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奶奶打孙子却被锁喉倒地不起:孩子展现的“恶”,让人毛骨悚然

都说“隔代亲”奶奶和孙子,本该是血脉相承的亲人。就算关系再疏远,也不至于沦落成为敌人。可惜,生活里,总有些例外。有的奶奶和孙子,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视频里“刀光剑影”,彼此伤害的对手。

看完这3分钟的视频,我感觉不寒而栗。从开头到结尾,都充满了让人难以忍受的窒息感,满是血腥和暴力。

一位坐在火炕上的老奶奶,动手打了一个男孩几巴掌。随后,被打的小男孩,嘴里飙着脏话,并用肘部击中奶奶的心脏。奶奶疼得踉跄,弯腰去捡起地上的拖鞋,打算继续开抡孙子。

孙子也很有经验的样子,立马用双臂勒住了奶奶的脖子,制服了奶奶。 奶奶被锁喉 ,拖拽倒地了。她说不出话了,只能用手里的拖鞋,拍打孙子的头和腿。可孙子似乎打红了眼,根本不松手。不到半分钟,奶奶瘫软下去, 没了挣扎迹象 。

而此时,隔着屏幕拍视频的人,还在笑着嘻嘻哈哈,开始劝着小男孩“不要打了。”直到有个旁观的小男孩,提醒他们,奶奶被勒死了。小男孩这才松开了奶奶,而奶奶瘫在地上,没了意识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还没有,奶奶抽打孙子,孙子锁喉奶奶,最后奶奶没了气息。男孩又被后进屋来的大人,狠狠用木棍毒打。全家人都在用暴力,可惜暴力却没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让孩子与恶,零距离接触,毁了自己和奶奶的人生。

孩子与恶“零距离”,都怪家长的暴力教育

奶奶打孙子,如果只是教育,孙子大概率不会下死手。很可能是奶奶,早已经 多次用暴力教育 孙子了,导致了孙子的 逆反情绪很严重 。也有可能是,整个家庭的教育氛围,过度推崇暴力,错误的引导了孩子的恶毒行为。

当孩子与恶贴近,孩子对亲人的情感就更淡漠。很难像正常祖孙两代人一样,温和的对待彼此。

在《没有不学习的孩子,只有不懂爱的教育》中就有说道:“当孩子被打骂,内心会产生屈辱、挫败感和愤恨感,长此以往孩子内心会变得冷酷麻木,也会怨恨、暴力、野蛮对待他人。” 所以“暴力是冷血之父”家长还不改掉,那比孩子的过失更可怕、可危险。

暴力教育的危害不容小视

暴力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亲情淡漠

贺拉斯说,施展暴力又无理由,只会自食其果。

暴力教育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让孩子跟家人产生情感裂痕,最终亲情关系淡漠。毕竟,没有哪个孩子能去爱一个,不会教育,不讲道理,却经常武力来打骂自己的亲人。

暴力对待孩子,孩子心中会有恨意

当一个孩子,总被至亲至爱打骂,被家人暴力教育。那么,孩子就容易心中生恨,感觉自己不被关爱,从而对他人滋生出恨意,以此投射内心的不满,很容易从小就出现 暴力行为。 长大后,孩子可能也会比普通孩子,更容易恶意满满,暴力犯罪。

教育这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家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要给足孩子正确的爱,滋养孩子的善良和宽容,而不是对孩子以爱之名,行暴力教育。

不要以爱之名,行暴力教育

我们相信,家人对孩子的爱,都是真爱。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推崇暴力教育的家长,正在以爱之名,行着暴力的事实。这对孩子的身心损害都是巨大的,是不容小视的现实问题。一些原本还很阳光开朗的孩子,就这样被暴力教育所摧毁。

我曾接触过一个邻居小孩,他爸爸就总借着酒劲打骂他。有一次,他正在写作业,爸爸喝多了才回来,就找茬检查他的作业。

结果发现,孩子确实有一处写错了答案。于是,爸爸就动手打骂孩子,孩子一边哭一边敲我家门,跟我诉苦:“阿姨,我爸爸又打我了,太难受了,我就跑出来了。我感觉活着太没意思了,每次我爸爸打完我,醒酒了,就会跟我道歉,还说他爱我。可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爱,他分明就是在 拿我撒酒疯 。我恨我爸爸,我想杀了他。”

每个对孩子暴力相待的父母,都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过激,甚至在造成严重后果时,仍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过错。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可以说,养出一个恶意满满的孩子,真要怪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了。

非暴力教育,才能养育出善良的小孩

一个善良的小孩子,大都有一个善良的父母。而一个善良的父母,必然能够做到,宽容和善地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总之,非暴力教育,才更容易养育出善良的孩子,这是父母家庭教育该遵守的原则和底线。同时,也是良好的亲情关系,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基础。

暴力不是孩子的天性,也不是孩子的本质,他是带着天真无邪的眼睛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孩子天天被暴力包围,那么长大后的他,也会以暴制暴。

所以,请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真的别再用暴力了。真心爱出来的孩子,都是善良的,愿你有一个善良的孩子。

互动话题: 您有没有打骂过孩子?后悔了吗?

搜索建议:
热闻

 “神”和“仙”有区别吗?

“神”与“仙”,其实区别很好区分的,我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下,他们是如何来区分的。先来谈谈神是怎么回事吧其实在中国很早以前是没有仙的说法的,只有神的说法,比如说,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