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听有声书的效果怎么样?听书和读书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2-09-28 12:01:44 热博 我要投稿

这里面的区别非常大,大到很难成为相同的信息获取方式:

直播时间: 9月28日周三晚上8点

主题:如何跟强势的人相处?

直播地址 :视频号  读书方法    ,另一个视频号:   生活黑客   做为备用。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传递

信息每传递一次就会丢失一些内容,传递几次之后就失真,传递的步骤越长,跟最初的原意差异越大,甚至是完全不是一回事。

假如一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最初是来自论文。

第一次传递 在阅读时,就已经按自己的理解来重新解释了一遍,写成书的时候,就已经丢失一些。

第二次传递 要是论文是英文的,在翻译的过程也会丢失。不管看的英文论文,还是英文书翻译成中文都同样存在。

这一步信息丢失的大小跟译者本身的能力有直接关系,要是译者缺少对某方面的知识结构,在翻译时只会按字面意思翻译,对特定行业的名词、知识相关的信息完全不了解,最终成稿的质量会很差,所以会有些书,本来是好书,就是读不懂或者感觉质量很差,就是因为翻译者水平所导致的。最大问题在于现在翻译一本书的价格太低,而且还经常欠钱,除了为信任而充值,自己真正喜欢。翻译一本书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合不上成本。不少书都是机翻+人工润色+多人合作,敢时间,最终的书稿质量能好到哪去。不同出版社的质量,有时会有明显差距。

第三次传递 有声书通常都是先由写手通读之后,按自己的理解写成文字稿,一般要删减大量内容,挑出比较吸引人的几个关键点重新排列组合,然后经过编辑审核之后,去找人朗读,录音,变成有声书。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失真要远远高于其它方式。一个结论往往是大量的细节和过程铺垫出来的,让人更容易理解。但写手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字数、时间,内容点不能太多等等,直接把细节做大量删减,有些观点会看起来就有问题或者很难人理解。完全靠写手的主观意愿来判断,保留哪些,突出哪些。要是本书的观点比较单一,并且熟悉相关的知识结构那还好。但遇到有一定专业性,观点多成体系的好书,就是灾难了。

在目前的有声书平台中,早期对有声书书稿质量没有要求,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或者普通爱好者,对相关的知识了解有限,只按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这种有声书还不如不听,往往会把你带到沟里去。

这类有声书的比例并不小,制作有声书也需要控制成本和时间,在时间内交稿,编辑审核下,一般再些修改就行。花上1、2个月去认真读一本书,写有声书稿件,成本太高了。基本上没人去做。

早期一本的书稿最高是1.5万一本,现在是几百或1000、2000一本。具体价格就看平台了。有些平台会为一些好书,开出更高的价格,找一些相对有解读能力的人来写稿件,这种情况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工作室和公司跟有声书平台签约,稳定提供书稿。常规情况下几轮分包下去,价格会更低,质量更差,干活最多的是大学生。

在这一轮的信息传递下,有声书所丢失的信息最大。要远远超出读书所获得的信息。

而阅读,只是由你自己进行的,信息获取就要比听书少了一个步骤。

第四次传递 接受方式和注意力状态。

你在听书的时候,很少处于没有任何干扰,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听书的场景,通常都是同时做几件事情,开车、上下班通勤、走路、运动、做其它事情等场景最多。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注意力处于被干扰状态。偶尔听到什么重点内容,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忽略过去,要反复听几遍才行。要是太难理解的内容,因为缺少大量的细节和铺垫,不一定能明白。

在这种场景下,有声书的信息传递方式,要比在阅读时,多也一两个步骤。

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所接收信息,效果会更差。调查过不少人,很少人听完一本书之后,特意会反复听好几遍,再认真做笔记,比例极少。

一般在阅读时,大都是能集中注意力去阅读,只做一件事,而且会阅读的,还有后续的一系统行为来确保加深理解。

声明一下以上说的都是非小说类书籍,要是听小说、故事之类,遇到口才好,讲解力强的主播,听故事跟看小说,区别没有那么大。对于听觉学习者,效果有可能比阅读好。

第二个问题 记忆的印象是否深刻

一般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大都是短期记忆,经过处理之后忽略细节只保留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在睡觉时加工之后变成长期记忆。

