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太妹是什么意思(日本的太妹影视文化)

文丨小水

几年前,曾有一则名为「这样拍照很带感~JK拍照爱用姿势历史~」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来自偶像组合「Tokyo Performance Doll」的九位女孩,以一镜到底的方式展示了各个时代日本女高中生的经典拍照姿势——从时下正流行的「手指爱心」、2000年时火过的「鸭子嘴」,到昭和偶像经典的「双剪刀手」等,短短一分多钟的视频让人感受到日本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而其中,代表上世纪70年代女学生像的,便是「スケバン(音:sukeban,太妹)」了。

身穿长裙的太妹们

1970年代到80年代,是不良文化最盛行的时候。不良少年被称为「ツッパリ」,不良少女则称为「スケバン」,这些擅长打架的少男少女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用语、着装和规矩,当他们成群结队地走在路上时,成年人都要退避三舍。他们热衷暴力、拉帮结派、互相斗殴以扩大势力,但同时,他们也有着讲义气、反对恃强凌弱的一面。

「スケバン」这个词一般被认为是「女番长」(大姐头)的简写,也可写成「女番」、或「スケ番」,水手服短上衣加超长百褶裙,是スケバン的典型打扮。此外,也有身着特攻服、骑摩托的暴走族太妹,她们被称为「Ladies」。将制服裙改长的做法究竟是如何开始的,现在已不得而知了,一种推测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盛行迷你裙,于是叛逆的太妹们选择穿着盖住小腿的长裙以示区别,极端的甚至会把裙摆加长到及地的程度。

到了70年代中后期,「不良热」兴起,长裙随之流行,女学生以此为「酷」,这一风潮一直持续到80年代后半,这也是太妹文化的鼎盛时期。除了将上衣改短、裙子改长外,烫发、化妆、戴首饰、抽烟(烟头还能拿来烫人)等都是常见的不良少女作风,也很好理解。

比较有意思的是太妹对于书包的改造——当时的学生普遍使用的是公文包一样方方正正、皮革制的黑色手提包,一些人嫌书包侧边太厚、看起来「不酷」,于是发明了许多把书包改薄的方法,最常见的做法是用热水把皮革烫软,再用石头之类的重物把包压扁,这么一来原本10厘米厚的书包可以压到5厘米以下。

再往后发展,甚至出现了把侧边直接剪掉、再用胶水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的激进做法,书包彻底失去了装教科书的功能,而变成了不良们打架用的武器,为了增强杀伤力,许多人还会在包里放入铁板。

叛逆的学生哪个时代都有,不过当叛逆形成一种风潮甚至文化,那通常是为了对抗另一种更强大的文化——此处,即是战后日本政府大力推行的「管理教育」方针。「管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管理,目标是将学生培养为顺从、划一的劳动者,教育中强调集体、团结、协调,而否定学生的个性。

一些学校的规定,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从女生裙子的长短、上课举手时的角度、课桌上铅笔橡皮的摆放位置等都有明确标准,学生的不满也就可想而知了。到了70年代,这种不满终于以不良风潮的形式大规模爆发,对教条的抗拒、对管理教育的厌恶,演变成了对学校这个框架下一切事物的不信任,包括老师、知识、规则等等。起初,学校试图通过加强管理的方式向学生施压,然而不仅没有成效,学生的暴力行动还愈演愈烈,最终迫使整个社会开始对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展开了大反思(其结果便是「宽松的一代」)。

这反思可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快乐学习」之类的小打小闹——80年代初,奥地利哲学家伊万·伊利奇的「脱学校论(deschooling)」曾在日本风靡一时,大众甚至开始认真探讨起「离开学校、自学自育」的可能性,这反思真算是十分彻底了。

除了「管理教育」的严苛外,社会上流行的「女人就该如何如何」的腐朽论调,也激起了女学生们的对抗精神,以「强大」为信条的太妹成为当时许多女生憧憬的对象。成立于1981年的「全日本女番联盟」,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妹团伙之一。

女联存在了13年之久,势力范围覆盖爱知、静冈两县,自称「女中黑道」,目标是「称霸全国」。她们还拥有自己的事务所,成员超过600人,全是15-18岁的未成年少女,其中七成以上进过少教所,初代总长曾立下誓言,「要建立一个不输给警察也不输给男人的暴走族」。

在如今的我们眼中,长裙似乎是保守的象征,然而太妹的标志性长裙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事物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它的意义仅存在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之中。当所有人的裙子都必须是膝盖以下10厘米的时候,将裙子放长1厘米就是一种激进的反抗了。

