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萧太后(萧燕燕:30岁垂帘听政)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朝代之一。

赞美者称赞宋朝不杀大臣,贸易发达,文化兴盛;谴责者认为宋朝军力衰弱,丧权辱国堪称历朝之最,甚至在北宋时期就被一个隔壁辽国的女子打的俯首求和。

本期我们暂且不聊宋朝的优缺点,单独聊一聊这位辽国的奇女子:萧太后!

说到大辽萧太后,但凡听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萧太后虽然是反派,但是她擅用谋略、手腕惊人,在整个辽国耶律氏当道的天下竟然让萧太后一个女性说了算,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存在,可以说萧太后在历史上的女子中恐怕不输于吕后和武则天了。

生于权贵之家,因政治联姻,改嫁帝王

要提到萧家,就要说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而且他也非常认可陪着刘邦打天下的萧何,于是阿保机自己称帝后,就将几个追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都赐予萧姓,以纪念萧何。

阿保机还立下规矩,耶律氏王朝的后族一定是萧氏。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做了皇帝,皇后只能是萧家人。

在辽国历史上,因为这一条规定,可以说是涌现出了无数的萧皇后、萧太后。

图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雕塑

但是有一人却直接垄断了萧太后这个称号,但凡有人提到萧太后,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承天皇太后萧绰,小名萧燕燕。

辽朝自太宗皇帝耶律德光于南征的路途中病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死后被做成木乃伊[腊肉]的皇帝),辽国长达二十多年,就一直陷于皇位的争夺战中,耶律皇室血脉相残,纷争不断。

最终依靠辽国大贵族萧思温和汉人韩匡嗣的帮助下,耶律贤捡漏登上皇位,这就是辽景宗。

萧思温的三女儿萧绰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当时已经和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定亲。但是在耶律贤称帝后,为了笼络萧家,就将萧绰纳入后宫,先选为贵妃,后来被册立皇后,后来成为萧太后。

图注:辽景宗耶律贤

丈夫身体孱弱无法上朝,萧绰一人独揽国事

萧绰自从进宫之后就颇为得宠,自身的才华和家族的底气足以让她在后宫安稳度日,仅仅十年时间就生下三儿三女。但这位年轻的皇后真正想要的不是后宫的执掌权,而是操控前朝。

尽管耶律贤找准时机,一举夺得皇位,但是身体条件却不允许他长时间执掌朝政。四岁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在宫廷斗争中被刺杀,这件事情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当上皇帝之后事务繁忙,心中的郁结最终演变为风痹之症。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耶律贤因病无法上朝,于是深受皇帝信任的萧绰开始处理朝政。

图注:影视剧中的萧太后

辽国的史书记载:刑法政治、军队兵事,全部都交由萧皇后决定。萧绰上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国家进行改革。她信奉用人不疑的原则,遵守信用的人一定会获得奖赏,因此辽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都迅速发展,以至于秋收季节百姓们都收获足够多的粮食。之后皇帝对她越发信任,想要提前退休的耶律贤下诏:皇后说的话即为自己的旨意。

妻子过于优秀的能力让耶律贤逐渐放下对权力的把握,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可能是之前压抑的太久,这位皇帝后来是真的不省心。自己的身体稍微有一点好转,就开始出去狩猎。

听不得任何劝告,随心所欲的耶律贤,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劳累过度病逝。萧绰将自己的长子耶律隆绪推上皇位,这一年小皇帝才十一岁,而萧绰升级成为萧太后,开始自己长达二十七年的垂帘听政。

凭借一句主少国疑,成功拉拢朝中重臣稳定局势

近几年因为古装影视剧的出现让大多数人了解到大玉儿和多尔衮的故事,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段就是孝庄请求多尔衮辅佐福临。

殊不知千年之前,萧太后就已经开始使用这一招了。一想到今后孤儿寡母呆在皇宫,身边若没有值得信赖的忠臣,今后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萧绰赶紧召来自己亲近的大臣耶律斜轸和初恋情人韩德让就开始哭诉。

