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突发!蔚来宣布召回;12月汽车投诉榜,前三名均为丰田……

作者:察察

01

蔚来宣布召回997辆

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告显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受委托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决定自2023年1月6日起,召回2022年9月7日至2022年10月1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22年款蔚来ET5电动汽车,共计997辆。

本次召回原因是召回范围内车辆在发生严重正面碰撞时,前舱避震塔受冲击变形后可能会挤压高压线束,极端情况下会引起高压线束破损并与车身发生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缺陷,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加装高压线束高强度绝缘保护套,以消除安全隐患。

ET5是蔚来汽车旗下第二款轿车,定位中型豪华轿车,售价为32.80-38.60万元,是目前蔚来旗下最便宜的车,在新车刚公布售价时,一度将蔚来APP瘫痪了长达10分钟,当时李斌在接受采访时坦言,ET5是蔚来有史以来同期订单量最大的车。

2022年9月9日蔚来ET5开启大订锁单,9月30日开启交付。据乘联会数据显示,自新车交付以来累计销量为4219辆,其中9-11月交付量分别为221辆、1030辆和2968辆。从本次召回数量上看,本次召回的997辆占总交付量的23.63%。

02

12月汽车投诉榜,前三名均为丰田

据车质网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0007宗,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15.3%,连续第八个月投诉突破10000宗。从投诉榜单前十名来看,投诉的车型分别为一汽丰田锐志、一汽丰田皇冠、广汽丰田凯美瑞、长城汽车玛奇朵DHT、一汽丰田卡罗拉、东风日产轩逸、东风日产天籁、奇瑞汽车瑞虎8、特斯拉中国Model Y、华晨宝马X3,其中, 不管是投诉品牌、投诉车型还是投诉量,一汽丰田占据的比例均比较高。

从榜单投诉问题来看,“仪表台开裂和部件老化”问题投诉量相比于11月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日系品牌车型。 一汽丰田锐志、一汽丰田皇冠、广汽丰田凯美瑞均因上述问题被投诉至榜首前三名位置, 一汽丰田卡罗拉也因相同的问题被投诉至榜单中的第五名,从投诉的几款车型来看,车型年份比较久的是2005款皇冠,比较新的年份车型则是2021款卡罗拉,榜单中大部分车型集中在2011年之前。

凯美瑞、卡罗拉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热的车型之一,而锐志和皇冠也算是丰田汽车早期高端车型的经典代表,不过上诉车型仪表台老化由来已久。从车质网平台留意到,多位2006款2.5V锐志REIZ投诉一汽丰田锐志中控仪表台严重老化开裂出油,并带有异味问题。

03

富士康造车,车用“安卓”、

三代半导体与代工模式将成核心

近日,富士康造车业务再次传出新动向,有内部人士对外披露称,目前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布局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 车用“安卓”、第三代半导体及代工。

据悉,第一步富士康将与裕隆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鸿华先进,并进一步收购美国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此后,富士康还计划在泰国建设全新整车制造工厂。

走安卓模式一直是代工巨头富士康在造车领域的发展思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表示,如果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那富士康则希望发展成电动汽车界的安卓。

按照富士康的构想,车用“安卓”就是富士康自建生产线并研发推出适用于电动汽车的MIH开放平台,以此帮助第三方企业造车。在富士康的造车模式下,初创与首次涉足造车领域的公司进行新车投产将不必投入高昂成本,这将大大加快其造车进度。

另一方面,富士康也在积极涉足车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这种新型材料正被用于功率器件研发。

知情人士还介绍称,在代工方面,委托设计制造服务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模式仍是富士康电动车制造领域的工作重点,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整车制造垂直整合服务。目前,富士康还在不断扩大代工业务的客户名单。

产线与厂房方面,富士康大量持股的Lordstown Motors在美国俄亥俄州拥有一间工厂,目前已经开始继续利用现有产线制造汽车。去年11月,富士康还在泰国某工业园区为其全新电动汽车造车工厂进行了奠基与动土仪式。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领域, 富士康还对汽车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进行了渗透,范围涵盖车用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与电池交换系统等领域。