你的大脑有一个特性:并不会对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知识,留下太深的印象。

有声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你只是听一、二遍,大脑会在最初的20 分钟内遗忘的内容要比在之后一个月内所遗忘得多。在熟记后的一个钟头内,我们差不多就忘掉了一半的。很多时候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但有声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之类的东西,可以用来筛选和判断书籍的质量或内容自己是否有兴趣。

从记忆角度来说收益最大的制作人,收益最少的是接受者。没有任何的努力就得到的知识,大脑就会认为这知识不重要,是垃圾信息。除非信息中所传递的知识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反常识,奇闻异事之类的、自己自己的经历相关,能解决你当前的情况、重点关注的内容等等,大脑才会重视一点。

读书要是只是单独的输入,只读一遍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书中的知识付出更多的努力。

亲自读上几遍,做划线、折页、做笔记、思维导图,认真思考,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做成知识卡片这样才会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入的印象。

可以关注下视频号:读书方法 ,学习一些更有效果的阅读技巧。

第三个问题 要如何加工知识

要如何加工知识,才能让大脑更重视、印象更深刻,最容易变成长期记忆呢?

有简单的方式,也有复杂的方法。

先从简单的方式开始,前段时间从《知行力》这本书中学到一种方法:三环套月 ,用这种方法做成知识卡片,能让你的记忆更深刻,更容易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第一步:在书中读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之后,先标记、做划线、拆页、做笔记,最重要的步骤是认真思考一下,这个知识点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的使用范围在哪,哪里适合,哪里不适合,最常应用到到哪些场景和场景之中。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1、2条,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易于记忆、理解和传播。

第三步:回顾一下以前的经历和知识,有哪些经验和知识点能跟这个知识点产生连接,找到一个合适的故事或应用场景来重新描述一下。

按这个框架,很容易就能把某个知识点变成一篇文章,而且在思考、写作的过程,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套上合适的故事和金句,能让这篇文章更容易接受和传播出去。

不管是用这种方法做知识卡片、PPT,还是写自媒体文章都是一个很实用的知识管理方法。

而复杂一点的,就是一个系统的阅读方法论: 我自己有一个成体系的阅读方法论,可以简化为阅读十问:

问题1: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条微博来概括:

问题2:哪些是值得记录的重要信息:摘抄、电子化

问题3:问了哪些问题或想要解决什么?

问题4:观点是否有道理吗?哪些观点你不同意,原因或论据

问题5:跟我有什么关系?你的哪些观点被改变了,能用在哪方面?拆书

问题6:用图表来表示: PPT、思维导图、其它图表

问题7: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讲个故事会加入理解

问题8: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

问题9:整合已有资料,多种方式输出。比如:写作、演讲、PPT、思维导图、直播、培训、教学等等。观点、金句、加故事。效果最好。

问题10:实践之后的观点补充

而实际上一个系统的方法要比这十个问题更多更深入,想有更多了解,可以关注视频号: 生活黑客 ,后进行首页-直播回放,拉到最下方,最后一期:如何才能正确的阅读。

这三个问题聊了一下听书和阅读之间的区别,要是听小说无所谓,但要是读点有用的书,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做下加工,记忆才会更加深刻。

直播时间: 9月28日周三晚上8点

主题:如何跟强势的人相处?

直播地址 :视频号  读书方法    ,另一个视频号:   生活黑客   做为备用。

近期直播过程中,发现大家还是有不少在100天行动践行的问题,在注意力、时间管理上的困惑,因此想收集下大家在这方面的问题。本身在践行100天行动的同学,也可以加上来,聊聊你的感悟或者困惑。

如果感兴趣,可以加我的企业微信,和大家沟通。

   现有付费课程  

① 

打败拖延症:

② 

养成好习惯: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①目前有2000+篇自我成长相关实用类文章

② 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③ 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回答被100万+人收藏

文章搜索传送门

↓↓↓

加入一百天行动

↓↓↓

有很多小伙伴说找不到我们了,微信改版,公众号发布顺序被打乱,如果你没有星标,也很少点在看,那么你将不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或者是在两三天后才能收到。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内容,将我们「设为星标」吧,在阅读文章时,也别忘了随手点「在看」,星标+在看,就可以增加你成为warfalcon常读用户的几率了:)

点击公众号「warfalcon」,按照以下操作就可以设置为「星标」啦~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