保守的长裙和叛逆的长裙从外观上来看毫无区别,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少女们穿上它时,究竟想以此来赞同什么或是反对什么。1985年,全日本女番联盟在浜名湖召开1500人大集会,而这一切,或许仅仅是从某个反感校规的女生把水手服的裙子偷偷改长了一点开始的。

水手服是学园的战斗服

在日本影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波「太妹片」的热潮。

第一波热潮是在1970年代前半。这波热潮的开山之作是1969年长谷川照子主演的日活电影《女番長 仁義破り》,当时梅宫辰夫主演的东映「混混片」《不良番長》大热,《女番長 仁義破り》大有跟风模仿的意思,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标题中出现「女番长」字样的电影。

《少女老大古丽拉》

1970年,大映推出南美川洋子主演的《高校生番長》,日活则推出了和田アキ子与梶芽衣子主演的《女番長 野良猫ロック》,两部影片同月同日上映,一下子掀起了「女番长热」,不过彼时「女番长」尚读作「おんなばんちょう」,而不是后来的「スケバン」。不甘落后的东映,也在同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部「太妹片」——《三匹の牝蜂》,接着又让出演过《不良番長》的女演员大信田礼子主演了《不良番長》的衍生片《ずべ公番長》系列。

「スケバン」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要追溯到1971年铃木则文导演的东映粉红电影《女番長布鲁斯 牝蜂的逆襲》。传说铃木则文在准备这部电影时,偶尔听到了「スケバン」这个说法,觉得十分新鲜,于是提议将影片标题 「女番长」的念法改成「スケバン」。主演此片的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粉红片女星池玲子,当时她还只有18岁,《女番長布鲁斯 牝蜂的逆襲》是她粉红动作片系列的最初之作。

《女番長布鲁斯 牝蜂的逆襲》

片中展示的太妹生活可谓「操行负分」,偷窃、盗车、打架、勒索、强奸……无一不有;最惊人的场景要数池玲子在内的六位太妹裸体躺在摩托车上,混混们骑着这人肉摩托,一边飙车一边做爱。

《女番长》系列后来一共拍了7部,和大田信礼子主演的《ずべ公番長》系列、梶芽衣子在日活的代表作《野良猫Rock》系列,并列经典太妹题材电影系列。「太妹片」一方面将暴力和色情这两样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元素结合到了一起,另一方面又带有青春片潇洒自由的气质,因此显得别具魅力。

不过,随着大映破产倒闭、日活将重心移到粉红电影,很快就只剩下东映还在坚持不懈地拍摄「太妹片」了。1977年,东映的《地獄の天使 紅い爆音》为70年代的「太妹片」热潮画下句号,而此时,或许连东映自己都没想到,第二波「太妹热」已在路上,而东映还将参与其中。

《地獄の天使 紅い爆音》

时间来到1985年3月,富士电视台每周四晚7点半播出的一档特摄电视剧《TVオバケてれもんじゃ》,因为收视率低迷,只播了11集就被匆匆腰斩,电视台急需新节目填档。不知该档节目的联合制作方东映是否想起了70年代曾在「太妹片」上取得的辉煌,总之,制作方决定启用前档节目的原班摄制班底,将两年前完结的漫画《スケバン刑事》(港译「飞女刑事」)改编成真人校园剧。

好在导演田中秀夫以拍片快出名,不用担心节目开天窗,除此以外,没有人对这部纯属救场的电视剧有更多期待,然而,正是这部剧让「飞女热」在80年代中后期再次席卷了全日本。

最开始,女主角的人选定为冲绳出身的当红偶像宇沙美ゆかり,宇沙美出道时便担任电影女主角,也有过主演电视剧的经验,十分符合导演组的要求。然而宇沙美当时还接到了另一部电影的邀约,正好和该剧的档期冲突,两难之下她最终拒绝了电视剧的邀请,而选择出演电影《V.マドンナ大戦争》的女主角。

宇沙美ゆかり

第一人选落空的情况下,制作方不得不转而启用了从未有拍戏经验的新人偶像齐藤由贵。谁曾想,替补上阵的齐藤由贵凭借此剧一炮而红,第二年就获得了主演NHK晨间剧的机会,并在年末登上红白歌会的舞台;而宇沙美ゆかり的电影却票房惨败,她本人也在电影上映后突然回到冲绳老家,从此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两者的境遇相较,让人不由感叹天意弄人。

《飞女刑事》讲述太妹麻宫佐纪(麻宮サキ)为了拯救被判死刑的母亲,以延缓执刑为条件,接受警视厅的任命成为编外的学生刑警,解决潜藏在校园中的犯罪事件。

《飞女刑事》

关于为什么要找一个学生来做这种事,漫画中是这么解释的:「学校是一个社会,是未成年人所构成的社会。只有未成年人,才是学校社会的一员。」由于学校社会有着警方(成年人)无法介入的一面,因此不得不借助太妹的力量潜入调查。

