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79为什么不出名(长沙解放西路为什么出名)

在长沙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潮宗街、通泰街,也可能路过蔡锷路、芙蓉路多少回都还不知道这些路段的方位,但问任何一个年轻人,不可能不知道解放西(路)的。甚至于,解放西已经成为长沙作为娱乐之都的一道名片,成外外地游客到长沙的必打卡地。

解放西路全长约2公里,西至湘江边的湘江中路,东至芙蓉中路上的浏城桥,再往东就是解放中路、解放东路,直达长沙火车站附近的车站路,尽管这三段路可统称为解放路,但人们常说的就只有解放西。这是因为它处在长沙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更是因为它独有的酒吧文化。

解放西的酒吧文化,形成于本世纪初,到现在已经路人皆知。这里是长沙排名第一的酒吧一条街,尤其从太平街口至司门口这段,数十家加吧楼上楼下,左邻右舍,无数俊男靓女的夜晚是在这里度过,在这里尽情的挥洒着青春。对于解放西上的人们来说,夜幕的降临,只是一天的开始。

但很多人不知道,解放西上不仅仅有酒吧,它更是老长沙的一个缩影!

湘江至太平街口段:解放西修通前,通往湘江的路错综复杂

今天站在解放西路西口,向西隔湘江中路就是湘江风光带及湘江,向东一眼望去,笔直的解放西大道直通远方的长沙最高楼ifs所在地。

但在旧时,从湘江边向东约300多米远的太平街街口,这一段分布着金家码头、畔江里、下河街、福临街、小金线巷、木牌巷等东西、南北走向的街巷,若想从太平街口去湘江边,得从金线街过下河街,再走金家码头才能到湘江。其余街巷,甚至得通过坡子街才能直达,着实不易。

后来随着世纪之交时解放西路的修通,这里的小街巷大多已消失,或只残留一部分,如下河街、福临街、金线街还能找到路名,其余基本已无踪迹可寻。消失的不仅仅是街巷,更是此处老居民的生活记忆,及对这些街巷历史的逐渐遗忘。

有大江大河的城市,最初的交通都是依赖于水运。在公路与铁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在没有大桥的年代,湘江上的水运是湘江两岸居民交流、长沙与外地人员、物资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也因此,旧时古城长沙外湘江岸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码头、渡口,金家码头正是源于此。下河街、福临街、福胜街今天还能看到。木牌楼,与长沙城的西牌楼、东牌楼一样均是因其地曾有明代吉王府的牌楼而得名,但木牌楼街巷已消失。

太平街口西侧的金线街今天还能看到有残留一段。金线街街名的来历与吕洞宾有关。传说此处有一家人供奉有吕洞宾像,家里的小孩特别虔诚,后来偶遇吕洞宾,吕洞宾敲了块石头赠送给他,小孩回家后和父亲一起至石处合之,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但中间却留一线,闪烁着金色,所以此处街巷名后来就叫金线街,也叫吕仙石巷。

朝阳巷至司门口段:曾经有道观、臬台衙门,如今酒吧满街

而在太平街口东侧,今天公交车站附近的那段解放西,曾经是朝阳巷、金庭里街巷。清朝时,这里建有一座道家的太清宫,朝阳金庭里皆因太清宫而得名,太清宫后来在文夕大火中毁掉了。据史料显示,19世纪时这里还曾建有一座雷祖殿,后破败。1999年时,因为要拆建为解放西路,此处街巷也随之消失了。

今天的太平街口,是长沙城内人流量最大的街口之一,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人挤人的状态。而其隔解放西路对面的太平路,因为施工等原因,人气冷清,从太平街口出来的游客一般很少直走,大多是向东拐弯,沿解放西往司门口走。

说到从太平街口向东,过原朝阳巷、金庭里的路段后至司门口,也就是今天黄兴路步行街的北口,这一段解放西,1999年以前,是叫臬后街。那时解放西路还没向西打通。

臬后街的臬,指的是臬台。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臬台是古代的官职,也叫按察使,主官刑法,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机关。清朝时,此处南侧即为臬台衙门所在地,大概位置就在今天的悦荟、沃尔玛的位置。民国时这里也是司法机关警务处、警察厅驻地,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市公安局、国家安全局驻地,可谓在司法方面一脉传承。许多老长沙人还记得,当年市公安局有抓扒高手,能让小偷闻风丧胆。

