼类比过投资,他讲述了自己的两条法则:

法则一,去有鱼的地方捕鱼;法则二,千万别忘了第一条。

过去三四十年,有太多中国企业的捕鱼方式是,先就近找个趁手的位置干起来再说,至于法则和规矩,那是其他人定的。

但这确实也是无奈之举,曾经的“1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通过生产低附加值商品来置换高附加值商品,就是不远处的现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是身处“微笑曲线”的中间段,陷在价值链的低位,并没有太多“捕鱼”生态位的选择权。

如果把商业竞争视作一场游戏,那么品牌力孱弱,就只能被“高位玩家”视作“吴下阿蒙”。

中国品牌日”走到第七年,我们也开始慢慢理解高层要从国家层面推动其发展的原因,因为这事关“国家品牌”,是一种有丰富内涵的战略选择。

主动去选择自己的生态位,“中国杯壶第一股”哈尔斯就是一张有力的切片。

数据里看,中国保温杯的年产量达到8亿只,但是六成以上都是贴牌出口,成百上千的小作坊小厂在金字塔底部拼搏打转,金字塔尖的高端品牌依然属于那些“师虎象”。

如何逃离“代工困境”,打造自主品牌,成了国产保温杯企业的一个集体命题。

作为杯壶行业龙头,哈尔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及精益求精,正在全力破局自主品牌生长。从专营OEM业务到重振OBM业务,在国内年轻群体中已经“出圈”的哈尔斯,正在向“师虎象”们发起冲击。

而赶早出海的“弄潮儿”小米,则早已在国际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2022年全球高端市场份额,小米位列全球第四,继续携手华为,对抗苹果、三星,引领国产高端的全球化布局。可以说是站稳「长坡厚雪」,为新一轮爆发在不断蓄力。

究其原因,是探索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方法论闭环。不管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如何变化,在小米的航行海域里,方向始终没有变。

22年研发投⼊超过160亿,23年研发投入将超过200亿,从2022年算起,未来5年,小米至少将投入1000个亿的研发资金,这是这个标杆中国品牌的一种底气。

在一只杯壶里和一部小米里,我们真正看到的,实际上是中国品牌们,正在集体谋划“捕鱼”生态位的卡位战。

从大江大河到未知深海

“风浪越大,鱼越贵。”

先前热播电视剧里的这句台词,对中国品牌来说十分应景。

全球乱局叠加经济周期,让市场海平面不光暗流涌动,同时也存在着随时爆发一场“完美风暴”的可能性。

面对这种高强度的不确定性,唯有认准方向保持创新,才能保证航行安全。

国内头部“电动车之王”雅迪,正试着打出一张以技术迭代为基底的创新牌。

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上,雅迪以电源、动力、整车、智能、生态、大数据六大平台技术为底座,实现了以雅迪TTFAR石墨烯3代Plus电池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制度创新上,雅迪拥有2个CNAS国家级实验室,6家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超10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

而在设计创新层面,2022年美国IDEA设计大奖评选中,雅迪冠能DV6、VFLY Y80和电动滑板车KS2斩获两铜一入围,成为2022年电动两轮车行业唯一获奖的品牌

唯有做好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断向上创新,才有可能在“危”中找到那一抹“机”。

1984年创立的华彬集团,正是在改开浪潮里凭着一股敢想敢干的冲劲,将五大健康饮品行销全球,成为中国功能型饮料的领导者与奠基人。

虽然创造产值近3000亿元,已经向国家纳税近400亿元,但对华彬集团集团来说,市场永远在变,海面不会一直平静,每一年,实际上都是重新起航的第一年。

中国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巨浪”时代,既静水流深,又波澜壮阔,关键是看罗盘准不准,掌舵稳不稳。

从大江大河,航向未知深海,这是中国品牌的必然选择。

而在此刻,固然像伯克希尔所推崇的企业“护城河”依然重要,但相较之下,打开城门、闯入奔流的勇气,或许会显得更为可贵。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从江  从江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大海  大海词条  品牌  品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