在剧中,麻宫佐纪使用警视厅特别开发的溜溜球与坏人进行战斗,球体用重合金制成(漫画中是灌铅),破坏力惊人,溜溜球的绳子部分则替换成了细金属链,可以用来绑住敌人。由于溜溜球有很大的后坐力,一般人根本无法承受,因此麻宫佐纪总是戴着黑色露指皮手套来护手。溜溜球的一侧可以打开,里面镶嵌着象征刑警身份的五角形警徽「樱之代纹」。

每一集中当坏人被溜溜球打得落花流水,不禁问出「你到底是什么来头?!」时,麻宫佐纪就会说出她最为帅气的决定性台词——「二年级B班麻宫佐纪,也可以叫我飞女刑事。」随后甩出溜溜球一晃,接着将溜溜球举在面前正对坏人,啪地一声打开溜溜球的盖子,亮出里面的金色警徽,于是事件圆满解决。

美丽纯洁的少女本该是成年人保护的对象,然而太妹刑警这一设定,让少女从被保护的既定社会身份中脱离出来,成为了孤独的暴力施行者,很多时候,她不得不用自己纤细的身躯与成年人的世界进行对抗。

校园环境与水手服带来的真实感,与少女用溜溜球殴打成年人的超现实感,这种奇异的反差令观众们深深着迷。1981年相米慎二导演的经典电影《水手服与机关枪》中的少女黑道老大星泉,与飞女刑事麻宫佐纪同为17岁的高二学生、同样由偶像明星出演、同样以身份的反差为亮点,两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原作漫画中,女主角麻宫佐纪为人外冷内热,处事雷厉风行,很有大姐头风范,和一般人眼中的「可爱」却是沾不上边。偏偏齐藤由贵长相特别甜美,圆圆的眼睛、厚嘟嘟的嘴唇、脸上还有点婴儿肥,许多人都担心,这个毫无表演经验的萌妹子是否能演好天涯孤星般的麻宫佐纪。

除此以外,齐藤由贵溜溜球技术太烂也是个难题。尽管剧中绝大多数的溜溜球战斗场景都是通过特写和剪辑「糊弄」过去的花架子,也极少出现溜溜球表演中的花式炫技场景——比如要表现溜溜球打倒敌人时,通常会拍一个女主甩出溜溜球的半身镜头,接一个黑色背景下高速旋转的溜溜球的特写,然后接是敌人被溜溜球打脸的镜头,而不会直接拍摄溜溜球甩出并击倒人的中景或全景镜头——然而就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向下甩出溜溜球并收回手中的动作,齐藤由贵也做不好,最多一次NG了足有26次,现场的气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导演无奈只能换拍下一个场景。

不过最终,齐藤由贵还是顺利完成了拍摄,可爱外表和角色性格的反差带来的新奇感觉,让她饰演的麻宫佐纪很受好评。齐藤起初青涩生硬的演技,也随着剧情的展开,慢慢变得纯熟起来,这还要归功于导演田中秀夫的严格指导——包括齐藤在内,历代《飞女刑事》的女主演都有被他在拍摄现场训哭的经历。

电视剧本身的风格亦十分特别,由于摄制组是拍特摄剧出身的,因此《飞女刑事》也带上了特摄英雄剧的色彩,虽然没有变身和怪兽,但是通过摄影诡计来表现战斗场面这点,是典型的特摄片做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电视剧和电影一样,都是用胶片进行拍摄的,因此即便是现在看来,《飞女刑事》的画面质感也十分优秀。

《飞女刑事》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不被人看好,到大受欢迎,继而在全日本掀起了溜溜球热潮。不过漫画原作者和田慎二怕小孩学着剧里用溜溜球打人会造成危险,因此一直没有同意发售官方的溜溜球周边,直到2006年《飞女刑事》电影版上映时才解禁。尽管如此,80年代各种打着「飞女」旗号的盗版溜溜球依然层出不穷,就连许多没看过剧的人,也跟风买了麻宫佐纪同款的红色「飞女溜溜球」。

齐藤由贵的《飞女刑事》一连拍了两季,总共24集,涵盖了原作漫画第一部的内容,要不是女主角齐藤由贵被邀去拍晨间剧,本来还要继续拍下去。富士台当然不舍得放弃这么好的题材,于是乘胜追击推出了以漫画第二部为蓝本的续集《飞女刑事2 少女铁假面传说》,主演是刚出道不久的新人偶像南野阳子。

