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安全风险等级怎么划分)

1.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及分级,有针对性地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避免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参考文件

3.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3.2《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DB4403/T5-2019)

3.3《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1-1986

3.4《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技术》 GB/T 27921-2011

3.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4.定义

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2可接受风险:根据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5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征的过程。

4.6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4.7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4.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9风险控制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构

5.1领导小组

5.2推动小组

5.3主要负责人职责

5.3.1确保获得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5.3.2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5.3.3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重点监督、指导领导小组、推动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5.4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职责

5.4.1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组织及监督管理。

5.4.2负责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5.5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5.5.1主要负责起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关的制度文件,制作相应的宣传栏、公告栏及标识。

5.5.2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各专业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

5.5.3负责对所有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价。

5.6其他部门职责

5.6.1财务部负责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保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与运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

5.6.2采购部负责风险告知警示牌等风险分级管控所需物资的采购,确保采购物资数量和质量满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需求。

5.6.3生产部、品质部、工程部、仓储部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同时监督、指导本部门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识别与评价。

6.风险管理管控具体内容

6.1风险辨识的范围

6.1.1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运输、施工、维修、办公活动等)。

6.1.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供应商、访客、外来施工人员)。

6.1.3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短期或长期租赁的设备设施)。

6.1.4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6.1.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6.1.6 危险因素分类:

a.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的六种类别分类。

c.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d.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6.2常用辨识方法

6.2.1岗位危险源辨识

6.2.2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

6.2.3生产工艺危险源辨识

6.2.4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

6.2.5发生事故后危险源的重新辨识

6.2.6重大危险源辨识

6.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6.3.1评价单元:以生产部、班组(车间)、仓库、配电房、办公场所、员工饭堂及宿舍等基层生产生活单位为评价单元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6.3.2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

6.3.3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每年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方案,抽调各部门负责人(必要时聘请专家),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对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等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危险源辨识。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危险源种类及安全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月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每月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本部门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结合本部门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危险源辨识。

3)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加强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部门负责人。

6.3.4风险辨识评价方法

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采用LEC评价法(格雷厄姆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界定为重大风险。

1)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3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30人及以上的;

4)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本企业认为有必要列为重大安全风险的其他条件。

6.3.5 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分别由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推荐采用LEC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汇总造册。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价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价并进行实时监控。

2)各部门每次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清单,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6.4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又称LEC评价法,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大小的半定量计值法。三种因素指标分别为:事发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作业条件危险性大小D=LEC.赋分标准如下: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D)

6.5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6.5.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场所应进行重点管控。

6.5.2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6.5.3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6.5.4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a.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具体方案,落实防控经费。

b.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重大风险,不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的,可以采取制定文件来有效控制风险。

c.对于重大安全风险,若政府部门有明确要求,应当向当地街道安监办及区安监局进行报告或备案。

6.5.5在风险评价和分级之后,应建立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

6.6安全风险公告及培训

6.6.1公司应当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6.6.2公司应当在风险等级为中等(黄色)以上的岗位张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6.6.3公司应当每年组织一次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6.7安全风险管控流程图

6.8风险管控层次确定

6.8.1根据安全风险评价,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6.8.2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按照五落实原则,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6.8.3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召开公司专题会,每月对评价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价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6.8.4各部门牵头组织召开部门专题会,每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6.8.5由安全负责人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6.9 风险清单编制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

6.9.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在风险辨识评价和分级之后,负责建立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参照《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格式,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

6.9.2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分别由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推荐采用LEC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汇总造册。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价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价并进行实时监控。

2)各部门每次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清单,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6.9.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对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对于重大安全风险,企业应及时向街道安监办和应急管理局报告。

6.10财政保障

各部门应根据下年度存在的风险制定安技措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做到以下几点:

6.10.1建立《事故费用评价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价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

6.10.2对单位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

6.10.3对单位年度安技措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

6.11 运行考核

6.11.1公司安全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及各级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制度相关内容的考核(考核内容见考核表);

6.11.2奖励办法:推进阶段由风险识别和评价小组对各部门风险识别和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凡是对外聘专家指导下,公司首次识别和评价出的风险管控清单中危险因素和管控措施提出建议的,一旦经过风险识别和评价小组认可将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公司将持续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价活动,凡是员工建议比照下表进行奖励。

6.11.3公司对风险实行分级管控,明确管控责任人和监控责任人。公司风险识别和评价小组每季度组织风险管控大检查,视各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给予奖惩(从员工每月安全绩效奖中奖励和扣除相关费用)。

6.11.4风险管控责任内发生事故按照公司《安全奖惩制度》规定执行即可。

搜索建议: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热评

 精神病能治好吗?

精神病是什么?精神病是一种由于多基因缺失或重叠而引起的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