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回顾:辽宁:13.7亿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山东:印发通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

from 2021

回顾

to 2022

2022.10.17

辽宁:13.7亿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市场主体

2022.10.17

青海:发放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91亿元

2022.10.18

山东:印发通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0.19

陕西: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

2022.10.20

山东济宁:四市协同 探索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新模式

2022.10.20

江苏宿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服务监管平台上线

No.1

辽宁:13.7亿元稳岗返还资金直达市场主体

今年前9个月,辽宁省人社部门全力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提速增效,已累计为14.1万户参保单位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3.7亿元,稳定就业岗位289万个,符合“免申即享”条件参保单位已全面完成拨付工作。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是预防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企业返还一定比例的失业保险费,激励其承担稳定就业岗位的社会责任。受益企业普遍将稳岗返还资金用于缴纳社保、开展转岗培训、发放生活补助等,对冲用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稳定员工队伍。

今年以来,辽宁省进一步调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政策门槛更低,放宽企业享受政策的裁员率控制标准,对小微企业给予倾斜支持,30人以下的参保单位,按照年度减员不超过单位参保人数的20%把握;政策范围更宽,扩大稳岗返还覆盖面,将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经济组织纳入政策范围;政策红利更大,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大型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去年的60%提高到90%;经办服务更优,全面实施“免申即享”经办新模式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精准确定政策享受对象,直接将返还资金打到企业的对公账户或税务征缴账户,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对符合“免申即享”条件却未能成功拨付返还资金的参保单位,各级人社部门主动联系,及时更新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做到应返尽返、应发尽发。

今年年底前,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将持续开展稳岗返还自主申报受理工作,其他符合申领条件但不享受“免申即享”的参保单位,可参考当地经办部门提供的信息,补充相关材料进行自主申领。预计年底前还将拨付稳岗返还资金1.8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户。(徐铁英)

来源:中国政府网

No.2

青海:发放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91亿元

截至9月底,青海省累计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91亿元,惠及参保企业1.61万户,稳定职工38.2万人,切实发挥了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援企稳岗、助企纾困的重要作用,及时注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和职工渡过暂时性难关,从源头上稳定就业岗位。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顶格确定政策补助范围和补助标准,将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受益范围顶格确定到出现中高风险地区市州的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以及未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行业企业。按每名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职工500元的标准,顶格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免申即享”“数据比对+资金批量直发”的经办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人数,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企业账户,由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资金、服务找企业,全程实现“免申请、零跑腿”。同时,企业在无需提供培训计划、培训合格证书、职工花名册以及生产经营证明的情况下,即可享受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帮助企业稳定职工工作岗位。

为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注入“真金白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加速审核、加速发放,安排各级社保经办人员驻场开展工作,做到既抓速度更抓准度,实现资金审核“零误差”。第一时间通过社银平台将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发放到位,并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企业,做到资金发放“零时差”,切实让企业、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度、政策的力度、服务的速度。(陈晨)

来源:中国政府网

No.3

山东:印发通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质效,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印发《加强人才工作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数字领域人才的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提供“全链条”政策支持,全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产业转型,引导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典型数字职业,加大“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经济新职业岗位的开发力度。鼓励将数字技能类职业(工种)纳入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深入实施“青年人才创业齐鲁计划”,助力数字领域青年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

紧盯产业急需,广开渠道引进各类数字人才。动态发布数字人才需求清单,建立健全数字人才常态化招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设“特岗特聘”引才绿色通道,用好“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海聚山东”等引才活动平台,发挥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引才”作用。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扩大“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规模,精准引进优秀青年数字人才。

服务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培育数字人才。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支持有关单位举办数字技能大赛,优先纳入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鼓励支持技工院校开设数字技能专业,适当扩大相关专业办学规模,联合开设数字技能“订单班”“冠名班”。

聚焦产业创新,持续激发数字人才创造活力。加大数字领域新职业职称专业设置力度,动态调整职称评价标准。支持数字领域企业自主确定数字技能类评价职业(工种)范围,鼓励相关产业链链主企业建立总数据师制度,引导设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支持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自主确定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范围,优先支持数字人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向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和数字经济核心关键科技人才倾斜。

依托产业引领,全力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组织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支持各市开展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试点。发挥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作用,提升数字化服务高层次人才能力。支持数字领域人才申报表彰奖励项目。

今年以来,山东省已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领域专业人才超过2.5万人。

来源: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No.4

陕西: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

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拓宽失业保险助企扩岗政策受益范围的通知》,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至2022年12月31日。

《通知》明确,由企业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拓宽至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和2022年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是指2020年7月份后、2021年7月份后教育部门移交的实名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中的人员(2020年度、2021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是指2022年失业登记后至今仍处于未就业状态,其身份以各市(区)就业部门所掌握的失业登记数据确认。

《通知》规定,各市(区)按月比对参保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补助标准、资格条件、审核流程、发放时限等参照《关于加快落实失业保险扩岗补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执行。同时,规定一次性扩岗补助可采取“免申即享”与“自主申请”相结合实施。“免申即享”的企业无需申请,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数据比对核验申领条件,将相关信息推送企业,经企业确认无误后,一次性发放补助资金;招用登记失业青年的企业、依法参保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及劳务派遣公司等企业,申请一次性扩岗补助时,需提供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与申请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符合条件人员花名册(姓名、身份证号、毕业时间、劳动合同起止时间、联系电话)、派遣协议,派遣企业与用工企业就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分配达成的协议等资料,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企业申请后30日内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

