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文

“猪吃猪”背后:凶猛扩张遭反噬,正邦科技如何自救?

时间:2022-07-27 18:28:12 热文 我要投稿

       作者:江城子非鱼,编辑:小市妹

       7月25日,正邦科技代养户发布的一则“猪吃猪”视频让这家A股上市猪企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了解,这位代养户所代养的猪,是在长期断料,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才出现了“猪吃猪”的现象。

       对此,正邦科技迅公告回应称,断料主要受到6月猪价低迷和疫情影响,公司资金相对紧张。截至7月初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偶发性断料现象,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虽然正邦科技表示断料的问题只局限在部分区域,且已妥善解决。但还是有不少证据表明,正邦科技目前正面临在着诸多困境和难题。特别是在资金紧张这一点上,并不像在公告中所提及的那样简单。

       一方面,国内猪肉价格自4月底以来已经连续上涨多时,今年6月甚至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另一方面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正邦断料的问题,在广西南宁、四川江油、江西赣州、湖南湘潭等地都有所发生。甚至,部分养殖户还面临结款难、退押金难的问题,这些都和正邦科技的回应公告所矛盾。

       早在6月初,正邦科技5亿商票逾期未能兑付,让市场看到了公司资金层面的捉襟见肘。随后,正邦科技将10家子公司49%的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正邦集团。紧接着,正邦集团又试图在二级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所有问题的核心,都直指资金紧张这个主要矛盾。而这一切都是正邦科技在上一轮猪周期的顶峰高位加仓的战略苦果。

       在上一轮猪周期中,非洲猪瘟和突发的疫情让供给端严重受限,促成了猪肉行业有史以来的一波超级周期,而正邦科技也靠着举债扩张尝到了甜头。2020年正邦生猪出栏量达955.97万头,跃升为国内仅次于牧原的第二大养猪企业,总市值超800亿。处于历史巅峰的猪肉价格,让正邦科技一年便暴赚了57亿。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正邦的管理层也顺势提出“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的经营战略,制定了“抢母猪、抢仔猪、抢养殖指标、抢人才”的“四抢”战略。但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和扩张,为正邦的今天埋下了伏笔。

       财报数据显示,正邦科技的总资产在2020年高达近600亿,而这个数字在前一年仅有300亿。巨额的投资扩张,如同黑洞一般吞噬着正邦科技的现金流。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30亿开始呈现断崖式的下跌,至2022年一季度仅剩30亿。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来到了97%,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处在资不抵债的边缘。

       财务的恶化,市场始终看在眼里。3月初,评级机构大公国际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大公认为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等因素导致正邦科技利润大幅亏损,盈利能力恶化,同时短债压力上升,面临一定经营和流动性压力。

       可以看到,正邦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资金相对紧张”就能解释的,大股东在资本市场的辗转腾挪也已经预示了公司必然要开始自救。据第三方机构研究显示,财务恶化后,正邦科技通过甩卖资产,外部股东注资、寻求政府援助等方式自救,累计获得200亿左右的外部支援。

       但自救的成本也异常高昂,甩卖资产的同时让正邦科技也没能享受到猪肉价格反弹的好处。据了解,截至2021年年底正邦科技的能繁母猪从119万只已降至32万头,可以说是一场惨烈的自救。而猪周期3-4年一轮回,从来都是“得母猪者得天下,在核心的资产受到打击之后,即便新一轮的猪周期按时开启,正邦科技也注定无法实现当初扩张时的美梦了。

       对于现在的正邦科技来说,活下来才是唯一的战略。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