04

比亚迪将建设刀片电池生产线

据“徐州发布”公众号消息,2023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暨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徐州生产基地奠基活动于4日举行。本次奠基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徐州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用地约706亩, 包括洁净、组装、配料、无尘、恒温、干燥等车间,建设刀片电池生产线, 计划2023年12月部分产线投产运营。

05

乘联会:2022年乘用车销量

以微增1.8%收尾,今年或零增长

1月4日晚,乘联会发布了对2022年乘用车市场销量的初步统计,预计12月零售242.5万辆,同比增长15%;全年零售2070万辆,相较2021年增量55万辆,同比增长1.8%。

对于2023年的销量预测,乘联会表示,因车购税恢复10%,目前预计2023年国内零售是0增长。

近日,根据乘联会的初步统计,12月乘用车市场“翘尾效应”终现——零售销量环比增长47%;批发227.3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12%。要知道,11月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车市需求骤减,同比降幅超两位数。

12月零售销量大涨,是由多重因素促成。一是疫情管控放开,人流量变大,市场迅速恢复活力;二是车购税减征政策,国家新能源补贴(国补)即将结束;三是车企以“限时保价”“明年将涨价”等消息,动员消费者提前购车。

据盖世汽车了解到,除了可享受“限时保价”政策,车企终端销售还加大了优惠力度。如小鹏汽车表示,部分车型合计可优惠3万元以上,但仅限于2022年12月31日前。

乘联会表示,国家利好汽车行业的政策,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等政策即将到期,以及前两个月新车效应,企业努力拼量,都对车市销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对于2023年,业内的预测大多不乐观。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由于2022年过度透支市场需求,叠加经济衰退期、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整体车市或将陷入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缓增长阶段,预计增幅在30%以内。

相较而言,乘联会算是“乐观派”,目前预计2023年国内零售是0增长。其认为,今年车购税恢复10%是超预期的政策调整,对整体车市带来年末的增长压力。但由于2022年10月-11月疫情管控导致车市剧烈下滑,12月填补的是上两月零售损失,不会导致2023年的车市出现年末同比暴跌。

06

同比下滑5.4%!沃尔沃在华全年销量公布

据沃尔沃汽车集团官方公布,2022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为615,121辆,同比下降12.0%,其中2022年12月销量为72663辆,同比增长12.8%。

中国大陆是沃尔沃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也是2022年全球销量下滑幅度最小的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沃尔沃在中国大陆销量为162322辆,同比下滑5.4%,而欧洲市场同比下滑15.7%至247413辆,美国市场同比下滑16.5%至102038辆。

从2010年被吉利收购,到2021年在中国市场年销17.14万辆,沃尔沃确实实现了跨越,但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豪车市场开始被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蚕食,问界、极氪等新能源品牌也不容小觑,而处于弱势的传统二线豪华品牌已经面临着多重危机。

07

2023年北京配置小客车指标10万个,

七成是新能源车

北京商报讯1月5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2023年小客车指标配额和配置比例的通告》。根据通告, 2023年北京小客车指标配额为10万个,其中普通指标额度3万个,新能源指标额度7万个。

其中,普通小客车指标中家庭和个人指标额度共计28600个,家庭和个人同池摇号;单位指标额度1200个;营运小客车指标额度200个。

同时,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中,家庭和个人指标额度共计63600个,其中家庭指标额度50880个、占比80%,个人指标额度12720个、占比20%;单位指标额度3600个;营运指标额度2800个。

08

英国2022年新车销量创30年新低

最新数据显示,英国2022年的新车注册量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去年下半年有所复苏,但持续的零部件短缺冲击了正常生产。

2022年全年,英国有161万辆新车注册,这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市场继续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新车销量略低于受封锁和其它限制措施影响的2021年,更是比2019年(疫情爆发前最后一个“正常”年份)下降了约25%。

尽管对新车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汽车制造商仍难以获得零部件。那些用于车内娱乐、引擎管理等电子系统中的半导体,供应尤其存在问题。

“这仍然是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在显现。”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表示。“关键问题是全球供应链中断,”他补充称,“我们知道需求是存在的……制造商真的很难生产足够数量的车辆。”

去年下半年情况有所好转,新车注册量连续五个月增长。 尽管存在经济衰退担忧,但2023年这一趋势料将持续下去。SMMT预测今年的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