《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尽快实现政策落地见效,不得提高政策享受门槛,不得擅自设置启动条件,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多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度。要强化基金监管,落实“四防”措施,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来源: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No.5

山东济宁:四市协同 探索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新模式

近期,山东济宁、枣庄、临沂、菏泽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实施“鲁南经济圈人社领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项目,围绕优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引育、劳动关系服务等方面,联合建立了四类十五项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力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跨区域人社服务。

创新“一体化”就业服务机制。开发上线“鲁南职通码”微信小程序,定期发布鲁南四市市场招聘、就业见习等服务信息,推动就业服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建立鲁南经济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信息库,搭建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实现企业招聘、劳动者求职“四市联动”。联合建立“鲁南经济圈创业导师库”,举办鲁南经济圈创业论坛、创业成果展、创业典型进高校活动等展示交流活动,共享优质创业服务资源,激发区域创业创新活力。

创新“一体化”社保发展机制。建立社保卡“一卡通”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实现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同城待遇”。实行社保基金风险防控联动,探索推行社保基金管理风险异地互查模式,四市每年开展一次异地互查,共同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组建“鲁南经济圈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团队”,推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标准、文书“三统一”,便利特殊人群就近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协同组织开展工伤认定,推行工伤事故四市协同核查,不断提升事故核查工作效率。

创新“一体化”人才引育机制。建立区域人才需求摸排发布机制,发布《鲁南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联合开展组团校园招聘、网络招聘活动,打造区域联合引才品牌,提升人才引进工作实效。探索建立鲁南经济圈技工院校联盟,推行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实习就业渠道,推动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搭建“鲁南经济圈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让高层次人才持任何一市“惠才卡”均可享受“同城服务”。

创新“一体化”劳动关系治理机制。建立四市和谐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共享全国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会商研究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问题。联合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鲁南经济圈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通用工种),引导四市企业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建立鲁南经济圈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协作机制,四市交叉互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合力推进根治欠薪。组建“鲁南经济圈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师资队伍”,推行跨地区委托调解、调解文书置换确认,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就地享受仲裁调解服务。

“一体化”发展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协力推动,开发上线了“鲁南职通码”,举办了制造业专场等网络招聘活动,组建了创业导师、劳动能力鉴定专家、调解员培训师资等多个专业队伍,相继开展了社保基金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异地互查活动,有力促进了四市人社工作互鉴共进,进一步优化了人社领域营商环境。

来源: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No.6

江苏宿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服务监管平台上线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服务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平台通过打造保证金业务办理“互联网监管+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业务“一网通办”,同时与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数据共享,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对欠薪风险及时研判,建立了项目审批部门、企业登记注册部门、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信用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金融保险机构等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的根治欠薪新路径。

线上申请“零跑腿”。企业通过系统线上申请确认保证金缴存数额,系统自动抓取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住建、交通、水利、人社等部门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参建项目、欠薪风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线上确认保证金缴存金额,帮助企业避免多次线下往返窗口申请,实现缴存申请“零跑腿”。

智慧审批“无接触”。企业在线提交申请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核查,人社部门通过系统对缴存信息进行审核,系统将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审核结果自动推送给企业,同步发送至银行、保险经办机构端口,实现智慧审批“零接触”。

缴存备案“无纸化”。企业根据系统推送审核结果到银行、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缴存,还将推动部分银行和保险机构试点线上缴存,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系统自动对接银行、保险经办机构,获取保证金缴存凭证。各级人社部门审核无误后,完成电子备案,无需提交任何纸质凭证,实现缴存备案“无纸化”。

动用支付“不见面”。当企业发生欠薪需动用保证金支付工资时,属地人社部门提交申请,市级人社部门审核后,通过系统将保证金支付通知书、工资表发送至银行、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将工资支付至农民工本人账户,将信息推送至企业,并将划拨信息反馈至系统,实现动用保证金支付欠薪“不见面”。

资金返还“一键达”。工程完工后,企业可在系统中提交工资保证金返还申请,人社部门进行审核,并发送返还确认至银行或者保险经办机构,经办机构收到确认书后对保证金缴存账户解除监管,企业可自由支配账户资金或者办理注销。保函、保单等则无需申请注销,到期自动失效,为企业提供“一键达”全程在线服务体验。

根据系统自动筛选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住建、重点项目办等部门数据,200余家企业将通过服务监管平台办理保证金缴纳手续,无论施工企业在哪,都能实现“网上办、不见面”服务,为广大农民工工资上了安全保险。

来源: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人力资源杂志

分享更多业内资讯

扫码关注我们

搜索建议:
热文

 在一起中考满分作文

在一起中考满分作文在一起中考满分作文1我们在一起已经整整八年了,八年啊!如果我可以活到80岁,那么就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我们一直都在一起。我们整天腻在一起,一起做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