传说当年关羽战长沙时,魏延追杀长沙太守韩玄,韩玄逃至臬后街时,扔下一支靴子以迷惑魏延,后来这里就有了西倒脱靴的一个巷名。

臬后街旧影

今天长沙每天有无数人以德园包子为早餐,但很少有人知道,德园包子最初就是起源于臬后街。晚清时期,湘阴人谭盛德夫妇来长沙臬后街做小吃生意,在臬台衙门厨师的建议下,取名叫德园,最初卖些发糕、葱油粑粑之类的小吃,后来满满加入各类包子。尤其民国时期,臬台衙门倒台后,衙门的厨子有钱但失业了,而德园的谭家后人又没能经营好店面,导致亏损,于是衙门厨子收购了德园,讲德园改为餐厅。但餐厅没经营好,却借着做菜的各类食材进一步改良了包子的品种,以致更加收受长沙人的喜爱。

文夕大火时,臬后街的德园铺子被毁,抗战胜利后又重新在黄兴路上开张了,以致今日我们还能吃到德园包子。

这一段解放西两侧是长沙的酒吧集中地,玛格丽特、乐巢、魅力四射、菲比、苏格缪斯等长沙人常去的酒吧都在这里,也不知道是解放西因为有了这些酒吧而出名,还是这些酒吧因为在解放西上才显得更加知名。外地人一般只知道这里繁花似锦,但酒吧多、人多,酒精的刺激下这一段的解放西历年也发生不少治安事件,或许这也是前不久行会要求解放西的酒吧2点后全部停业的原因之一的,毕竟解放西的居民下半夜也需要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休息。

这一段解放西两侧,还分布着三兴街、三王街、怡长街等老街巷,每一条老街的背后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如三兴三王皆是源于明朝时长沙城的三个藩王:潭王、谷王和襄王,而王府井百货西侧的怡长街得名于此处清代时有座怡长庵,怡长有心悦长久之意。

司门口至蔡锷中路段:解放西起源于此,北望长沙最高楼

原臬后街东口即是现在的黄兴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如果说上世纪下半页五一广场人流量最大,现在的长沙,人流量最大的口子就是这里了,这里也是黄兴路步行街北口,著名的巨幅黄兴塑像就屹立在此,每天有无数游人来这里拍照留念。

解放西路东段未打通前,这里还有个警察亭子。在古代这个口子以南叫司门口、以北叫端履街。因此处是明藩王府端礼门仪卫司驻地,端履是端礼的谐音,而司门口也是因这段历史而得名。民国时,长沙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就是在此就义的。

这个角的黄兴路、步行街及长沙第一高楼ifs自不必说,有太多故事讲不完,也太多人知道。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看着ifs高耸入云的大厦,浮现在眼前更多的是对于鱼塘街、白马巷、半江巷、游击坪、尚德街、东牌楼,解放剧院、三吉斋的记忆,曾经这里有公馆,有粮店、有酱园,各类生活品小店铺一应俱全,如今现代化的高楼里也是商品琳琅满目,但更偏时尚、名贵用品。城市生活家的大楼就是建在解放剧院的旧址上。

这段解放西路南侧,曾经由西向东分别有民主巷、登隆街、税务局巷、小东茅巷、解放巷等,如今只有登隆街保存下来并被重新修缮成一条崭新的老街,其余要么消失要么只留下小段残迹。曾经司门口的东南角曾有妇女用品商店、裕兴面馆,税务局巷口有九龙服装厂。这些街巷也都颇有故事。

民主巷以前多低矮的民房,少有商铺。民国时这里叫郎公祠,源于清康熙年间,是为纪念湖南布政使郎永清的。登隆街以前多有灯笼铺子,因此而得名,老长沙叫它亮壳子街,亮壳子在长沙方言中是灯笼的意思。民国时这里商业就很发达,钱庄、药店、旅馆、米厂都有,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也因此至今登隆街上还能看到长沙剧院。再向东,原税务局巷、解放巷,多曾有民主报馆,多佛寺,及一些公益组织等。40年代是此处还有一座多佛寺小学,建国后才撤销。

目前这段解放西路南侧因街区改造,处于施工状态

而深究这段解放西路的历史,其实这里才是最初的解放路。民国时这里叫中正路,解放后才更名为解放路,后来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解放路向东、向西延伸,才有了现在从湘江到车站路的解放西路、中路、东路。

时间再往前推,明朝时此处还是明吉王府外的护城河,和尚有三座青石桥。清朝时王府不复存在,河也被填平,这里就改为街道,起初叫青石街,后来又以登隆街为界,分为青石桥(东段)、青石街(西段)两段。民国时改为中正路。

早在清朝时,这里就是繁华的商业街了,各类名店云集,其中云阳楼茶馆、徐元吉斋南货店、玉楼东酒驾、曲园酒家、吴元泰酱园最为有名。民国时还增加了德兴斋酱园、五芳斋茶馆、奇珍阁酒楼、上海南京美发厅等。

