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养育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你要注意这5个细节

时间:2022-04-19 13:33:13 热文 我要投稿

孩子的心灵是具有吸收性的。

他们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在成长期吸收了什么营养。 ——萨姐

作者:春雨不谷

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一个讲座中说过:

“对于孩子的成长,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为重要。”

一个具有性格缺陷的孩子,内心是压抑、灰暗的,未来很容易在人生路上踟蹰不前,甚至走偏、栽跟头。

而性格阳光、自信果敢的孩子,内心是积极、明朗的,无论遇到挫折还是困境,都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浑身充满正能量,未来更容易成功。

作为父母,我们在倾尽全力为孩子的成绩助力时,不要忘记赋予孩子一个自信、阳光的好性格。

以下几个养育细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注意哦~

01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VS

凡事替孩子做决定

网上有位饰品店店主,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对母子到店里购买钥匙扣,男孩看起来唯唯诺诺的,一边用手摸索着喜欢的图案,一边向母亲投去渴望的目光。

然而,母亲却果断拒绝了儿子的想法,让他小孩子不要太多事。

店主说,他看到大人盛气凌人的样子时,顿时明白了男孩没有自信的原因。

连一个小小的钥匙扣,都不能遵循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他的世界里,注定填满了太多的干涉和捆绑。

一个不被允许做决定的孩子,是无法获取自我的掌控感的。

在被命令和压制充斥的环境里,他会越来越怀疑自己,不敢做决定。

长此以往,孩子内心那颗自卑的种子会不断发芽,挤占自信心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别小看一个让孩子做决定的举动,它背后的深意,是对孩子自主权的尊重,更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

凡事替孩子做决定,不如在适当的范围内,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自己。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度和掌控感,从而发展出对自我的认可和信任,铺就自信心的土壤,变得越来越强大。

02

孩子发脾气时冷处理

VS

不允许孩子发脾气

《超级育儿师》节目里,记录了许多“爱发脾气”的孩子。

他们的表现常常是:崩溃大哭、地上打滚、摔玩具、扔东西、甚至攻击别人……

面对这些情况,有的父母手足无措,有的父母暴力制止。

印象深刻的是晨晨的爸爸,他看见孩子哭闹,自己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粗鲁地把儿子抱走,并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命令儿子停止哭闹;

要求儿子自己打自己手心;

逼着儿子承认错误。

在一番管教过后,晨晨收敛了脾气,用手背抹着眼泪,把头深深地埋在胳膊里。

孩子虽然看起来平静了,但那被压抑的负面情绪,被无视的需求,正在逐渐潜藏进他的潜意识中,影响他性格的发展。

正如育儿师詹红红所说:“父亲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度的恐慌,非常容易落下心理阴影。”

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像晨晨爸爸一样,用发脾气的方式,去阻止孩子发脾气呢?

其实,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内心有诉求未被满足,同时表达能力受限,以及情绪脑发育不成熟的结果。

一味地制止孩子发脾气,是违背心理发展规律的。

当面对那个“爆炸”的孩子,不妨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学会“冷处理”。

首先,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平静地面对发脾气的孩子;

其次,给孩子一段缓冲情绪的时间,等待他的自我调节;

最后,通过平静的沟通和交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

“冷处理”的方式,并不是父母对孩子置之不理,而是需要父母用冷静的态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后,理解和看见那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他更好的爱。

每一个被允许发脾气的孩子,会在父母的接纳和看见下,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份接纳和看见,会驱散孩子内心的恐惧,他不必卑微地讨好父母,而是敢于表达自己,坚持自我。

03

孩子犯错时,先听听他的想法

VS

不分缘由训斥或惩罚

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

女孩上小学时,喜欢鼓捣各种小器械,有一次,她心血来潮,拿着螺丝刀,把闹钟全部卸开观察内部构造。

但是最后,她却无论如何都不能把闹钟恢复原样了。

父母回家发现后,劈头盖脸地训了她一顿,责怪她浪费东西,给家里捣乱。

从那之后,她就变得很小心翼翼,性格里多了一份懦弱和克制。

看了她的经历后,我感到很心塞。

为什么父母不能多挖掘一下孩子行为的动机,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就武断地认定某些行为是“错误”呢?

