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国徽设计者是谁(国徽设计者是哪三位)

外圈用稻麦穗环绕,下安齿轮红绶带,中央是红色底子衬托着金色天安门和五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它庄严、神圣、富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牢记心中。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样庄严神圣的国徽设计者是谁?在设计的过程中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其实,它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着病体主导设计的,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是家中的长女。父亲林长民早年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司法总长,她的叔叔林觉民是民主先驱,姑姑也是才华横溢。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林徽因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深得家中长辈的喜爱。16岁那年,林徽因就被父亲带着去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等欧洲各国游学。

游学至英国时,林徽因跟着房东女儿黛丝去皮尔皇宫素描,就被黛丝对建筑的热爱所感染,便悄悄地在心中埋下了学建筑学的种子。

直到1924年,林徽因才如愿以偿。她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但由于该校建筑系不招女学生,林徽因只好改读美术系,再选修建筑学课程,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

4年后,林徽因与梁思成终于学成归国,并且结为夫妻,共同前往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当时,教授美学与建筑设计课的林徽因,常以昭陵和沈阳故宫等古建筑作教具,来讲建筑与美的关系,深受学生喜爱。

不过这样的有趣的教学并没有维持多久,便遇上了动荡的时局。为躲避战乱,林徽因一家不得不移居云南昆明。在颠簸流离,贫困交加的生活中,林徽因还不幸肺病复发了。

但在这样艰苦条件下,林徽因和梁思成并没有放下对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他们走遍了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完成了2738处古建筑的绘测,还为编纂了《中国建筑史》大量搜集资料。

战争平息后,林徽因一家才终于举家迁回北京。但是不幸的是,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好的治疗,林徽因的肺病已经到了晚期,影响到了肾,她不得不接受了肾切除手术。

好在手术很顺利,虽然林徽因依然体弱,但伤口也在慢慢地愈合。没过多久,林徽因就拖着病体像陀螺一样忙碌着。先是参与完成了《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编写,又被清华大学聘为建筑学教授,还荣幸受邀参与国徽图案设计。

1949年,周总理决定成立两个专门的设计小组,进行国徽的竞稿设计。其中一组是张仃领导的中央美院小组,另外一组是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小组。

当时,家人顾及林徽因的身体,没打算让她劳心劳力,但林徽因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兴奋得从卧床上坐了起来说:能被邀请参与国徽设计,是我莫大的荣幸,只要国家需要,我在所不辞。

此后,林徽因的生活就像拧满了发条的钟,每一天都以分钟计。先是和张仃团队沟通后,共同提出了五星、齿轮、嘉禾、红绶为设计的主元素。

随后,经过夜以继日的构思、绘图、改稿后,林徽因设计出了以壁玉为主体的国徽图样,寓意完 璧 归 赵。

与此同时,张仃也设计出了以天安门为主体架构的国徽图样。关于国徽的主体形象设计,两个小组都有不同的想法。

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天安门城楼为国徽设计的主体形象。也就是说,忙碌了2个多月的林徽因,送审的第一稿却没通过。

不过,林徽因没有气馁,她反而觉得国徽设计中有天安城楼,是一个很好的构想。于是,立刻派秘书朱畅中,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又开始了第二轮的设计竞赛。

02 二稿周总理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一张又一张的图纸,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后,林徽因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清晰、明确了。

在第二轮的设计中,林徽因坚决放弃多色彩的设计,而是采用中国人最爱的金和红两种颜色。它不仅象征着吉庆,还富丽堂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为了将这样的构想实现,林徽因和梁思成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完全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了。林徽因靠着枕头,在床上的小几作画,累得实在是撑不住了,就躺下去喘口气,又继续起来画。

林微因的女儿梁再冰从南方回来,一进门就大吃一惊。地上堆满了各个国家国徽资料、讨论的草图、设计的图纸,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就像一个国徽的小作坊。

又经过3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最后的图案才终于出来。可就在最终平选的那天,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双双病倒了,只好派秘书朱畅中去参加。

林徽因还不忘一遍遍地叮嘱:畅中,我等你的消息,评选结束后,不管多晚你都要赶回来。就这样,朱畅中兴奋中带着不安,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评选会议。

