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与周举)

来源:河南日报网

作者:清风

清明节快要到了,大家知道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著名人物介子推而设立的。史料记载,晋文公逃亡的时候,介子推忠心耿耿地保护晋文公,甚至在晋文公饥饿的时候割下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但晋文公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忘记了介子推的功劳,于是介子推就与母亲隐居到绵山之中。后来晋文公良心发现,想要召介子推出来,介子推不求利禄,坚决不出山。晋文公求人心切,就放火焚烧绵山,逼迫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母子均被火烧死。晋文公十分内疚,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冬天设立了一个月的寒食节,规定当地百姓30天不能用火,只能吃生冷食物。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今天我想谈的不是介子推,而是另一位与寒食节有关的人物,东汉的周举。

周举是汝南郡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东汉顺帝时曾出任并州(今太原)刺史,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除寒食节里的一项陈规陋习——禁火。应该说,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此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当时晋国所处的位置在山西一带,到了冬天异常寒冷,百姓们获得热量的唯一来源,就是热腾腾的火苗和生火煮熟的食物,一旦禁火不但无法御寒,还不能生火做饭,甚至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面对刺骨的寒风和生冷的食物,一天两天还能坚持,时间长了,很多人就难以忍受,尤其是对老弱病残之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度日如年,苦不堪言。秦汉以来,每年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晋地总有不少人因为饥寒交迫冻饿而死。周举看到这些,很是痛心,下决心要改革寒食节长时间禁火的陋俗,减少老百姓在冬天的伤亡。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寒食节风俗已经延续了近800年,要改变这个根深蒂固的传统是非常不易的,更何况介子推是历朝历代都极力推崇的圣贤,在封建思想统治的那个年代,改革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周举为此处心积虑,下了几步大棋。第一步棋是上书朝廷,争取皇上的支持。说晋地的老百姓因为每年纪念介子推,被冻饿而死的人数很多,臣看到实在于心不忍。臣下建议,将寒食节移到清明节前,并且将天数减少28天,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进行纪念。周举当时是朝中重臣,对上忠心耿耿,对下体恤百姓,为官清正,威望很高,汉顺帝很器重他。《后汉书·周举列传》中有几篇周举写给皇上的奏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采飞扬,遗憾的是没有收录这篇奏章,但我相信周举一定给皇帝讲了很多大道理,一定是循循善诱,据理力争,他的这个大胆建议得到了汉顺帝的批准。第二步棋是修建介子推庙,供老百姓瞻仰。周举的这个改革当时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朝野上下不少人强烈反对,为了平息人们的不满和怨言,在道德上占得主动,不给反对派以口实,周举特意修建了介子推庙,塑了介子推雕像,专门供人祭祀,并亲自作吊唁书置于介子推庙中,向大家解释这一重大改革的道理。《后汉书·周举列传》记载: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说盛冬不能使用火,那本不是贤人介子推的意思,禁火残害了百姓,介子推的上天之灵也不会答应。第三步棋是亲自到乡村百姓家中劝诫。动员官员入门入户做思想工作,亲手帮助老百姓添柴点火,垒灶做饭,告诫百姓知晓,介子推以民生为念,并不介意民众生火煮饭,劝诫大家重新食用熟食。就这样,寒食节的风俗逐渐改变过来,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据《后汉书》记载,在周举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众惑稍解,风俗颇革,可见周举之举卓有成效。

从历史上看,周举的这一改革确实不简单,拯救了无数晋地的老百姓,虽然当时没能杜绝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陋俗,但也为后世统治者做了革弊布新的楷模。在他的影响下,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都相继采取过破除禁火寒食的积极举措。大约到了唐代,因寒食清明两节相近,就合二为一,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人们过起了清明节。寒食习俗也得到了多样化的继承和发展,逐步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应该说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周举之措功不可没。

本文刊登于2020年3月18日河南日报中原风版

搜索建议: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