柑子园至浏城桥段:解放西夜晚的繁忙,可能不属于这里

都说解放西繁华,但解放西的繁华和人流如织,也只停留在蔡锷中路以西的那段。其实如果沿解放西全程走一趟就会发现,从湘江至司门口,人流量越来越大,而一旦过了司门口,人流量就大幅减少,再走过与蔡锷中路的交叉口,解放西的已经嘈杂变为寂静,夜晚的灯光暗淡了下来。

如今这段解放西北侧银宏大厦、市公安局,水月林公寓、长沙市图书馆旧址、长沙消防等单位和民居,有东庆街、菜根香巷等老街巷;南侧省人民医院几乎占据这段街的一半,此外还有长房大厦、定王府、定王书市、财政局小区等。

而在解放西路这段打通之前,在历史上,这里西段是柑子园,东段由槽坊巷、古家巷、水月林、般若庵、平地一声雷等错综复杂的小街小巷组成。

柑子园曾经是一片种植柑橘的私家园林,清朝中期园子荒废,逐渐形成街道。民国时柑子园北侧主要是民宅、书社、通讯社、裱业公会等,而南侧则建成为省红十字会医院,这就是现在省人民医院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巷口设有三吉斋分店、木器作坊等,还有东方铝制品厂、曙光圆木社、卷笔刀厂等。直至2000年,柑子园拆建为解放西路的一部分。

由原柑子园继续向东,是原糟坊巷、水月林的路段,糟坊巷内一直以简陋的民房为主,上世纪20年代时曾经开过一家酒糟作坊,故此得名。其以南曾有一条古家巷,因巷内有古姓人家聚居而得名。糟坊巷以东是水月林,听起来很风雅的名字,其实曾是此处寺庙名,寺庙到民国后期以彻底消失,但水月林的名字却作为街巷名保留下来,水月林巷拆除后,如今依然作为小区名而存在,实属难得。由此向东的路段曾经叫般若庵,也是寺庙名,新中国成立后,寺庙改做民房。1993年建解放西路时彻底消失。

这里的一众小巷中,知名度最高的要数平地一声雷了,巷名来自传说。民间传说:古时这里有古井,曾有蜈蚣精在此害民,般若庵的僧尼放白雄鸡与之搏斗,此时上天以雷相助,蜈蚣精被打死,由此井被叫做雷井,巷被叫做平地一声雷。也有县志记载其来源为:井可见底,水注旁穴,投瓮入汲,翁然有声,故名。不管怎样,都是长沙地名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但原巷早在1995年修解放西路时消失了,旧址上 建起了定王台书市及一些单位宿舍。

说起定王台书市,也是自上世纪末至今相当出名的。定王台本就是长沙古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为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所筑,以寄托自己的思母之情。此后一直为名人雅士青奈的游玩胜地。清末民初湖南图书馆就是在此创建,毛主席经常在此自学、读书;80年代又在定王台旧址上建了长沙市图书馆。

今日虽然两大图书馆都早已移址他处,但这里的读书氛围依然在,定王台书市还在运转,街对面还有几家古旧书店。每天高架桥的下方都是运送图书的车辆、搬运货物的书店老板。

解放西路的东端到浏城桥为止,浏城桥的西北侧是浏城桥大厦,大厦的对面是浏正街。在长沙古城墙还没拆除的年代里,这里是长沙古城西门浏阳门的旧址。

浏正街口的浏阳门故址碑

浏正街是城内正对着浏阳门的街道,浏城桥的前身是浏阳门外护城河上的便桥,后来便河被填埋,建起了铁路,浏城桥也改成了大石桥,几近岁月变迁后,于90年代建芙蓉路时拆除,兴建成了如今的高架桥。

浏城桥上看解放西路

这便是整个解放西路的2公里路段。如果问老长沙人关于解放西的故事,他们会讲出无数的历史和往事。如果问年轻人关于解放西的故事,他们会讲出无数个夜晚里,那些酒吧里的歌舞下、酒精中的男女故事。

解放西路建起来二十来年的事,解放路路名的出现也只七十载,但解放西的前世今生,却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有酒的话,我倒想敬一杯给解放西,愿你一路前行,一路辉煌下去。

*文/糜子。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changshashj@qq.com。

搜索建议:长沙179为什么不出名  
热闻

 绿萝怎么扦插(绿萝扦插的方法)

小花匠用这2种方法扦插绿萝,7天长满盆,100%成活绿萝是一种生命力极其强大的植物,非常容易养护,并且繁殖也是非常简单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下,怎么去繁殖绿萝。...(展开)

热闻

 秀美的普达措公园作文

秀美的普达措公园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