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顾衡讲好书 | 《上帝之饮》:烈酒为什么屡禁不止?

今天与你分享的内容来自得到年度日更专栏——。在这个专栏里,顾衡老师会用一年时间为你讲透50本好书,帮你“把书读厚”。

下面为你讲的是这本书中“烈酒”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顾衡老师的分享。

戳此加入课程

你好,我是顾衡。欢迎来到。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比较轻松,是英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的。

其实,原书名就是《六个瓶子里的历史》,跟上帝没啥关系,讲的是六种饮料的历史,分别是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和可乐。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烈酒,也就是蒸馏酒。

点击图片开始阅读

1

蒸馏酒的分类

所谓蒸馏,就是对液体进行加热。因为液体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所以,可以用这个办法把不同成分进行分离。

比如你把葡萄酒加热,因为酒精78度就沸腾了,而水需要100度,那你把葡萄酒加热到78度,再把蒸汽冷凝,就会得到浓度很高的酒精。

当然,也不可能是纯酒精,因为78度的条件下,葡萄酒中的水分和其他成分也会形成气态,只是没那么多而已。如果蒸馏一次你嫌杂质太多,酒精度不够高,那你就可以重复这个过程,多次蒸馏的工艺,就叫精馏。

那么可想而知,蒸馏酒的基本成分就是酒精和水。那酒好不好,就取决于多多少少的那点杂质了。所以对于蒸馏酒、也就是烈酒来说,原料就非常重要了。

以蔗糖蜜为原料的蒸馏酒叫朗姆酒;

以土豆为原料的蒸馏酒叫伏特加;

以谷物为原料的蒸馏酒叫威士忌;

以水果为原料的蒸馏酒叫白兰地。

主要就是这么四种。不过这个分类也并不绝对。比如最著名的灰雁伏特加,就是用小麦,而不是土豆酿造的。当然咱们国家的白酒也是蒸馏酒,是以谷物酿造的。

那么,是谁第一个想到用蒸馏技术来做酒呢?

亚里士多德确实说过:“把海水煮沸再冷凝,就不再有咸味了。”这说明希腊人已经掌握了蒸馏的技术。不过最早做蒸馏酒的不是希腊人,反倒是不喝酒的阿拉伯人。公元八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提取高纯度的酒精,是作为炼金术的一个原料。炼金术士的想法是:一种能燃烧的水,一定有什么魔力。

后来这种酒就传到了欧洲。那你说,欧洲人既然有啤酒、有葡萄酒,为什么要做蒸馏酒呢?这里要解决的其实是个效率问题。

威士忌,热量是同等体积谷物的五倍,相当于压缩饼干吧,而啤酒却只是稀饭。这一干一稀,可就差老远了。所以,遇到丰年粮食吃不掉,酿成烧酒来储存,其实是个很好的办法。

2

喝酒误事,古已有之

但是烧酒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容易让人上瘾和喝醉。

英国人最喜欢喝的是杜松子酒,这个酒其实是荷兰人发明的。 1689年,英国贵族赶走了要把天主教树为正统的国王詹姆士二世,从荷兰请了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来当国王。这么着,威廉三世把杜松子酒从荷兰带到了英国。

这个杜松子酒,本质上还是属于威士忌的范畴,因为它是以谷物为原料的。不同只在于,它需要蒸馏两次,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杜松子这种香料。

杜松子酒到了英国之后大受欢迎。当时伦敦每五户穷人就有一户在卖酒,喝酒的就更多了,这就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治安问题。

一个最雷人的例子发生于1736年。有一个叫朱迪丝·迪福尔的女人,丈夫去世后,无力抚养两岁的女儿,就把女儿送到福利院去了。

在一个一月份的星期天,迪福尔去福利院,接女儿出来玩一天,福利院还专门给小姑娘换了一身新衣服。哪里想到,这个迪福尔和闺密喝了一天的酒,喝到没钱了,就把女儿身上的衣服全部扒下来,打算拿孩子的衣服再去换酒喝。一月份大冬天的,孩子冷得不停地哭,已经喝醉了的迪福尔听着心烦意乱,竟然把孩子活活掐死了。

这么极端的事件当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喝高了的保姆,把孩子当木柴扔到炉子里的事情,竟然发生了两次。

为了解决民众酗酒的问题,英国政府决定把这些罪犯和醉鬼都送到澳洲去,而且一开始就规定了,澳大利亚不允许有酒。

但是澳洲的看守们不干啊,政府只好让步,说看守们可以喝,罪犯不许喝。结果,看守们以12倍的溢价把杜松子酒卖给罪犯,弄得澳大利亚一塌糊涂。

1806年,不甘心的英国政府向澳大利亚派去了一个新总督,叫布莱,到了之后就严厉推行禁酒令。300名守卫军人立即哗变,进攻总督府,吓得布莱躲到床底下,保护他的只有他的女儿玛丽,手里拿着一把伞,当然就没保护成。