会议厅左边是清华的设计方案,右边是中央美院的设计方案,美院的方案是一副彩色的风景画,碧蓝的天空,金色的琉璃瓦,红柱红墙等,具有强烈的透视感。

评审的委员们在这两个国徽图案之间穿梭,并热烈地讨论着,朱畅中心里就更没底了,额头直冒汗。正在这时,周总理来了,他让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

于是,田汉、张奚若等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中央美院的好,有的又比较中意清华大学的方案。

随后,周总理注意到了李四光,就问:李先生,你看怎么样?李四光思索片刻,指了清华的方案说:我看这个有气魄,有特色。

经过一轮的意见发表后,大多数委员都赞同清华的方案。周总理再次仔细端详了两个图案说:那么好吧,我也投清华一票。

此时,坐在后排的朱畅中心脏都不会跳了,恨不得立马飞奔出去,给林微因打电话。但又听到周总理问:清华大学的梁先生来了没有?

旁边的张奚若才解释说,梁先生和林夫人都病了,秘书朱畅来了,于是就喊朱畅中到前面来。

周总理指着清华大学的设计图案问:这是什么?这是稻穗。朱畅中回答。

能不能挺拔一些?向上挺拔不仅能展现时代的精神面貌,造型还更美观些嘛周总理比画着。1942年,近郊农民曾送给宋庆龄两串稻穗,有人赞美它像金子一样。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贵,如果年年五谷丰登的话,中国农民就可以丰衣足食了。当时我就说,等全国解放了,我们要把稻穗画到国徽上去。

朱畅中连连点头说:可以改进。

03 以鼓掌的方式通过国徽设计

评选结束后,朱畅中连夜赶回了清华,把周总理提出来的修改意见告诉了林徽因和梁思成。

两人兴奋之余,又带着病体对稻穗的造型进行细节的改进和优化,精准细致地设计出了一个庄严雄伟的国徽图案。

林徽因还用红纸剪了国徽二字,并在设计图的下方写了国徽说明:它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23日,林徽因被邀请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会议上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图案。

当林徽因听到如雷般的掌声在会议厅回荡时,已经是泪流不止。对于一个建筑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成为国家形象,更令人激动呢?

此刻,幸福感淹没了林徽因,以至于她病弱的身体,都无法从座位上站起来答谢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国庆日,梁思成便搀着林徽因,来到了天安门前,仰望着城楼上悬挂着的国徽,林徽因激动万分,瞬间泪水模糊了双眼。

写在最后

经历了一年多的高强度工作,林徽因终于载誉而归,了却了心中挂念的大事。然而伴随着荣誉而来的却是,抑制不住的病痛。

但这一次,原本就抱恙的身体彻底被击垮了,林徽因这位曾经美丽的女战士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1955年4月1日,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林徽因,走完了她51年的人生,她的遗体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离世之时,林徽因仍没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成。所以,建筑委员会决定,用林徽因亲手设计的白玉兰圈作为她的墓碑,上面镌刻着7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是啊!建筑是林徽因倾心热爱一生的事业,是她割舍不下的情感,但愿去世后依然能永远陪伴她左右。

虽然林徽因只走了短暂的51年人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战火的洗礼,而且大半生都在与肺病做斗争。但她一生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目睹了新中国成立,参与了国徽的设计,这份荣誉非常人所能企及,亦足以无悔已。

如今,虽然林徽因已经离开我们75年了,她呕心沥血设计国徽的这段故事也越来越少被人提及了,但是那枚凝聚了她一生设计才华,和满腔爱国情怀的国徽,依然悬挂在天安门上,闪闪发光,也高挂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搜索建议:国徽设计者是谁  国徽设计者是谁词条  
热评

 发生在校园一件事初中记叙文

发生在校园一件事初中记叙文说起往事,有一件事如烙印似的深深烙在我的心中,让我永生难忘,这事教育我一生,我一生体会着……由于第一次来到初中部,面对将要在此学习三年...(展开)

热评

 我懂得感恩了作文400字

【实用】我懂得感恩了作文400字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