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介绍(喀秋莎是什么梗)

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说起中国古代的先进,首屈一指的便是那闻名于世界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火药之后便是火箭的诞生,火箭也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支火药火箭问世,而首次作为武器使用是在宋灭唐的战争中。明朝《武备志》中记载的火箭和发射装置多大几十种,有的可以连发32和40支火箭,还有的可以发一百支箭等等。到了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制造火箭,20世纪初,因为双基推进剂的出现,火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代火箭炮慢慢形成。

按照运动方式分类的话,火箭炮分为自行式、牵引式和便携式;按射程分类,可分为中近程和远程。世界上第一门火箭炮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苏联研制的БМ-13型火箭炮,它的出现弥补了战术地地导弹和身管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部分。现代火箭炮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当时俄国的飞机威力不够,为了提升飞机武器的威力,想要在飞机上安装大口径的机枪和机炮,但因为这两种武器的重量和后坐力比较大,便放弃了。

经过多次努力,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试验正式开始,这个试验是以重卡车为平台的。为了能够搭载更多的火箭弹,火箭炮有24条工字型的发射轨,成上下两排交错排列,且每排都有12条,就像两排篱笆一样。另外,发射轨指向的方向和车头的方向是垂直的,不过只能调整高低。这种情况下就不难想象,在开火的时候车身和目标必须是垂直的,通过转动车辆来调整方向。简言之,精准度只能通过调整车辆实现,但这种方式会有很大的误差,车辆笨重,造成调整的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1939年3月БМ-13-16试制成功,发射架是工字型的,上下分别可以挂1枚火箭弹,总共可携带16枚М-13的132毫米火箭弹,发射架的调整方向可以向左向左各90度。为了能确定其具体的功能,经过严密的测试之后,发现БМ-13非常适合打击暴露的比较密集的有生力量聚集地、野战工事和成群的坦克火炮。因为БМ-13是自行式的,在突然出现敌军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地方进行交战。由于火箭炮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并且没有任何防护,不适合在敌军火炮威胁比较大的地方使用。

到1940年,共生产了6门БМ-13,1941年苏联军方加购了40门,6月份又订购了17门。其实在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БМ-13的测试还没有完全完成,为了应对这场战争,苏联决定全力生产БМ-13火箭炮和М-13火箭弹,6月28日组建了火箭炮连,也成立了炮兵连。时间上显得十分仓促,新研制的火箭炮能否发挥其威力还是未知数。

当时БМ-13还没有很正式的名字,炮架上有一个K字,便称之为喀秋莎,这个名字大受欢迎,成为火箭炮的标准称呼。其实喀秋莎还是一首歌曲的名字,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女孩痴痴盼望着自己服役的爱人能够早日回家。后来这首歌在苏联军队中流传,还专门进行了作词作曲。在德国压境的二战时期,《喀秋莎》成为很多士兵倾诉衷肠的媒介。

作为火箭炮的喀秋莎并不像那首歌那样的纯洁可爱,它是霸道的代名词,可以用魔鬼来形容它。1941年喀秋莎火箭炮开始批量生产,7月23日后开始大规模的装备部队。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性可以齐射16发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装一次齐射的弹药需要5到10分钟,一次齐射只需要7到10秒就能完成,运载车的速度也不慢,是90千米/小时。火箭弹弹长1450毫米,重42.5千克,初速度是70米/秒,最大射程7900到8800米,高低的射界是7度到45度,水平方向上左右各10度。可以看出来喀秋莎火箭炮的射杀范围大,火力很猛,可以大面积消灭敌人的密集部队,是压制敌人火力和彻底摧毁敌方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场战争苏联能够获胜,它也是功不可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投入了1531门喀秋莎,用的火箭弹是310毫米的,当时战斗部装的弹药总重为28.9千克,这些足以摧毁德国坚固的火力点,尤其是在战争后期。在德国受到喀秋莎第一次攻击的时候,德国完全是懵的找不着北,只看得到烟尘,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投来的炸弹,德军的防御工事也被击毁。

在反攻阶段,喀秋莎更是如鱼得水,参与进攻柏林的喀秋莎多达2000门,呼啸而过的火箭弹几乎把柏林变成了一片废墟,令德军闻风丧胆。德国称喀秋莎是斯大林的管风琴,不管是苏联对它的称呼还是德国为它起的名字,都很优美,其真正的威力却震慑人心。就像《十万冷笑话》里面的哪吒一样,可爱的面部,健硕的身材。对二战时的德国来说,喀秋莎就是集天使和恶魔于一体的存在,名字和歌曲很好听,实力很吓人。

搜索建议:喀秋莎介绍  喀秋莎介绍词条  
热传

 小学父爱如山作文400字

实用的小学父爱如山作文400字合集五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