她抱着年少的皇帝说:我们一个是刚丧夫的女子,一个是尚且年幼的孩子,现在宗族中有不少势力强大的人,而边境方面至今尚未太平,实在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听后自然向太后保证尽力辅佐皇帝,剥夺宗室的军权和政权。

图注:影视剧中的萧太后

耶律斜轸是开朝功臣后代,年轻的时候因为不喜欢做官,于是云游四方,尽管身上有侠气,却不受贵族待见。后来还是国丈萧思温向皇帝举荐他治理国家的才能,他才安心留下入朝,从军官一步步成为耶律将军。

他本人和萧太后还是亲戚,论辈分是萧太后的侄女婿,萧太后对他非常重视。她有两只琥珀杯,平时赏赐大臣都是赐一杯酒,但耶律斜轸可以不计数量,喝到尽兴为止,朝堂中的大臣都把这看作是一种赏赐。

韩德让是萧太后的前未婚夫,两人早就相识,这次相助自然是不遗余力。

萧太后曾经对韩德让说你把小皇帝当你儿子看吧: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

北方风气较为开化,他们在耶律德光死后很快便旧情复燃,公开表明关系。

史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萧太后经常让韩德让进入她的帐中,共同商谈国家大事,像夫妻一样一起休息、一起吃饭。有贵族胡里室在打马球的时候误伤韩德让,她立刻就将这个人当场处死。

设宴款待群臣时,还以男女主人身份出席。就连皇帝耶律隆绪都对其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特置护卫百人。

给韩德让赐姓耶律氏,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甚至死后他的陵墓,都是葬在萧太后一旁。

除了这两位重臣之外,还有一位耶律家的人耶律休哥也被重用。他负责镇守边界辽国南京。自此,萧太后的政治班底逐渐形成规模,军事政治一把抓,国内逐步趋于稳定。

逆转宋辽局势,签订澶渊之盟

自从辽国皇帝死后,对于新皇帝和萧太后的战斗力判断失误的赵光义开始第二次北伐,他想要收复云州。

这场战争开始,辽军就接连战败,但萧太后临危不乱,及时调整策略。耶律休哥在高梁河一战击败亲征的宋太宗赵光义,又在多次战役中击败宋军,就连名将杨业也被辽军生擒,最终绝食而死。萧太后敬佩杨业的忠心,为他立庙留作纪念。

图注:广为流传的宋辽时期小说《杨家将》被多次翻拍为影视作品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一路上势如破竹,宋真宗一度想南逃保命,却被宰相寇准强行改为御驾亲征,以便鼓舞士气。

宋真宗到了战场之后,面对声势浩大的辽军,心中其实没有任何把握。不过比较幸运的是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让萧太后也面临主将被杀、人才缺失的难题。

于是都想要结束战争的双方提议和谈,最终达成协议:宋真宗称萧太后为叔母,与耶律隆绪结为兄弟,每年向辽国缴纳三十万钱币,史称澶渊之盟。

结语:

萧太后一生掌握朝政将近四十年,最大的贡献就是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为后代留下巨额财富。不过由于其强硬的政治手段,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一直都存有很大的争议。

元朝编写的《辽史》夸赞她治理国家有方,善于听从有利的建议,因此朝堂大臣都会竭尽全力辅佐她;

而宋朝关于辽国的史书中抨击说她天性残忍,喜欢使用阴谋诡计。

无论双方谁更有说服力,有一点无法否认:萧太后在位期间,辽国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长足发展。

辽国的强盛要感谢萧太后,而大宋的衰落就要怪宋代的皇帝不给力!要是宋朝皇帝有一半萧燕燕的能力,又怎么会出现澶渊之盟、靖康之耻呢?

其实无论对于辽还是宋,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的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你说是吗?

搜索建议:萧太后  萧太后词条  
热传

 我眼中的暑假生活作文

我眼中的暑假生活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展开)