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我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租房经历)

河南郑州一家抗癌厨房最近上了热搜,老板一句不是我想做的,但是我要做的感动了许多人。

这家位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的抗癌共享厨房,每次使用收5块钱加工费,免费提供油、佐料和面粉。在这里,每天有200多人为他们患病的亲人做饭。

无独有偶,在800多公里之外的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也有一家抗癌厨房。央视去年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曾讲述过这个厨房里的百味人生。厨房的主人是年近七十的老万夫妇,他们已经在这里驻守了18年。这18年里,每年都有1万多人来做饭。

无论是河南,还是江西,每一个抗癌厨房里,都藏着千万癌症家庭最隐秘的痛。

老夏是江西厨房里的常客。2015年,他的妻子被查出宫颈癌,隔年癌细胞转移,2018年因脑部水肿压迫神经,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

2015年以前,老夏在全国各地做香菇生意,家境不错。妻子生病以后,他停下了工作,陪着妻子进进出出医院。

六年时间,他们前后花掉了180多万,他感慨说:你不要说有钱了,金山都会把你搞掉了。

河南的厨房里,有一位带孩子看病的大姐。

她的孩子治病需要100多万,她平时连一块钱一碗的稀饭都不舍得喝,来到抗癌厨房后,因为那里有免费赠送的稀饭,她才喝稀饭。

最让人心疼的,是一位80多岁的奶奶。她每天佝偻着背,提着烂掉的菜到老万的厨房来炒。

老万常常劝她:不能买这个菜吃呀,要扔掉,烂掉了。

她总是这样回答他:我就图便宜啊,吃烂的。

这位奶奶有个儿子得了鼻咽癌,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治疗。她每天都要给儿子炖个汤补充营养,那些烂掉的菜是她留给自己吃的。

相较于医院餐厅里最便宜的素菜都要6元一份,在抗癌厨房里自己做菜能节省一些。对于癌症家庭来说,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亲人的救命钱。

一旦家里有人遭遇恶性肿瘤,高昂的医疗费只是经济支出的冰山一角,尤其是这些踏上漫漫异地求医路的家庭。

卫健委去年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异地求医的现象在我国依旧十分普遍。

在北京三级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近四成为非北京常住居民;异地就医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安徽,几乎每五个患者之中,就有一个是去往外省治疗的。

异地求医的背后,是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我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大城市。

但即便是生活在这些一二线大城市的人,有的时候也不得不拖家带口,跨省跨市去业内最权威的医院寻求一丝生的希望。

比如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之于白血病患者,这里接收的病人,80%是被其他医院拒之门外的危重患者;

比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之于鼻咽癌患者,中肿是国际上收治鼻咽癌患者最多的机构之一;

再比如无锡市人民医院之于肺移植病人,全国约七成的肺移植手术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每年,都有无数的人从天南海北来到这些医院,将它们当成最后的机会。

在热门医院的周边,随处可见宾馆和旅店信息,因为医院陪护床位紧张,大部分外地病人的家属只能自己找地方住下。有的患者出院以后,为了方便复诊,也需要在医院附近住上很长一段时间。

租房的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附近为例,四五户人家合住的群租房,有阳台的房间200元左右一天,没阳台的卧室180元左右一天,还不一定能做饭。

环境好一点、能做饭的酒店式公寓,一天就要300元左右,长租便宜一些,但一个月至少也要四五千元。

如果是去北京求医,租房成本还要更高。知乎上有一位妈妈,去年带着患脑瘤的儿子去北京治疗。手术和化疗结束以后,为了方便后续治疗,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个月的房租就要近万元。

异地求医的成本是远高于就地治疗的。

除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还有家人去异地陪同治疗导致的收入中断,这些医院账单上看不见的支出和损失,也同样考验着每一个癌症家庭的承受底线。

但万一疾病降临,我们必然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去更好的医院,获得更好的治疗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常说,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是一个家庭的刚需,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完全转移癌症等大病风险。

医疗险的作用,是报销住院期间的高额治疗费。

相较于全网热推的百万医疗险,我更建议大家选择中端医疗险。异地求医最常遇到的难题是挂号难,住院难,专家手术排不上,有的时候甚至要等上几个月。租房等太贵,来回跑又折腾不起。

有了中端医疗险,可以直接去大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找最好的专家,获得更优先的治疗。

重疾险的意义,在于覆盖医疗险不能报销的支出和损失。

一次性给付的重疾险保险金,可以用来支付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弥补治疗期间自己和家人的收入损失,承担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学费等日常开支。出院以后三五年内的康复费、营养费,也都要依靠这笔钱。

搜索建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