3

怎么靠酒成事

不过,也有靠酒办成大事儿的,就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现在一提华盛顿,就想到他蓄奴,他住在弗农山庄,这会让你以为他是个种地的。但其实,华盛顿他们家的主营业务是酿酒,他家的酒厂是全美国最大的,威士忌年产量最高的时候超过了1万加仑。

华盛顿有这么大产业,他又以一己之力挑起了七年战争,导致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领土变更。

但是华盛顿第一次竞选弗吉尼亚州议员,竟然失败了。第二次,华盛顿请每个选民喝了一品脱啤酒、一杯葡萄酒和一品脱朗姆酒之后,顺利当选。

怎么请每个选民喝酒啊?当时弗吉尼亚有投票资格的选民只有不到1000人,这点酒钱,对华盛顿不是个事儿。

说到美国,就必须要提一下于1920年正式生效的第十八条宪法修正案,也就是禁酒令。这个禁酒令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酒精饮料,酒精含量超过0.5%的,都在被禁范围。

但是,禁酒令只是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喝酒并不违法,拥有酒也不违法。所以在禁酒令生效之前,有钱人就抢着囤了一大堆。这么着,这个被胡佛总统称之为“一次动机高尚的尝试”,只是坑苦了穷人而已。

禁酒令实施后,不仅导致了私酒泛滥,还摧毁了美国整个酿酒行业。 1933年,第十八条修正案被废止后,美国已经没有合格的酿酒专业人士了。一种文化、一种技能被破坏和中断后,就像一株植物被连根拔起一次,要想恢复到以前,谈何容易?美国到今天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酒,与这段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禁酒令让美国社会付出的另一个代价,就是黑帮崛起。 电影《教父》的素材,就是来自纽约的意大利黑手党。

美国黑帮里最有名的,当然是纽约五大家族,相比于它们的内敛和老辣,芝加哥的卡彭就菜得多了。卡彭这个人,名气主要来自于他张扬的个性。他公开承认自己是个私酒贩子,还在报纸上写文章,说我为了芝加哥人民能喝上一小口酒真是操碎了心,你们还不知道感恩嘤嘤嘤。得瑟了没几年,FBI就从财务入手,以逃税定了卡彭的罪。

4

美国禁酒令为什么会通过

那你说,禁酒令这个今天看起来如此荒谬的宪法修正案,当年怎么就能通过呢?这是源于一系列机缘巧合。重要的大概有这么三个:

首先,1920年前后,美国正处于第三次宗教大觉醒时期。 所谓宗教大觉醒,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周期性的宗教狂热吧。

第一次狂热,导致了独立战争,觉得我们美利坚是山巅之城啊,怎么可以屈服于英国的暴政呢?

第二次导致了内战,我们美利坚,怎么可以有奴隶呢?

而这个第三次,就是禁酒,我们美利坚,怎么可以有酒鬼呢?

其实在通过第十八条宪法修正案之前,美国就已经有12个州通过了禁酒令。

其次,1870年,美国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给予黑人男性投票权,而白种女人却没有。 这个就让白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给予女性投票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到1920年,女性投票权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所以在禁酒令通过没多久,也就通过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给予女性投票权。所以,当时的政客都知道,妇女马上就要有投票权了,根本不敢得罪女性这个无比庞大的潜在票仓。而女性,正是禁酒运动的主力。

最后一个原因,这不正赶上一战了么?好巧不巧,美国的酿酒业一直是由德国人把持。百威的控股人就是个德裔,他年年开盛大酒会,给德皇威廉二世祝寿,非常猖狂。等到美国参战,德国成为敌对国家之后,就没人为酿酒业说话了。

目前,全球白酒消耗在下降,而我们中国却在增长,占到了全球份额的25%。白酒在中国的强势,固然有文化方面的原因。茅台曾经长时间雄霸大A股市值第一的宝座,这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

现在酒桌上流行一句话:东北虎、山东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但是小绵羊喝的都是高档酒,绝大多数的白酒却是低端白酒。劳动人民选白酒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便宜,二两小歪嘴只要十几块钱,比喝六瓶、八瓶啤酒可划算多了。

到目前为止,《顾衡讲好书》专栏已经更新了12本书,2022年也正好接近尾声了,顾衡老师就和编辑商量,花两周时间,进行一次年终考试。

从下周开始,顾衡老师会带着大家复习一周,通过问答做个简单的回顾。 如果你想 抓住这个机会,和得到同学们切磋交流,现在加入这门课也不晚。

课程结束后,你将收获一张高质量的「顾衡私家书单」,涵盖社会、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轻松完成年度读书计划。推荐你别错过。

戳此加入课程

上下滑动查看课表

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跟顾衡老师一起把书读厚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