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返流性胃炎

时间:2022-04-21 01:28:26 热评 我要投稿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着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返流性胃炎

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等)大量返流人胃,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损伤,从而产生糜烂、炎症和出血等病变。其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灼痛,汁性液体,甚至出血。病因是十二指肠内容物使胃粘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减弱胃粘膜屏障功能,胃腔内的氢离子弥散人胃粘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使组胺分泌增加,引起胃壁血管扩张,炎症渗出增多和毛细血管瘀血,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而长期慢性炎症,使屏障功能进一步降低,造成恶性循环。

目前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给本病的诊断增添了依据,对于本病的治疗,尽管方法不少,但是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

返流性胃炎属于中医"PEl"、"胃痛"、"吐酸"、"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胆气上逆引起。治疗时应该清胆和胃,降逆止呕。常用镇逆汤加减治疗。镇逆汤加减:生赭石18克,青黛6克,清半夏9克,生白芍12克,龙胆草9克,吴茱萸3克,党参9克,生姜3片。

偏于热者,舌苔薄黄腻,加竹茹、黄芩、茵陈、蒲公英等;偏于寒者,舌质暗淡,舌苔白或白滑,去生姜,加干姜、砂仁、肉豆蔻;脾胃虚弱,加白术、茯苓、白扁豆;疼痛剧烈,加延胡索、丹参、炒蒲黄、五灵脂等。

(1)根据《北京中医》,1995,(1):27,张连城报道:运用镇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0例,平均治疗71天后,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处方如下:代赭石20克,青黛6克,半夏12克,白芍15克,龙胆草9克,吴茱萸6克,党参9克,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若胃痛明显,白芍用量加倍;脾胃虚寒明显,倍加吴茱萸;脾胃虚弱者,党参量倍增;热象明显,龙胆草量加大。

(2)根据《山西中医》,2000,(4):28,牛豫洁报道: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返流性胃炎60例,并与单纯采用西医药治疗60例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00%。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中药治以平肝利胆、和胃降逆的镇逆汤,药用:生赭石18克,青黛9克,半夏9克,白芍12克,龙胆草9克,吴茱萸3克,生姜6克,生晒参6克。偏热者,加竹茹9克,栀子9克;偏寒者,加丁香3克,苏叶9克。每日1剂,复煎,分2次空腹顿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