《飞女刑事2 少女铁假面传说》

据说,当时还在念书的南野阳子,放学后拿着自己的杂志照片独自上电视台推销自己,给制作组留下了很深印象,从而得到了饰演第二代「麻宫佐纪」的机会。从这部开始,「麻宫佐纪」成为飞女刑事工作时的代号。此外,偶像相乐晴子和偶像组合「小猫俱乐部」的成员吉沢秋绘饰演女主角的好友兼同伴,三人之间的互动与友情为本剧增加了许多看点。蟹江敬三饰演为飞女刑事下达指令的警视厅秘密代理人。

更宏大的故事、更跌宕的剧情、更生动的人物,使《飞女刑事2》成为历代中最受好评的一作,南野阳子借此一跃跻身顶级偶像行列,之后东映更是推出了电影版(1987年),讲述《飞女2》之后发生的故事。原作者和田慎二也对《飞女2》给出了高度评价,称这是最接近原作气质的一部。

《飞女刑事3 少女忍法帖传奇》相比之下就没这么好运了——这部作品是完全的原创剧情,主角风间三姐妹(其中浅香唯饰演的三妹风间唯是第一女主)和敌人都是忍者身份,这让溜溜球里的警徽显得多少有些鸡肋,战斗场面也有夸张化的倾向。

《飞女刑事3 少女忍法帖传奇》

和田慎二怒斥该作背叛了原作的精神,「不过是个太妹,却能打败强敌,这才是《飞女刑事》的有趣之处。想搞超级英雄的话去拿别的剧搞!」「只为自己而战的女主角算什么?这根本就是没有理解学生刑警诞生的原因!」

毕竟在和田心中,第二部中心怀孤独却为他人而战的麻宫佐纪才是真正的飞女刑事。因此,尽管《飞女刑事3》收视并不算差,88年还出了相比电视剧版更尊重原著氛围的电影《飞女刑事 风间三姐妹的逆袭》,然而和田始终无法原谅《飞女3》的背叛,不再授权拍摄续作,一直到2006年听说要让著名偶像松浦亚弥出演第四代「麻宫佐纪」,他才终于松口同意了电影《飞女刑事 代号=麻宫佐纪》的拍摄,初代「麻宫佐纪」齐藤由贵还在片中客串了松浦亚弥的母亲一角。

尽管《飞女4》最终没能和观众见面,但《飞女刑事》系列的成功催生了许多相似题材的电视剧,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日本电视台为了对抗《飞女刑事》而推出的《水手服反逆同盟》(1986年,主演为中山美穗和仙道敦子)、富士台为《飞女刑事》准备的接档剧《少女突击队泉》(1987年,五十岚泉主演),以及接档《少女突击队泉》的《花之飞鸟组!》(1988年,小高惠美主演),不过无论哪部都没能再达到《飞女刑事》那样的高度。

《花之飞鸟组!》

1980年代末,不良热潮渐渐散去,学生纷纷回到课堂,藏青色的百褶长裙开始被不容易接长的格子裙取代。90年代开始,女学生的裙子越来越短,黑皮肤、黄头发的「辣妹」成为新一代叛逆女生的形象代表。「太妹热」终于过去了。

太妹精神永在

虽然「スケバン」这个词如今已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太妹们的精神依然有其在当代的继承者。国民偶像团体AKB48主演的电视剧《马路须加学园》系列,就是描绘太妹群像的学园剧。剧中的太妹们以「认真」为最大的信条,为此不惜拼上性命互殴,太妹文化留给我们的遗产与其说是长裙和溜溜球,不如说正是这种贯彻自己信念的反抗精神。

《马路须加学园》

《马路须加学园》的企划与原作是AKB48的制作人秋元康,他曾为《飞女刑事2》的主题曲《なぜ?の嵐》作词,想必他心中也深深怀念着那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太妹时代吧。

最后再多说一点。否定暴力是件很容易的事,毕竟暴力会带来伤痛甚至死亡。然而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当我们将安全置于一切之上时,我们的保护罩最终将成为囚禁我们、让我们在邪恶面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的牢笼。

暴力可以伤人,也可以保护人,可以是上对下的管制,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反抗,可以催生仇恨,也可以产生友情。太妹文化将帮助我们复杂地去理解暴力的多个维度。

搜索建议:太妹是什么意思  太妹是什么意思词条  
热文

 好文:如何做照片虚化

景深,是指对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通过控制景深范围的大小来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比如背景虚化、清晰锐利的拍摄背景等等,所以控制景深是摄友们必须掌握的摄影技巧。景深范...(展开)

热文

 【歌词】夜蒲2017 / 歌手:...

夜蒲2017作词:王俊仙作曲:范英楠编曲:Candy原唱:肖家永发行:北京星橙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睡了一觉醒来黑着的眼窝昨夜迷人Party开心过了火浪漫记忆拼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