虽然,损坏物品是很可惜,但是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好奇心,却被无情的抹杀了。

记得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

“没有犯错的孩子,只有行为不当的孩子。”

他们的“错”,其实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和理解这个世界,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制造麻烦和故意捣乱。

当孩子的行为被定义为“错误”之前,不妨先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给他们发言权和解释的机会。

从孩子的视角,看待他们的行为和目的,而不是用暴力和惩罚,被情绪风暴挟持着,用怒气和不理智,打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那个被允许在“犯错”中成长的孩子,才能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被世界温柔以待。

04

多给孩子肯定的眼神

VS

习惯否定、打击孩子

前几天带孩子去游乐场,看到一对焦灼的母子。

进钓鱼场前,需要孩子换上连体水靴雨衣,衣服上有背带,比较难穿。

男孩妈妈不停地告诉儿子,这样穿不对,那样穿不对。

男孩一言不发,低头胡乱系上背带,匆匆进入钓鱼池。

当他拿着小渔网去捞鱼时,妈妈又一脸严肃,挑剔孩子拿网的手法不对,捞鱼的角度不对,身体姿势也不对。

男孩还是一言不发,把渔网紧紧地攥在手里,却迟迟不敢下水了。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正在尝试和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有否定的声音在耳畔,他该有多痛苦啊?

心理学上有一个“暗示效应”,指的是用间接的、或者含蓄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或者行为产生影响。

儿童时期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各种心理暗示,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建立。

如果父母持续用打击、挑剔、否定的语言教育孩子,这便会形成一种负面的语言心理暗示。

孩子会逐渐接受这种“我不行”、“我很差”的自我评价方式,严重削弱自信心,做事畏首畏尾。

而那些自信满满的孩子,身后都有爱捧场、多肯定、愿意鼓励的父母。

泰国短片《每天努力一点点》中,小男孩在足球场上屡次受挫。

面对教练的质疑、男孩的垂头丧气,妈妈却始终用微笑和鼓励,力挺孩子。

“你以前都不会用头顶球,现在都做得很好了呢!”

“追不上别人没关系,努力超过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就好了!”

在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下,男孩重拾信心,在球场上表现越来越好,整个人变得越来越阳光有活力。

父母的赏识和肯定,会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建立自我效能感,从而获得自我肯定、自我悦纳的心理品质。

他会从父母支持的眼光中,卸下沉重的心理负担,遇到挫折不气馁,遇到困境不害怕,勇敢地迎接挑战。

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是对一个孩子最佳的精神馈赠,更是自信心涌动的源泉。

05

尊重、赞美伴侣

VS

攻击、轻视伴侣

前段时间,杭州一个11岁男孩离家出走了。

被警察找到后,他哭诉道,原因是父亲在家不是玩游戏就是刷视频,也不上班。

家里所有事情都是妈妈在操劳,他实在看不下去就走了。

他眼中看到的,是父亲不尊重母亲,是一个家庭系统的失衡,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无力感和自责感。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因为伴侣间的摩擦,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在孩子面前表达不满,抱怨对方。

殊不知,这种吐槽会呈现给孩子家庭不稳定的感觉,他会产生不安全感,有时还会把父母矛盾的根源,归咎在自己身上。

他的世界会越来越紧绷,通过向内的自我攻击,变得极度脆弱和自卑,内心缺乏支撑力。

而夫妻互相尊重、恩爱的家庭,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最温暖的巢穴,帮助孩子张开翅膀,努力向外界探索。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信的底气,也是最美的家风。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演员宋妍霏的父母的感情,引来无数网友羡慕。

同样是生活中的茶米油盐,却被他们演绎成了大型撒糖现场。

妈妈“抱怨”照顾孩子辛苦,深夜开车送生病的女儿去医院,爸爸一脸宠溺,伸手抚摸妈妈的脸颊安慰。

爸爸笨手笨脚做出的饭菜味道“别致”,妈妈一边咀嚼,一边点头认可:“还不错。”

看过这两个人的相处,才会明白宋妍霏的强大气场和自信拉风,皆是源于家庭传递的力量。

父母越恩爱,孩子越自信,因为她浸润在爱的环境下,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更爱这个世界。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而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只有夫妻关系融洽了,才能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安全性,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疗愈的角落。

如此,他会拥有被爱的底气,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的魅力。

06

蒙台梭利说过:“孩子的心灵是具有吸收性的。”

他们未来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在成长期吸收到了什么营养。

养育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栽培。

给他边界内的自由和尊重,赋予人生的选择权; 给他包容和爱,让他在情绪泛滥时获得到接纳; 给他理解和耐心,“犯错”时不要急于责备;

给他肯定和支持,用鼓励驱散孩子眼前的黑暗;

尊重伴侣,让他拥有一个盈满温暖和爱的家。

这些美好的教育精华,都会成为照亮孩子人生的一束光,指引他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遇到更美好的自己。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