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李奉三

时间:2022-04-20 18:05:50 热文 我要投稿

李奉三,男,汉族,1915年生,安徽定远人。曾任安徽省凤阳县县长,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李奉三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的父亲。

人物生平

李奉三(1915~1999年),安徽定远人,曾任安徽省凤阳县县长,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其后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李克强青少年时代受父亲李奉三的影响较大。

李奉三在安徽省定远县九梓乡出生,共七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二,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读过书的。1951年,李奉三任安徽省凤阳县副县长,后到安徽省文联工作,其后升为安徽省蚌埠巿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75年,任省委文史办公室主任,直至退休,1999年去世。现在只有五弟李敬初尚在人间,独居于九梓乡。

李敬初忆述:他打过仗(记不起什么战争),五三年时“打老虎”,所谓的“打老虎”,是指李奉三当年在开会时,用凳子打县委书记之事。李奉三的旧友李树荣称清楚记得“打老虎”一事,他人直率,五三年搞“三反”运动,领导说了一些非事实的事情,他就生气了,就拿坐的凳子打人,后来被拉进派出所。又称我跟当时的派出所所长有交情,就让他帮手,然后李奉三走了,跑到合肥啦。

人物生活

李奉三同志原名李敬德,1915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九梓集乡。兄弟5人,排行老二。

1929年2月,在凤阳城从事工会工作的中共党员秦子扬,利用与定远吴圩镇吴禹川的同窗关系,到吴圩小学以教书为职业,从事革命活动。3月,发展吴圩小学校长吴云汉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又发展了教师朱阶平(朱正泰)和四名学生入党,成立了吴圩地区的第一个党小组。其时就读于吴圩小学的李敬德已是一个16岁的大男孩,由于追求进步,品学兼优,长得又“蹿”,被秦子扬发展为定远县第二批学生党员。

1931年8月初,李敬德在早期党员、定远县委委员戴国兴的带领下。先后在吴圩、九梓、站岗一带街头、村庄宣传革命道理,张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是穷人的大救星”、“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李敬德和一些热血青年还积极报名参加了赤卫队。

1931年9月,李敬德等人在期待中迎来了中共长淮特委派到定远活动的中共凤阳县委书记陈新然。陈与原定远县委书记朱阶平接上头,逐渐恢复了各个党支部的活动。通过原九梓集党支部书记李教伍、李奉三(李敬德在吴圩农民暴动后改名李奉三)等努力,组建恢复了中共九梓集支部。

1942年初,日军修通了定城至水家湖的公路,沿线较大集镇均被日军控制,形成了东西长约90华里的封锁线,定凤怀县被分割成南北两大片。为了便于工作。上级决定公路以南地区,包括合肥县的一部分新建定合县。此后,李奉三先后担任过九梓集乡党支部书记,定合县定六区区长,定合县民政科长等职。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敲响了蒋家王朝覆灭的丧钟。解放大军南下渡江,奉三同志亦随军南下,1951年就任凤阳县县长。1

1953年全国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由于受到党内部分人的排挤,个别领导罗列了许多不实之词,李奉三被打成了“老虎”。在冤屈面前他没有倒下,而是挺直腰杆坚持说理斗争,力排那些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后来在安徽省省长黄岩,省政府秘书长郑抱真两同志的直接干预下,才还奉三同志一个清白,并把他调至省委统战部任工商处长。

李奉三参加革命后,勤奋工作,从一般干部,乡支部书记至区长、科长、县长、处长、省方志办副主任(正厅级),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衣着朴素,生活节俭,由于子女较多,平常生活也较为紧巴。

李奉三严格要求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严格。他常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为父者也应为子之师。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奉行“要子为而必己先为”的宗旨。经常告诫子女们:我们的家庭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没有特殊的地方,你们也不要有任何优越感。你们的路靠你们自己走,你们的事靠你们自己办。

李奉三有两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姓名不详)生有三名子女,长子李克和(航天部二院),次子李克平(原安徽省发改委副巡视员),三女李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